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明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言課是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一課,它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熱愛歷史課。如何設計一節精彩的導言課?以下三點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關鍵:第一,教師自我介紹,讓教師展示自己的長處,學生會親其師,進而信其道;第二,課前學科調查,讓學生課前動起來,為課堂營造氛圍做好鋪墊;第三,熱點事件引用,讓學生感覺歷史就在身邊,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點燃他們學習的激情。
關鍵詞:導言課;學科調查;熱點事件
筆者多年從事高二、高三教學,今年擔任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第一節歷史課該怎樣上呢?開學前一直考慮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一節好的導言課,就是為教師自己代言,為自己的學科代言。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會高度重視導言課,精心設計好這非同尋常的
一課。
一、自我介紹,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
中國教育的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心理學上有“首因效應”的說法,告訴我們第一節課與學生的見面會非常重要,教師的形象會影響到學生對所教學科的學習,所以我們要用飽滿的熱情、干練的形象展示自己,為自己代言。歷史導言課不要忽略教師自我介紹的環節,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愛好或長處,有的老師歌唱得好,有的教師擅長樂器,我們的每一個愛好都可能點燃學生積極學習歷史的火花,他們會因為你的愛好或長處喜歡你,進而熱愛歷史學習。
二、課前學科調查,讓學生提前動起來
對導言課的教學設計教師基本上都會涉及三個方面:第一,什么是歷史;第二,為什么學習歷史;第三,怎樣學習歷史。這三個問題肯定是導言課需要解決的重點,但是在設計導言課時,我有這樣的疑惑:上課之前要不要搞一個小的學科調查呢?后來我在兩個班做了一個對比實驗,結果加了課前學科調查的班級教學效果明顯好于沒有加的班級。課前學科調查是我在上第一節課之前,讓課代表布置了幾個小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1.你所理解的歷史是什么?
2.你認為學習歷史的作用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3.你最感興趣的歷史知識是哪些?
4.你的歷史知識從通過什么方式獲得的?你認為歷史和現實有沒有聯系?
5.說一說你印象最深的一堂歷史課。
學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做好上課交流的準備,課前學科調查讓歷史課堂從一開始就是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解決問題,課堂的總體氛圍有平等、有引導。第一節課開始,教師就要成為一個對話者、引導者和組織者,通過我們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高中歷史課堂的樂趣,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了發言的話題,他們從第一節課就會喜歡這樣的歷史課,沒有學生會喜歡教師一言堂。良好的教學效果,讓我堅信教學設計有了這樣一個課前學科調查,我們的導言課會更有教學價值。
三、熱點事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何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這是我在設計導言課的又一個困惑,能不能通過重大熱點歷史事件把問題串聯起來?2015年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在導言課上就以該事件為線索,把課堂問題巧妙地串聯起來,做到通俗易懂,學生反應強烈。如解釋第一個問題——什么是歷史,歷史的定義一般有三種:第一,歷史是過往發生的事件(史實);第二,歷史是過往發生事件的記錄(史料);第三,歷史是歷史記錄的研究(歷史學)。為了讓高一年級學生能輕松區分三種解釋,我以日軍侵華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為例說明了三者的區別。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在侵華期間犯下的罪行,這是一個歷史史實。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記錄,如《拉貝日記》和《東史郎日記》屬于對歷史事件記錄的史料,根據歷史史料和歷史遺址對歷史事件的研究是歷史學。這樣的解釋比讀一下概念的教學效果要好,學生既有興趣,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為什么要學習歷史?我以為什么要舉行盛大的抗戰勝利閱兵儀式為問題引發學生討論,然后我做了總結:學習歷史可以培養我們的民族情感、民族認同感。要從歷史的學習中汲取我們民族的養分。
怎樣學習歷史?同樣以抗日戰爭為例,學生可以通過抗戰歌曲體會歷史,通過歷史教材學習歷史知識等。總之,歷史素材非常豐富,如果我們能夠把重大歷史事件融入課堂,這樣的歷史課堂會非常貼近現實,能夠點燃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激發學習的熱情,歷史照亮現實更能體現歷史的教育價值。
高中歷史導言課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教師在涉及導言課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關鍵,筆者認為以上三點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覷。
參考文獻:
[1]趙顯瓊.淺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應用研究性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0).
[2]黃金華.基于新時代下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探討[J].學周刊,2014(5).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