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足球運動對于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心理素質穩定等,都會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傳統足球教學的開展,不符合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同時容易造成師生矛盾。因此,學校鼓勵建立足球俱樂部,可以適當的幫助學生、教師減輕壓力,促使雙方得到良好的交流。在高校足球教學中可以從足球俱樂部入手,以此來提高足球運動的開展效果。
關鍵詞:足球俱樂部;高校;足球運動;開展
一、 前言
在學校開展足球活動,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足球運動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學生參加足球活動的熱情很高,但是,由于組織指導跟不上,以及多種多樣的比賽太少,影響了學生足球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鍛煉的積極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是傳統組織形式,將積極參與者和消極參與者分到同一個單位,消極參與者的惰性影響積極參與者的熱情;第二,由于這種組織形式的單位過多,參加輔導的體育教師不夠或者就沒有體育教師進行輔導,學生鍛煉比較盲目,沒有針對性,而致使訓練效果不明顯,運動水平提高較慢;第三,缺乏多種多樣的足球比賽,學生的鍛煉效果得不到檢驗,今后的目標也不明確。通過開展在足球運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壓力。
二、 在高校開展足球俱樂部的意義
就足球俱樂部來說,屬于開放性的會員制組織,學生參與到俱樂部中進行鍛煉,也可以實現強身健體,提升技術水平等目標。且在俱樂部中會員大多為足球運動的愛好者,所以在參與積極性上也相對較強。通過共同的合作與鍛煉,也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俱樂部鍛煉中去。因此,從俱樂部的角度上來說,就可以聘請一些優秀的教練員參與到教育引導中去,通過講解專業的技術與戰術等,以此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計劃,幫助會員選擇可以適合自身發展情況的訓練計劃,從而避免傷病等現象的出現,提升技術與水平。
從俱樂部的范圍上來說,也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比賽,以此來幫助不同水平的會員可以在比賽中得到提升,感受到比賽的樂趣,從而提高鍛煉的積極性。其次,在俱樂部中也可以開展理論知識上的講座,以此來提升會員的理論能力與技術水平,增強足球意識,從而積極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去。
三、 高校建立足球俱樂部的意義
高校中所建立足球俱樂部屬于一種群眾性的組織,所以就要求學校中的領導部門要積極參與到建設中去,組織愛好足球運動的學生與教職工等參與到比賽中去。從足球俱樂部中的領導機構上來說,可以由多個部門進行聯合,并提供相應的場地與器材,并組織教練員等參與到訓練與輔導工作中去。就初級組的任務來說,就可以幫助會員掌握好基礎的技能與展示,學習相關的訓練方法,提升自身的素質,為進入到高級組中奠定基礎。從高級組的任務上來說,就是要從初級組的基礎上來提升技術與戰術水平,并具備一定的素質,以此來參與到聯賽中去。對于競賽部來說,就是要做好強化訓練工作,并代表學校參與到足球賽中,以此來為我國足球隊伍輸送人才。
四、 高校足球俱樂部的市場運作
高校中的足球俱樂部與經濟基礎之間是區分不開的,所以想要確保高校中的足球俱樂部可以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就要積極做好資金上的籌集工作,以此來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第一,要做好會員的教育引導工作,幫助其正確認識到俱樂部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好會員的體育市場意識,并通過收取一定的會費等來實現資金籌集的目標。但是對于所收集到的資金來說,也要積極運用到會員中去,完善各個環節,以此來實現有效的發展。第二,就要獲取學校方面的支持。通過做好技能與水平等方面的訓練工作,也可以有效提高比賽的成績,這樣也就可以得到學校中領導層的認識與重視,并主動肯定教職工與學生,從而加大資金上的投入力度。第三,要做好足球文化的宣傳工作。從本質上來說,足球運動有著積累性與趣味性較大的特點,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可觀賞性。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從其特點上入手,實現有效宣傳的目標,同時還要獲取公司與企業等方面的支持,以此來創建出有效的俱樂部,并不斷完善其中的細節,這樣才能實現資金上的有效集合。從企業的角度上來說,也可以將其名稱等作為足球俱樂部的名稱,以此來實現宣傳與樹立企業形象的目標。
五、 建立完善的足球管理體制
為了促進足球的健康發展,應以足球俱樂部和學校足球的為基礎,建立科學合理的足球管理體制,確保足球發展的各項政策得到落實。逐漸改變體育部門處于改革中主導地位的現狀,足球改革應以教育部門為主體,體育部門提供技術、場地等各方面的支持。為確保足球管理機制的順利運轉,該管理體制的人員應由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兩方組成,并且還應獨立于兩個部門,形成足球改革的領導機構。在管理過程中,該領導機構應同時管轄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充分利用兩個部門的資源。管理人員分別由國家體育部門調派,該機構的管理人員是專職的工作人員,進而保障政策的順利實施。同時,依據該項組織原則,成立地方足球管理機構,促進地方足球改革的順利實施。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校中開展足球運動教學,不僅可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心素養,激發出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因此,就要做好落實與完善工作,但是在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所以就要采取有效的鍛煉方法,不斷完善內部組織形式,同時還要提高學生鍛煉上的目的性,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訓練的效果,從而實現足球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小亮.對海南省高校體育俱樂部現狀與發展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2]何斌,左新榮,席玉寶.高校普及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龔婉敏,徐永生,胡惠.高校公共體育健康教育課程創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甄志平,張瑛秋.知信行融合統一的發展性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作者簡介:
王雅博,大學中級,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城市學院體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