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汀蘭
摘 要:
色彩是中國工筆畫的重要組成成分。色彩是中國工筆畫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表現形式。通過傳統與現代中國工筆畫色彩具有的共性和個性分析,再進一步論述色彩運用的主觀設計性。
關鍵詞:色彩;傳統;現代;共性;個性
在繪畫藝術中,色彩是其尤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構成繪畫藝術情調、風格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刺激人體感官視覺,引發人體情緒共鳴的重要方式。色彩在中國工筆畫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再現客觀事物和表達情感重要方法。在各種各樣的視覺藝術體系中,色彩是具有強烈藝術視覺效果,作用于人的情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色彩一直是繪畫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和重要構成因素。在中國工筆畫中,唐宋以后,中國畫家文人并沒有對其中色彩進行更多的發展與創新,而是將發展轉向了“墨分五彩”,遲滯了中國工筆畫的演化,引發了中國工筆畫的衰落。綜而總之,中國工筆畫在歷史上經歷了一個萌發、發展、全盛和衰敗的過程。下面,我就工筆畫中的重要構成元素——色彩,探討傳統與現代中國工筆畫色彩的共性與個性,進而論述中國工筆畫的色彩運用的主觀設計性。
1、傳統工筆畫與現代工筆畫
1.1傳統工筆畫色彩的發展
在早期中國工筆畫發展時期,色彩占據重要地位。在中國古代,繪畫藝術被稱為“丹青”,而“丹青”本義是指稱兩種色彩顏料,可見早期中國繪畫是染色的。也可以說早期中國繪畫就是工筆畫。當時把涂叫做“繢”(繪),勾線叫“畫”,這說明“色彩”與“線條”本來就是傳統工筆畫中兩個最主要的構成元素。在傳統工筆畫中,重線條而非色彩,色彩從未具有獨立的表達功能。線條的高度發展阻礙了色彩的發展,傳統工筆畫僅僅將色彩作為線條的有益補充。中國工筆畫最初使用的色彩顏料是礦物顏料。礦物顏料色輕而質重,是故作畫多用重彩,被稱為石色。譬如敦煌壁畫多用石色大量渲染,反復描繪,用對比嚴重的熟褐為底色襯托土紅、石青、石綠、土黃等色彩,從而形成厚重、粗獷的色彩效果。以后隨著歷史上植物性透明顏料的大量發現和運用,傳統工筆畫的用色也隨之改變,逐漸發展出細膩入微、色調單純、渲染豐富等特征的淡彩工筆,這種表現形式在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初唐閻立本的《步輦圖》等作品中可見端倪。這樣可以知道,工筆畫的色彩特征依賴于中國工筆畫顏料特性的發現與演化,中國傳統工筆畫在顏色的運用是一個不斷發現和運用新型顏料的過程。
到了唐代,中國傳統工筆畫色彩運用技藝達到頂峰,善于調和顏料,表達事物質感。唐代畫家描繪當時的綺羅人物,描繪當時人物神態、穿著打扮,表現其質地,風格方面的工筆畫技藝別具一定的藝術風格。例如唐代畫家周昉的工筆畫《簪花仕女圖》。以水墨為主的文人畫盛行于宋代。受此影響,中國傳統工筆畫也轉變繪畫風格,重水墨而輕色彩,向文人畫靠攏。這對中國傳統工筆畫色彩運用發展造成極壞影響,阻礙了其進一步發展,反而造成中國傳統工筆畫的衰落。
1.2傳統與現代中國工筆畫色彩的共性
傳統工筆畫傳承于現代工筆畫。現代工筆畫是傳統工筆畫的繼承、發展和創新。因此,傳統與現代中國工筆畫是有一定共性的。我僅討論一下傳統與現代中國工筆畫在色彩上的共性。
首先,傳統工筆畫在用色上喜歡用單純明快的顏色來描繪物象本身所表現出來的顏色,用平涂的技法將鮮艷明媚的顏色涂于畫面上。現代工筆畫也繼承了這一特點,具有顏色沖擊的畫面別具特色。
