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楊 洋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江蘇 南通 226001)
用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和T型鎖定接骨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對比
劉佳佳,楊 洋?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江蘇 南通 226001)
目的:對比用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和T型鎖定接骨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間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收治的82例單純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82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中,為對照組患者置入T型鎖定接骨板,為觀察組患者置入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術后,比較兩組患者腕關節的活動度、進行影像學檢查的各項指標及其PRWE(腕關節功能)評分。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患肢腕關節背伸、掌屈、橈偏、尺偏、旋前、旋后的活動度均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肢的掌傾角和尺偏角均大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肢橈骨短縮的長度短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肢PRWE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使用T型鎖定接骨板相比,在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時,使用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對其骨折處進行固定的效果更好。
橈骨遠端骨折;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T型鎖定接骨板;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橈骨遠端骨折(distal radial fracture,DRF)是指發生在距橈骨遠端關節面3 cm以內的骨折[1]。近年來,因發生碰撞、從高處墜落等高能量所致的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發生率呈明顯升高的趨勢。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常用方法。在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時,需要為其置入相應的內固定材料。有研究表明,在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時,使用的內固定材料若不恰當,可導致其骨折畸形愈合,影響其腕關節的活動功能。為了進一步探討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時的理想內固定材料,筆者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收治的82例單純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分別使用T型鎖定接骨板和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其中使用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進行固定的41例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間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收治的82例單純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這82例患者均在發生骨折后的48h內接受救治,其均未發生開放性骨折或其他損傷。這82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適應證[2]:⑴進行手法復位后,其橈骨短縮的長度>3 mm。⑵其橈骨遠端的關節面向背側的成角>10°。⑶其關節內骨折移位的距離>2 mm。按隨機數表法將這82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41例患者。在對照組的41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2例;其年齡為25~74歲,平均年齡為(54.15±13.89)歲;其中AO分型為B型骨折的患者有17例,為C型骨折的患者有24例。在觀察組的41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15例;其年齡為28~77歲,平均年齡為(53.70±14.65)歲;其中AO分型為B型骨折的患者有14例,為C型骨折的患者有2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中,為對照組患者置入T型鎖定接骨板,為觀察組患者置入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具體的方法是:1)術前,手術醫生對患者認真履行告知手續,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形下實施手術。2)讓患者取平臥位,對其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3)在患者患肢的掌側做手術切口。向尺側方向牽拉患者橈側的腕屈肌和正中神經,顯露其旋前方肌。在患者旋前方肌橈側的止點分離組織及骨膜,充分顯露其骨折的斷端,清除嵌壓在骨折斷端上的軟組織后,對其骨折進行手法牽引復位。在進行復位時應最大可能地恢復患者橈骨遠端的長度、關節面的平整度和掌傾角、尺偏角,并重建其橈骨遠端的解剖形態。4)為對照組患者置入T型鎖定接骨板的方法是:在C形臂X線機的透視下確定患者骨折處的復位良好后,沿橈骨的弧度為其置入T型鎖定接骨板,再次經C形臂X線機確認置入接骨板的位置滿意且其關節面的復位良好后,擰入接骨板遠端及近端的鎖定螺釘,逐層縫合其手術切口。為觀察組患者置入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的方法是:在C形臂X線機的透視下確定患者骨折處的復位良好后,沿橈骨的弧度為其置入長度合適的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再次經C形臂X線機確認置入接骨板的位置滿意后,用遠端的萬向螺釘及近端的鎖定螺釘對接骨板進行固定,縫合患其旋前方肌后,逐層關閉其手術切口。
術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進行隨訪的內容包括:1)測量患者患肢腕關節背伸、掌屈、橈偏、尺偏、旋前、旋后的活動度。2)對患者患肢進行影像學檢查,觀察其掌傾角、尺偏角、橈骨短縮的長度等。3)采用腕關節功能(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評分的標準對患者患肢腕關節的功能進行評價。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患肢腕關節背伸、掌屈、橈偏、尺偏、旋前、旋后的活動度均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患肢腕關節活動度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患肢腕關節活動度的比較(°,±s)
