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今,距離“兩個翻番”預定實現時間還有兩年多,這“兩個翻番”有什么內在聯系?實現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經濟學意義是什么?如何實現“兩個翻番”?本課將引領學生調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知識予以解讀。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居民收入翻番的經濟學意義、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措施。準確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各種信息的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經濟學知識對十八大報告相關部分進行思考,學會深入挖掘材料、準確把握“兩個翻番”的精神實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兩個翻番”探究,幫助學生進一步準確理解和把握十八大精神,培養關注國家大事的意識,增強學生主動發展自我的價值追求,主動把自我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相結合。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居民收入翻番的經濟學意義。
難點: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措施。
三、教學方法
時事熱點教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情境體驗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一:課堂導入,激發興趣
今年是2017年,距離“兩個翻番”的實現還有兩年多的時間。問:“兩個翻番的內容是什么?”學生回答:“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進一步設問:“這兩個翻番關系是什么?是否經濟總量翻番實現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就自然而然實現了?‘兩個翻番的提出意味著什么?如何實現‘兩個翻番?”
【設計意圖】使學生熟悉時政背景;以“兩個翻番”為線索貫穿整個復習課,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環節二:預習反饋,查缺補漏
將“課前案”中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反饋。
重點反饋:“經濟總量”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與《經濟生活》第一、二、三、四單元的哪些知識點有關聯?
將某位同學的答案提前抄在黑板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公平、拉動內需、宏觀調控、兩個翻番)
你認為還有哪些關鍵詞與“經濟總量翻番”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相關,請補充到答案中。
學生思考后補充,添加了“財政”“稅收”“消費”“就業”“科學發展觀”等詞語,教師補充到黑板上。
【設計意圖】對于基礎知識部分的錯誤,通過學生自查、同學互評,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對于“重點反饋”部分,主要是通過學生對十八大報告中“兩個翻番”的思考,調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第一、二、三、四單元的知識解讀,既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又構建了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把它作為本節課的理論主線,貫穿整節課的教學。
環節三:兩個翻番的內在聯系
第一步:從與“兩個翻番”相關的詞語中畫出“經濟”“收入”和“消費”,要求學生按其內在聯系連線,并寫出經濟學依據。
第二步,進一步要求學生:
結合連線,試歸納: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番”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關系是什么?
學生歸納:前者決定后者,后者促進前者,它們的目標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設計意圖】1.引導學生思考“經濟發展”“收入提高”和“消費”的內在聯系。
2.學以致用,調用所學的知識歸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番”的關系。
環節四:經濟總量翻番
指出:經濟總量翻番就是把“蛋糕做大”。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時,特別強調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這樣一個前提條件。指出,也就是說這個“蛋糕”不僅要做大,還要做好,使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請你提建議:應如何增強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學生回答,互相補充)(充分利用學生課前歸納在黑板上的與“兩個翻番”相關的詞語)
【設計意圖】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和建設者,對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學生應深刻領會、準確理解。對于“城鎮化”補充,可以培養學生始終扼住時代脈搏的意識,培養“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主人翁責任感。
環節五:收入翻番的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第一步:判斷并說明理由:有人認為“國家經濟發展了,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地跟著富有了。”你同意該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學生討論后歸納:
1.如果經濟發展,經濟總量變大的情況下,國富有利于民富。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國家收入增多,將有利于國家職能的有效實現,提高財政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最終有利于經濟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2.如果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條件下,國富但民不會富。經濟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個人的收入,影響消費對生產的作用,最終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
3.國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從而實現國強民富。
教師根據結論點撥:居民收入翻番最關鍵是:如何把“蛋糕”分得合理一些。
第二步:結合以前訓練過的題目(2012年全國卷38)和社會現狀思考,你認為目前制約居民收入增長的因素有哪些?應采取哪些措施解決?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發言,組間相互補充,師生共同歸納:(充分利用黑板上的學生在預習階段思考的相關關鍵詞)
制約居民收入增長因素:最低工資水平偏低、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過大
國家怎么辦:
第一,根本途徑是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增加居民收入。(經濟發展與公平)
第二,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推行工資集體協商,讓職工和企業實現利益共享。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第一步,讓學生判斷“國富民就富”,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高思辨能力,同時深入理解僅僅把經濟這個“蛋糕”做大了仍不能解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問題,關鍵如何把“蛋糕”分得合理一些。
第二步結合以前訓練過的題目(2012年全國卷38)和社會現狀思考,你認為目前制約居民收入增長的因素有哪些?應采取哪些措施解決?以問題引領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現實;使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要想正確下藥,先得找對病癥”;啟發學生調用所學的分配制度、科學發展觀、財政等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歸納生成“國家應如何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標”。
第三步主要是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延伸部分,深入討論、思考,歸納生成“企業、勞動者應如何實現收入翻番的夢想”。
環節六:本課歸納總結、提升
學生歸納: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翻番”的經濟學意義及其怎樣實現,并歸納體悟了“兩個翻番”的內在聯系,它們的目標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從而實現創新中國、美麗中國、和諧中國、幸福中國的創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系統歸納相關的知識,并進一步體會“兩個翻番”的提出體現黨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理念,為老百姓勾勒出未來生活的幸福圖景,從而得到情感上的體驗升華。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