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裕
摘 要: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教育的發展應該以管理為基礎。小學管理中,管理的質量以及效率取決于管理的深度、精度以及密度。所以,為了能夠科學地管理學校,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提高整個學校的管理效率。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三度”管理
我們這里所說的管理密度、管理精度以及管理深度都有其自身的內在含義。管理密度,也就是緊密程度,在管理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傾向于宏觀的調整;管理精度既精細又精密,是管理中的又一個層次;管理深度就是在管理的過程中加深對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統籌進行這三個方面的管理,這樣才能夠更好、更科學地進行學校的管理。
一、密度——學校管理的基礎
在小學管理的過程中,管理的密度越大,管理的效能就越高;反之,管理的效能就越低。如何提高學校管理的密度是我們所必須討論的問題。
為了提高小學管理的密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地分工,在一個小學的行政組織中,大到校長、書記,小到教師都是學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教導處到班級都是學校管理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每一個機構、每一個職位的職責分工,否則就會造成責任不清楚,不能夠很好地實現管理。合理化的分工,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其一就是要落實各個行政的職能,比如,校長是負責整體協調的,對整個學校的管理起著宏觀調控的作用;其二需要明確各個行政職能部門的責任,比如,在進行安全教育以及德育過程中,副校長需要負責整體的協調,將教育意識、安全意識傳達到教務處,再由教務處進行具體的管理方式的確定。在整個過程中,副校長對教務處進行管理,教務處對教研小組進行管理,教研小組對教師進行管理,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管理網,加深管理的深度。
再有就是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學校的管理說到底就是對人的管理,不管是行政層面上的管理,還是對教師、學生的管理,其對象都是人。為了能夠落實這種管理理念,需要做到人盡其用。
最后一點就是要為教師的發展提供空間,在教師的升職過程中采取競爭的方式,拒絕“暗箱操作”的現象發生,各個職位的競爭都是通過一定的規范型的方式來進行。
二、精度——學校管理的關鍵
精度包括精到以及精致。精到就是在管理的過程中,將管理細化、深入;精致就是在精到的基礎上更進一層。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校管理的精度,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調節個人以及團隊之間的管理關系。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明確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是個人,職能部門是整體;職能部門中的成員也是個體,在管理中主要是通過對負責人的管理而實現團隊上的管理,職能部門的管理主要是負責人對部門中個體的管理。
其二就是要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進行學校管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每個教師的工作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激情滿滿,認真負責,有的比較怠慢。所以,為了加強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進行教學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教師自身的優勢、特點來進行工作的安排;其次就是要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最后一點就是要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學校管理對象的實質就是對學校中每一個人進行管理。在學校的管理中,榜樣示范作用不僅對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還能使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做得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以形成示范作用。
三、深度——學校管理的境界
對于深度來講,是形式與內容的結合,空有形式而無內容是靈魂的缺失,在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實際的效果;空有內容而無形式又會使整個管理過程無法順利進行。只有將兩者有機、科學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校的管理。
為了能夠更好地加深管理的深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將管理的形式以及內容結合起來,以小學生的衛生管理為例,在形式上可以采用班級評分制度,在內容上要注重班級衛生劃分區的具體衛生情況;其次就是要不斷革新整個管理理念,發展新型的管理模式,要創新發展如何進行教師的管理,要形成怎樣的學風、校風,管理對象是什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在管理的過程中要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學校的管理;最后一點就是要注重細節的管理以及過程的管理,在學校的管理中,管理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每個涉及面的管理內容又是不一樣的,所以管理的時候要從小事著手,比如,當學生學習興致不高的時候,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教育方式的不正確還是家庭因素影響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要思考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解決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在小學的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斷加強管理的深度、精度以及密度,科學地進行小學管理。
參考文獻:
[1]虎彥華.小學學校管理之我見[J].新天地(開拓教育新天地),2011(12).
[2]付存剛.搞好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卷宗,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