組別 背伸 掌屈 橈偏 尺偏 旋前 旋后對照組 (n=41) 55.70±6.52 54.53±5.65 16.75±2.23 21.29±2.34 70.95±4.37 74.39±3.67觀察組 (n=41) 59.09±6.71 57.85±6.34 18.26±1.75 23.87±2.83 72.88±3.32 75.73±3.91 t值 2.210 2.287 4.721 5.158 2.109 2.063 P值 0.033 0.028 0.000 0.000 0.041 0.046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患肢的掌傾角和尺偏角均大于對照組患者,其橈骨短縮的長度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各項指標的比較(±s)

表2 對兩組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各項指標的比較(±s)
組別 掌傾角(°) 尺偏角(°) 橈骨短縮的長度(mm)對照組(n=41) 9.73±1.80 19.12±2.83 3.21±0.75觀察組(n=41) 11.07±2.06 21.39±2.13 2.48±0.51 t值 3.686 3.808 4.804 P值 0.001 0.000 0.000
經過治療,對照組患者的PRWE評分平均為(6.56±0.81)分,觀察組患者的PRWE評分平均為(7.66±0.79)分。觀察組患者的PRWE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062,P=0.000)。
橈骨遠端骨折是急診外科常見的創傷性疾病。橈骨遠端骨折多為不穩定型骨折。對患者的橈骨遠端進行解剖復位,維持其骨折處的穩定性,減少其骨折畸形愈合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盡可能地恢復其腕關節的功能是臨床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目的[3]。有研究認為,對未發生明顯移位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可進行保守治療,對骨折情況較復雜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應進行手術治療。大量的臨床實踐發現,對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早期術后康復訓練,可促進其腕關節功能的恢復。橈骨遠端鎖定接骨板和T型鎖定接骨板均是臨床上常用的內固定材料。橈骨遠端鎖定接骨板具有可塑性強、穩定骨折塊牢固、人體的排斥反應少、操作簡單等特點,是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最常用的內固定材料[4]。T型鎖定接骨板釘板一體的結構決定了其具有較高的固定強度,在患者進行術后早期康復訓練時不易發生骨折塊移位的情況。另外,T型鎖定接骨板不需與患者骨折處的骨皮質完全貼合,可減少對其骨膜的損傷,并可保護其骨折端的血運,有利于其骨折的愈合[5]。與T型鎖定接骨板相比,萬向鎖定雙柱接骨板具有以下優勢:1)萬向鎖定雙柱接骨板融合了鎖釘襯套的方法,其成角穩定,可多角度地置入螺釘,從而為患者的骨折處提供多平面的立體固定效果,使其抗變形力更強[6]。2)萬向鎖定雙柱接骨板的遠端采用低切跡結構及高拋光斜形邊緣,其螺釘完全埋入鋼板內,可有效地減輕對患者組織的刺激[7]。3)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可同時固定橈側柱及中間柱,遠排螺釘能充分固定橈骨莖突、月骨關節面及橈尺遠側關節,對患者進行固定的效果更好[8]。4)萬向鎖定雙柱接骨板符合橈骨的解剖形態,對患者骨膜的損傷較小。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患肢腕關節背伸、掌屈、橈偏、尺偏、旋前、旋后的活動度均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肢掌傾角和尺偏角均大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肢橈骨短縮的長度短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肢 PRWE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對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使用萬向鎖定雙柱接骨板進行固定的效果顯著,可促進其腕關節功能的恢復。這是因為,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的雙柱設計及萬向鎖定螺釘的多角度置入能起到更穩固的固定效果,從而實現對患者橈骨遠端的解剖復位,最大限度地恢復其腕關節的功能。但是,由于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的費用較高,且在用其實施手術的過程中需多次使用C形臂X線機進行透視,故不適于在基層醫院進行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與使用T型鎖定接骨板相比,在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時,使用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對其骨折處進行固定的效果更好。
[1]李超,李永剛,韋繼南,等.橈骨遠端骨折相關損傷的研究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6(2):286-290.
[2]戚曉陽,陳志達,吳進,等.橈骨遠端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7,57(16):99-102.
[3]杜發會,陳峰,畢明昊.橈骨遠端萬向掌側鎖定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38 例[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2):153-155.
[4]繆杰佳,沈釗雄,李逸群,等.橈骨遠端骨折治療策略及相關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7,30(5):551-555.
[5]李永忠,吳煌,閔華,等.選擇鋼板在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43):8032-8035.
[6]巴雪峰,凱瑟爾·阿馬努拉,汪少波,等.AO萬向掌側雙柱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分析[J].骨科,2014,5(3):178-180.
[7]印飛,芮永軍,黎逢峰,等.AO“分水嶺”萬向鎖定加壓鋼板在橈骨極遠端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7,31(10):1-3.
[8]張宇軒,謝仁國,許亞軍,等.萬向雙柱鎖定接骨板與T型鎖定接骨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的比較[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5,31(1):13-16.
R683.4
]B
]2095-7629-(2017)21-0037-02
*通訊作者: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