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翔
(如東縣豐利鎮中心衛生院,江蘇 如東 226408)
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分析
邵正翔
(如東縣豐利鎮中心衛生院,江蘇 如東 226408)
目的:探討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方法:選取在如東縣豐利鎮中心衛生院進行治療的42例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開腹手術,對試驗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然后比較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更短, 術中的出血量更少,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較為理想。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頸部結石嵌頓;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和急性化膿性膽囊炎都具有起病急、病情復雜及發展迅速的特點。這兩種疾病常同時出現。臨床上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通常進行手術治療[1]。對此病患者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對身體造成的傷害較大,且進行手術的難度大,患者在術后易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探討用此手術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42例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這些患者在入院時均存在上腹部及劍突下方疼痛的癥狀,且疼痛持續的時間較長。經影像學檢查、臨床檢查確診這些患者均患有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為28~63歲,平均年齡為(47.37±8.66)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為30~64歲,平均年齡為(45.04±10.3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開腹膽囊切除手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硬外膜麻醉,在右肋下緣處做一個10~14 cm的切口,依次切開此處的皮膚及皮下組織,暴露膽囊。然后,對患者的膽囊進行切除,在必要時可為放置引流管。手術結束后,為患者關閉腹腔,對手術切口進行縫合,對進行常規的抗感染治療。對試驗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為患者取頭高腳低位,對進行全身麻醉和氣管插管,在臍部下緣處做一個長約1 cm的切口,使用四孔法建立人工氣腹,將患者的腹內壓控制為12~15 mmHg。置入腹腔鏡,對患者腹腔內的情況進行探查,結合影像學檢查資料明確患者結石的大小、具體位置及與周圍組織粘連的情況。對患者的膽囊進行開窗減壓。減壓操作完成后,患者膽囊的Calot三角區若仍存在視線不明的情況,可沿著結石的表面縱向入刀,切開膽囊的頸管后將結石取出。對膽囊管和膽囊動脈進行夾閉或結扎,對膽囊進行切除。為患者常規放置引流管。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抗感染治療。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更短, 術中的出血量更少,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詳情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相關情況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相關情況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進行手術的時間(min) 術中的出血量(ml) 住院的時間(d)試驗組 21 42.3±2.5 52.4±3.3 3.2±1.3對照組 21 54.5±4.8 81.3±4.5 7.3±2.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和急性化膿性膽囊炎都是臨床上的常見病。這兩種疾病常同時出現。臨床上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通常進行手術治療。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具有手術創傷大、針對性差、術后并發癥多的缺點[2]。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3]。需要注意的是,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需要在發病的3 d內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若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時間超過了此類患者最佳的手術時間,膽囊的Calot三角區易出現水腫,這會加重膽囊與周圍組織粘連的程度[4-5]。在對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過程中,手術醫生應謹慎操作,避免發生失誤。若出現操作上的失誤,應及時轉為開腹手術,以免延誤患者的治療時機,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效果較為理想。
[1]向曉勇,李油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合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3,42 (31):31-32.
[2]吳衛國,程平,劉安成,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臨床療效比較[J].肝膽外科雜志,2013,21(6):457-458.
[3]丁海坤.膽囊頸部結石嵌頓斌急性化膿性膽囊炎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5):21-23.
[4]柳己海.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時機的選擇及中轉開腹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 (3):260-263.
[5]王俊興,馬錦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頸部結石嵌頓并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38):53-54.
R657
]B
]2095-7629-(2017)21-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