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鵲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9-230-01
摘要 針對高職院校后備干部培喬的任務和意義,從高質量培訓、針對性鍛煉、有效性監督、等三個方面,探究了高職院校后備干部的培養機制。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后備干部 培養機制
后備干部是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來源,其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領導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偏重于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要保持職業教育的生命力,要實現高職院校的辦學使命必須要不斷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突出、作風優良、善于創新的后備干部隊伍來繼承和發展教育事業,完成高職院校的辦學使命。高職院校后備干部是學校建設發展的生力軍,因此,調動后備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后備干部的培養,勢必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一、加強高質量培訓,注重培訓內涵
針對高職院校后備干部的培訓常見形式是講座,但講座的內容范圍寬廣,針對性不強,與自身工作業務聯系不緊密,加之廣大后備干部在思想觀念上認識不到位,認為學習培訓作用不大,可有可無。培訓要突出高質量,注重內涵培訓,一是依托知名高校建立校外理論培訓基地,統籌好后備干部工作任務、時間安排等,分批次、分階段地到培訓基地輪訓;輪訓前做好需求調研,以提高高職院校后備干部理論學習能力為核心,合理做好課程安排;二是依托學校教師發展中心承擔對各層級后備干部培訓服務工作,通過海內外高端管理人才的“傳、幫、帶”形式,提高后備干部的專業水平和核心服務能力,培育后備干部創新創業素質,拓展后備干部國際化視野。
二、強化針對性鍛煉,注重鍛煉目的
一是依照“按需派遣、重點鍛煉”的原則,根據后備干部工作任務特點,重點資助一批后備干部到新農村重點試點村、企業、非公企業等掛職實踐鍛煉,同步做好企業實踐規劃、實施計劃、組織管理、考核評價等工作,建立并完善后備干部掛職實踐體系。
二是依照“多崗交流、強化鍛煉”的原則,針對性地培養后備干部綜合素質。有計劃推進后備干部輪崗交流,讓后備干部在多崗位鍛煉中豐富閱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提高后備干部的綜合素質。
三是依照“依托企業、合理鍛煉”的原則,合理鍛煉高職院校后備干部,高職院校后備干部尤其是剛從一線教師崗位來的具后備干部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唯獨缺乏的是一線的企業實踐應用,因而到企業一線的鍛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把理論知識與客觀操作真正地緊密結合在一起。
四是依照“尋找戰場、考驗鍛煉”原則,注重高職院校后備干部的考驗。通過“走出去、用起來”,堅持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原則,選派后備干部到新疆喀什、西藏等艱苦地區、復雜地區經受實踐鍛煉和考驗,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各方面條件比較成熟的后備干部,根據工作需要,及時予以提拔任用。
三、建立有效性監督,注重監督實效
建立有效性監督是后備干部培養的約束機制,是高職院校后備干部健康發張的有效保障,是后備干部提拔使用的基礎。
一是制定高職院校后備干部發展標準、形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標準體系,結合年度考核,多角度的給予后備干部考核評價,敦促各層級后備干部提升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建立科學的后備干部預警診改機制。開展后備干部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逐步后備干部個人職業成長檔案等,幫助后備干部主動發現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供整改解決建議。
三是完善后備干部管理機制,探索建立與師德師風、崗位管理、業績評價和貢獻大小掛鉤的后備干部量化考核評價機制,促進后備干部隊伍優先發展、公平發展。
李克強總理在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座談會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對于發揮我國人力和人才資源巨大優勢、提升實體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后備干部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支柱,培養造就一支綜合素質高、管理能力強、能挑重任,同時又能經受各種考驗的處級后備干部隊伍,就是為未來學校各項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