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人類的思想道德意識是從實踐過程中發展產生并逐漸完善的,德育的最終目的也是讓學生將優秀的思想道德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因此,當代初中德育建設應以德育實踐活動為主,力求通過實踐活動全面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質與道德實踐能力,使學生將道德實踐的思維內化,形成引導自身行為規范的一種習慣。
關鍵詞:初中德育;實踐活動;勞動教育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確保初中的德育建設取得實效性,就需要改變傳統德育中以思想道德知識教育為主的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參與到德育實踐活動中,從實踐中切實發展自身的道德品質與行為修養。德育實踐活動首先要具備明確的活動目標,根據目標科學制定細化活動方案,在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有效開展并及時進行交流、總結,這樣可以使活動的流程更為規范,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活動獲得更為切實有效的道德教育,以下進行具體介紹。
一、明確活動目標
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具備明確的活動目標,我們在初中德育實踐活動中根據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質與道德實踐能力的原則,制定了以豐富思想道德知識,培養鍛煉道德實踐能力;在活動中體驗與教師、同學友好合作的過程,掌握將優秀的思想道德概念充分結合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行為方法;發展熱愛優秀品德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個人道德價值觀為核心的總體三維目標。根據在初中德育實踐活動中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勞動教育活動、愛國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具體活動類型,分別制定細化的三維目標。這樣使我們的德育實踐活動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局部上都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可以保證后續的實施過程更為順利地開展并取得真實有效的活動成果。
例如,我們為學生定制的“共創美麗校園”勞動教育活動,活動內容為教師帶領學生走入校園,灌溉校園內的花草樹木、清掃校園內的垃圾。本次活動的細化三維目標為:推廣普及環境保護知識,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在勞動過程中教師、學生合理分工,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勞動方法;使學生收獲勞動帶來的快樂,養成熱愛勞動、關注公共衛生的價值觀。在明確了活動目標后我們依照這個目標制定出了具體活動方案,根據具體活動方案進行有序開展,并在活動過后及時進行交流總結,最終活動目標得到了良好的實現。
二、科學制訂活動方案
在具備了明確的活動目標之后,需要科學制訂活動方案。在初中的德育實踐活動中,活動方案需要充分體現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作用,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狀況進行制定,在保證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帶領圓滿完成活動的前提下,將活動的難度適當提高,以增加活動對學生的鍛煉意義。制定一個科學的活動方案,要在活動成員、活動時間、活動范圍、活動流程、活動的安全保護以及活動的總結評價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統的規劃,使之后的活動能夠根據方案順利開展,使活動目標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
我們的“共創美麗校園”勞動教育活動,充分考慮活動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以及學生的勞動能力狀況,從而制定出了具體的細化方案。將班主任教師與班級全體學生定為活動成員;選擇以一學期作為活動的周期,將每周一下午放學后的1小時作為單次活動時間;活動范圍控制在校園內,每次活動選擇具體一部分校內區域進行勞動;活動流程為首先灌溉校園內的花草樹木,之后清理校園內的白色垃圾;班主任教師負責活動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還配備了相應的急救藥品,每月定期舉行一次以“共創美麗校園”活動為主題的班會供師生進行交流、總結,使活動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完成
在德育實踐活動的實施環節,需要教師親身參與到活動的全過程中,帶領學生共同完成活動。這樣的活動形式能夠使教師在活動中隨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從而使活動過程更為順利,活動的成效更為顯著。具體來說教師應是以一個特殊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將活動視為一次發展師生感情的良好機會,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的活動氛圍,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以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教師也是活動的組織者,在活動中需要隨時根據具體情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遇到各種問題之時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解決,還要確保學生在活動中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由于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到活動的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或是存在的問題,在后續的交流總結階段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給予鼓勵或解決問題。
在“共創美麗校園”勞動教育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將班級全體同學根據個人體質狀況的不同以及性別的差異分為四個勞動小組,使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夠在活動中互幫互助,發揮自身所能,為順利開展活動做出貢獻。到達活動時間時,由各小組攜帶活動所需的勞動工具,教師攜帶急救藥品開始進行實踐。首先每小組利用事先準備的兩個水桶裝滿灌用水,由全體小組成員輪流提到校園內。教師一邊帶領學生灌溉本次活動區域范圍內的花草樹木,一邊為學生講述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學生們在灌溉的過程中相互配合、充滿歡樂,在共同勞動中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灌溉完本次活動范圍內的花草樹木之后,教師帶領全體學生對本次活動范圍內的白色垃圾進行清理,清理過程中教師教給學生對垃圾進行分類的方法,將可回收垃圾集中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倒入垃圾箱,以培養學生養成資源循環利用的意識。活動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將勞動工具放回固定位置保存,以便下次活動使用。
四、活動后及時進行交流、總結
德育實踐活動后的交流、總結是一種可以有效鞏固和擴大活動教育成果的方法,我們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交流、總結工作。在主題班會上,每個學生都可以面對全體同學講述自己參與活動的經過以及自己通過參與活動所獲得的感悟,全體學生暢所欲言充分交流活動經驗,不僅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是一種有效的鍛煉,更能使學生在交流、總結過程中借鑒彼此的先進經驗進一步促進自身德育發展。教師則需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感想,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鼓勵,及時發現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加以糾正。
就如我們在每次“共創美麗校園”活動主題班會上,總是要求全班成員根據本次活動中每個人的實際表現評選出四名“勞動模范”進行表揚,并讓這些“勞動模范”介紹自己的勞動經驗供大家學習。學生們對這種榮譽激勵措施很感興趣,紛紛在活動中爭著搶著干活。同時也為個別在活動中表現不好的同學分析原因,糾正他們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通過持續開展這種以交流總結活動經驗的主題班會,學生們對“共創美麗校園”勞動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認為通過這個活動使自己養成了良好的勞動道德,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合作,享受到了參加義務勞動過后那種充實的喜悅。
總而言之,道德意識需要通過實踐的歷練才能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德育的最終目的也是要讓學生將良好的道德品質運用到實踐中去。我們通過初中德育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在實際生活中將優秀的道德品質加以運用的機會,有效發展了他們的道德意識與道德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依靠這種意識與能力不斷促進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志芳.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問題和思考[J].中國德育,2007(8):15-18.
[2]劉芝澄.當前德育實踐活動的問題和對策[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73-75.
[3]李德標.淺談初中德育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10):23-24.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