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園
摘 要:民間美術是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還具有傳承和承載民間文化的功能。將民間美術融入小學美術教育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還能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融合及功能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教育;融合;功能
民間美術具有較強的視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和承載著民眾的審美趣味、情感態度和思想觀念,既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民間美術,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樸素的視覺文化意識、新銳的創造意識,還能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民間美術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將其應用到小學美術教育之中,可以提高學生對當地文化的認知能力。這是因為民間美術多數都是源自當地民眾的生活,承載了當地豐富的傳統文化,而且民間美術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不同的形式表達了民眾生活的不同方面,包括當地精神文化、民間傳說、風俗習慣等。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民間美術,就可以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充分感受作品中的傳統文化,從而深刻體會到民間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另外,民間文化可以提高學生對民間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1]。由于不同地區的精神文化和風俗習慣不同,民間美術作品也有所差異。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民間美術,可以提高學生對當地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以及對當地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其次,將民間美術融入小學美術教育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民間美術來自于人民群眾之中,而人民群眾具有非凡的創造力,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這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最后,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民間美術,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形成審美觀念。民間美術源于民眾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折射出生活中的美,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歷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些因素與學生的審美息息相關。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民間美術,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審美觀念,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2]。
二、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融合策略
(一)帶領學生欣賞民間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在美術教學中,美術老師既要給學生傳授一些美術技巧,更要讓學生自己去領悟,而帶領學生賞析民間美術作品就是提高學生感悟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欣賞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美的過程,也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活動。美術老師可以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進行逐一欣賞,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品位和鑒賞能力。
(二)開展美術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開展美術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強化學生對美術作品內涵的理解。例如,剪紙就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同時也是一種簡古、傳統的手工藝術。將其融入小學美術教育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同時,還能極大地豐富小學美術教育的內涵。
美術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剪一些吉祥物、中國結等藝術作品,強化學生對中國剪紙藝術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剪紙與地方傳統文化的聯系。總而言之,美術老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民間美術作品開展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作品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完善評價機制,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勵學生,提高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美術老師只注重對結果進行評價,主要圍繞學生的繪畫內容和美術技巧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單一,對學生的思維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學生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充分體現出來。美術老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不僅要重視結果的評價,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繪畫水平、學習態度等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標準點不僅是繪畫技巧,更要觀察學生繪畫內容的創意性,這對學生思維發展以及創新意識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民間美術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將其融入小學美術教育之中,不僅可以豐富美術教學資源,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小學美術教育與民間美術的融合工作,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以及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晶晶.民間美術小學校本課程探微:以漳州民間美術為例[J].藝術科技.2016(10):23-24.
[2]沈秀蘭.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