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挺
【摘 要】 隨著我國法制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諸如強占耕地、強制拆遷以及煤礦瓦斯爆炸等侵犯人民生存權的事件還時有發生,嚴重阻礙著我國法制社會的建設。文章以生存權保護為研究對象,從憲法與行政法的關系入手,簡要探討了保護生存權的有效措施,希望對我國的法制建設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憲法 行政法 生存權 保護
引 言
憲法雖然是一種靜態的、概括性的法律,但卻是保障我國社會生產生活正常運轉的根本大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行政法是由憲法派生出的,具體的規范和措施,是憲法的動態體現。政府作為我國執政的主體,在執行公務時,應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發展路線,以法律為準繩,切實保障公民的生存權。
1 憲法和行政法之間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也是國家制度的總章程。憲法主要就是把人民的意志寫進法律,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和其他普通的法律相比它具有最高的權威和法律效力,在憲法的制定上也最為的嚴格和苛刻。同時,憲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根本準則,其他法律在制定時必須與憲法精神相一致。無論是政府機關、社會團體還是人民個體,其行為都必須嚴格遵循憲法的相關條款。行政法是由憲法派生的一種實體法,其實質是對部門行政關系的調整,是多個不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行政法主要規范了約束了公權力的膨脹或者濫用,從而保護公民的正當權利。簡而言之,行政法的立法原則,對于公權力來說,法無明文規定則禁止;對于私權利來講,法無明文規定則自由,以此來維護好社會的公共秩序和利益。
2 憲法與行政法關系在“生存權”保護中的運行
生存權是一種抽象的權利,雖然在我國的憲法中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但是其內容都深刻體現著對公民生存權的重視和保護態度。我國早期的法律條文當中,雖然沒有具體地規定生存權的內容,但是,早期法律當中的“生命權”概念就包含了生村權的權利及保護。爾后的發展,提出人權保護這種新理念。而人權更是具有普遍性、公平性等,這其中主要包括、人的生存權、人身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權利。所以我國無論在什么時期都很重視對生存權的保護,因為這是人民權利的根本,若是沒有了生存權,那別的權利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或許意識不到對生存權的運用與保護,但是,侵害公民生存權的事件卻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如污染企業廢氣、廢水的排放、強占耕地與強制拆遷等影響到人們正常生活的事情都是對生存權的侵害。從憲法角度來看,有些人上訪,要求遷移污染工廠,有些人上訪抗議拆遷、有些人則是要求合理的補償等,這些都是因為人們的生存權受到侵害尋求保護的表現。所以為了保護人民的權利,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從而形成了《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和《就業促進法》等,從法律法規上保護人民的生存權。從行政法角度來講,政府作為行政法執行的主體,是相關法律法規實施的主要部門,對公民生存權的保護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政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我國的法律,當人們的生存權受到侵害時,要做到及時的制止,并處罰相關責任人。
3 保護生存權的有效策略
當前階段,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和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難免就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會經濟的發展上面,從而忽視了對人民“生存權”的有效保護。政府是進行行政法落實和執行的主體,更應該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一定要保護好人們的生存權。
3.1完善生存權的法律制度。我國現在對生存權的規定還不夠完善、具體和明確等,而且至今還沒有一條法律法規對生存權做出明確的規定。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面對著日益嚴重的生存權被侵害的事件,其有必要把生存權的保護直接寫進憲法,一方面是增前人們對生存權的認識與重視程度,另一方面是通過明確的規定來增強對生存權的保護力度。行政法作為憲法的子法,則可以根據憲法的精神和原則,做出具體的實施細則,從而把保護人民的生存權落到實處。
3.2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憲法賦予行政法的權利,是有行政法做具體的實施和執行。所以行政主體經常只是作為法的執行者,而沒有反過來好好的守護憲法。在實際的執法過程中,政府部門通常實在侵害生存權的事件發生后,才會在人民的訴求下去制止和懲罰,甚好有政府部門會主動區防范生存權侵害事件的發生。這種先發生,后處理的執法方式是不正確的,人民生存權的保護應該以預防為主,畢竟法律重在保護,而不是在懲罰。而對于一些行政不作為的事件則必需問責。對于行政主體公權力的膨脹和濫用從而更給人們的生存權帶來的嚴重危害,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把權利關在制度的籠子里,從而更好地規范和約束行政主體的行為。
3.3加強生存權救濟制度的建設。當公民生存權受到侵害時,若執法主體的處理結果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公民除了可以進行行政復議之外,還可以進行行政訴訟,尋求司法救濟。但是我國有關生存權的司法救濟案例實在少見,這使得司法救濟的途徑不能切實的維護公民的生存權利。因此,相關法律部門應建立并完善有效的生存權司法救濟程序與相關的救濟制度,使公民保護自身權利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如在行政復議中覺得得不到公正的對待或者對處理不滿時,可以通過司法裁定,有效的保護好人們的生存權。
結束語
生存權雖然是一種抽象的權利,但卻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憲法與行政法關系的角度來講,憲法對生存權的保護需要行政法來進行具體的規范與實現,而行政法的執行主體,政府則需要嚴格遵循憲法的精神,其執法的過程、結果均應以公民生存權的保存為根本,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參考文獻】
[1] 徐博文.從憲法與行政法關系的角度談生存權的保護[J].法制博覽,2017,(03):272.
[2] 閆宗良.憲法與行政法的法益保護界定[J].法制博覽,2015,(35):2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