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從鋼
(蒼南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浙江 蒼南 325800)
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溫從鋼
(蒼南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浙江 蒼南 325800)
目的:研究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將蒼南縣人民醫院中醫科近年來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本研究的對象。將這70例患者隨機分為半夏瀉心湯組和常規組。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半夏瀉心湯對半夏瀉心湯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其中醫證候積分。結果:半夏瀉心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半夏瀉心湯組患者脘腹痛、飽脹感、納差和噯氣四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加用半夏瀉心湯對其進行治療,能有效地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其脘腹痛、飽脹感、納差、噯氣等癥狀。
半夏瀉心湯;慢性胃炎;中醫證候積分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的發病率占各種胃病之首。慢性胃炎患者可出現胃痛、胃脹、反酸、食欲下降等臨床癥狀。目前,西醫多采用奧美拉唑、硫糖鋁等藥物治療該病,但效果一般。近年來,中醫在治療慢性胃炎方面顯現出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的效果。
本文選取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均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蒼南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收治的患者。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經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得到確診,均簽署了自愿加入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且均存在脘腹痛、飽脹感、納差和噯氣等癥狀。將這70例患者分為半夏瀉心湯組和常規組。在半夏瀉心湯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7例;其年齡在24~78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1.3±4.9)歲;其病程在1~7年之間,病程均值為(4.3±0.6)年。在常規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5例;其年齡在25~76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2.6±5.1)歲;其病程在1~8年之間,病程均值為(4.4±0.5)年。半夏瀉心湯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包括用奧美拉唑(用法是:口服,40 mg/次,2次/d)、西咪替?。ㄓ梅ㄊ牵嚎诜?,200 mg/次,每隔6 h服1次)和硫糖鋁(用法是:口服,250 mg/次,3次/d)對其進行治療,連續治療1個月。在此基礎上,加用半夏瀉心湯對半夏瀉心湯組患者進行治療。半夏瀉心湯的藥物組成和制用法是:清半夏10 g,黨參、黃芩各9 g,干姜、黃連、炙甘草各6 g,大棗4枚。水煎服,每天服1劑(約15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用藥1個月。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相關規定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治療1個月后,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黏膜恢復正常,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痊愈。治療1個月后,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明顯緩解,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黏膜糜爛、出血等情況明顯改善,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顯效。治療1個月后,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有所緩解,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黏膜糜爛、出血等情況有所改善,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有效。治療1個月后,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未緩解,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黏膜糜爛、出血等情況未改善,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無效。用自制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醫癥候積分評定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脘腹痛、飽脹感、噯氣、納差癥狀的嚴重程度,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上述癥狀越嚴重。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半夏瀉心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接受治療后,半夏瀉心湯組患者脘腹痛、飽脹感、納差和噯氣四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脘腹痛 飽脹感 納差 噯氣半夏瀉心湯組 35 1.16±0.64 1.34±0.49 1.11±0.34 0.76±0.33常規組 35 3.15±1.42 3.02±1.08 2.98±0.83 1.99±0.54 t值 7.5586 8.3805 12.3342 11.498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慢性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目前,西醫多對該病患者進行抑酸、保護胃黏膜等治療,但效果一般。中醫認為,慢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痞滿”的范疇,其病因病機多為外感寒邪、飲食不節、脾胃陰虛及情志不暢等[1],其病位在臟腑,可傷及肝脾。中醫認為,慢性胃炎有虛實之分,寒邪、血瘀、氣滯等多為實證,胃陰不足、脾胃虛寒等多為虛證,虛實之間可相互轉化。治療該病的原則應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陰養胃為主。近年來,中醫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半夏瀉心湯源自《傷寒論》,具有清熱祛寒、消痞散結之功效[3]。在半夏瀉心湯中,半夏為君藥,可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干姜、黃芩、黃連、黨參皆為臣藥。干姜可溫中散寒,黃芩、黃連可瀉火解毒、清熱燥濕,黨參可生津養血、補中益氣。大棗為佐藥,可益氣和中。甘草為使藥,可補氣益脾、調和諸藥。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陰養胃之功。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半夏瀉心湯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提高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抑制Hp的活性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4]。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在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加半夏瀉心湯對其進行治療,能有效地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其脘腹痛、飽脹感、納差、噯氣等癥狀。
[1]陳保正.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胃炎50例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5):517-519.
[2]聶彥閣.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療效及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3):381-383.
[3]劉洪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虛胃熱型慢性胃炎的療效分析[J].陜西中醫,2016,37(8):949-950.
[4]李華東,賈華,嚴紅萍.半夏瀉心湯治療老年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的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590-592.
R573.3
]B
]2095-7629-(2017)21-0130-02
;溫從鋼,男,1988年1月12日出生,浙江蒼南人,本科學歷,中醫師,住院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及中醫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