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麗
(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江蘇 常熟 215500)
淺析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
陸 麗
(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江蘇 常熟 215500)
目的:分析為患者使用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方法:擇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使用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的117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使用不同類型中藥注射劑的患者及不同年齡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結果:這些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1.58%。其中,使用參附注射液進行治療的患者及年齡為61~80歲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這些患者不良反應累及的系統和器官主要有皮膚及附件、胃腸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結論:年齡為61~80歲的患者在使用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時易發生不良反應。使用參附注射液治療疾病易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臨床醫生在使用中藥注射劑(尤其是參附注射液)時及對年齡為61~80歲的患者使用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時,應合理設計用藥方案,密切觀察其用藥時及用藥后的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安全性
臨床上應用中藥注射劑治療疾病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中藥注射劑主要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腫瘤及感染等疾病。隨著近幾年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目前,提高使用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已成為臨床上重點研究的課題。為分析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對近幾年在該院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患者進行治療的1174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進行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江蘇省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使用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的1174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08例,女性患者566例,其年齡為18~85歲,平均年齡為(46.4±6.5)歲。
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記錄使用不同類型中藥注射劑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及其不良反應主要累及的系統和器官。統計不同年齡段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這些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1.58%。將使用不同類型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的患者根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由高到低排列,排列順序依次為:使用參附注射液進行治療的患者、使用舒血寧注射劑進行治療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凍干)進行治療的患者、使用艾迪注射劑的患者、使用苦黃注射劑的患者及使用復方丹參注射劑的患者。這些患者不良反應累及的系統和器官主要有皮膚及附件、胃腸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代謝與內分泌系統。詳見表1。
將不同年齡患者根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由高到低排列,排列順序依次為:61~80歲的患者、80歲以上的患者、41~60歲的患者、21~40歲的患者、20歲以下的患者。詳見表2。

表1 使用不同類型中藥注射劑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表2 不同年齡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中藥注射劑是指從中藥材中提取有效的藥物成分制成的注射用藥。中藥注射劑的使用突破了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是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生產工藝相結合的產物。與其他劑型的中藥相比,中藥注射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及起效快等特點。隨著近幾年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導致患者發生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原因主要有:1)中藥的成分比較復雜,現有的醫療技術無法準確鑒定中藥中所有的化學成分,中藥注射劑的制備工藝無法滿足單體化學成分提取需求,在生產中藥注射劑的過程中未徹底清除動植物鞣質、蛋白等雜質。2)生產和貯存中藥注射劑時,因相關人員操作不當或環境不佳而使中藥注射劑中混入雜質[1]。3)血管內皮細胞因中藥注射劑的酸堿值超過人體承受能力而受到損害,導致患者發生靜脈炎。4)不同體質的患者對中藥注射劑的耐受性不同,若臨床醫生對專業技能、實踐經驗、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不扎實或未能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則可能導致患者的用藥方案不正確,進而引發不良反應[2]。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易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中藥注射劑主要有參附注射液、舒血寧注射劑及注射用血栓通(凍干)。這些中藥注射劑所致的不良反應可累及身體多個系統和器官,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61~80歲的患者發生中藥注射劑所致不良反應的幾率最高。這是因為,該年齡段患者機體的各個系統正在不斷衰退,對藥物的耐受性差。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患者發生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所致的后果更為嚴重,其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的威脅更大[3]。
綜上所述,年齡為61~80歲的患者在使用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時易發生不良反應。使用參附注射液治療疾病易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臨床醫生在使用中藥注射劑(尤其是參附注射液)時及對年齡為61~80歲的患者使用中藥注射劑進行治療時,應合理設計用藥方案,密切觀察其用藥時及用藥后的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1]孫長江,葛建彬.93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與原因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6):106-109.
[2]張海霞.172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與原因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2):367-370.
[3]沈斌,周月紅.127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及原因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2):428-431.
R286
]B
]2095-7629-(2017)21-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