其次,運用對比強烈的原色。色彩對比的條件成為色彩產生精神美感效應的客觀前提。色彩對比的存在是絕對的,任何色彩本身就具有對比這一與生俱來的天性,原色的對比相對于其他顏色更為強烈。傳統工筆畫在色彩對比上采取了強烈的原色對比,造成特殊的民族審美特色。現代工筆畫也是如此。
再次,傳統與現代工筆畫都注重畫面整體色彩的裝飾性效果。工筆畫在色彩運用上十分注重色彩表達出來的裝飾性效果。著色多從物象固有本色出發,不計較光的影響變化,將復雜的表現對象用單純明快的塊面表現出來,使得工筆畫的裝飾效果非常強烈。
1.3現代中國工筆畫色彩的個性
現代工筆畫在繼承了傳統工筆畫用色的基礎上,也開辟出新的道路。沉寂多年的中國工筆畫,在現代工筆畫家的努力下,吸收借鑒外國繪畫色彩處理方式,結合傳統工筆畫的用色,在色彩表現上有了新的突破以及創新。
首先,強調色調的整體協調,創作出生動的畫面美感。在處理色彩構成的關系中,色調是我們把握色彩整體的關鍵所在。色調使色彩在視覺上達到和諧的美感。現代中國畫在色彩的表現上吸取西方色彩表現的精髓,注重在不同光線下表達的事物顏色的變化,而且強調在畫面中突出表現光與色的傳達,將色調引用到現代工筆畫的創作中。
其次,抓住畫面色彩之間的對比度表現,營造和諧活潑的氛圍。色彩的對比是指我們的視覺中所呈現的各種不同顏色相貌的并存整體。傳統工筆畫的色彩對比則大多數是色相對比。現代工筆畫在色彩表現上不僅運用了色相對比的方式,而且將各種色彩構成的規律應用到畫面中,使畫面色彩表現更加豐富。
最后,重視顏料的發展,創新色彩表現方式。傳統工筆畫的顏料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植物類,植物類基本上都為透明色。如花青、藤黃、胭脂、洋紅等;另一類為礦物質顏料,如朱磦、石青、石黃、赭石、白粉、金粉、銀粉等。現代工筆畫除了使用傳統工筆畫中的兩類顏色以為,還將水彩色、水粉色、丙烯色、油畫色、金屬色等顏料引入畫面之中。現代工筆畫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巖彩畫的影響。我國思想先進的工筆畫家已經意識到顏料多樣化的重要性,開始研究供工筆畫使用的新型顏料。
2、工筆畫中的色彩運用
工筆畫色彩的意象性、特征性決定了它在形式語言的傳達上,具有很強的表現性功能。“色彩在人的眼中是相當情緒化的,因而色彩的運用更應注重畫家的直觀感受,畫面的整體氣氛勝于對象色彩的一一對應。”畫家在創作繪畫時,傾注了自己的意識、思想。于是,繪畫的色彩就帶有主觀性,是畫家自己在畫面上的寄托。色彩的主觀設計性是畫家把個人的意識、思想轉化為繪畫作品的色彩,不局限于客觀事物的真實性,其色彩帶有畫家程度不同主觀意識。中國工筆畫中的色彩運用的主觀設計就是這樣形成的。中國工筆畫畫家通過對色彩感知的情感和象征,來調節色彩去創造符合自己思想的工筆畫。
色彩可以使人的情感意識受到影響。黃色令人愉悅,是色彩中最亮最活潑的顏色,蘊含著輝煌、光明、純真、智慧的意味,給人希望、明朗的意向。紫色給人以高貴、典雅、神秘的意味。例如現代工筆畫家楊瑞芬的作品《蝴蝶蘭》,畫面中紫色的花瓣與黃色的花瓣相互交錯,鮮明亮麗的顏色讓人眼前一亮。
而紅色使人感到心情振奮,具有積極、幸福、喜慶等意。藍色詩人感到安詳、寧靜。綠色使人感到青春、生機,代表著生命、希望。現代畫家萬芾的現代工筆畫《錦園碩果》,就大量采用紅黃藍等對比強烈的顏色作為創作元素,使畫面充滿了傳統喜慶的氛圍。強烈的紅色背景映襯下的殷桃更加的鮮紅欲滴,黃綠色的葉子在紅色的存托下更顯得金光燦燦,密密的林中到處亮出紅紅的光彩。
因此,不同的色彩在主觀上對人具有不同的意識情感,色彩運用的主觀設計性能影響人的視覺,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應。工筆畫畫家要在藝術創造中把色彩基本規律的運用和色彩的藝術表達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使中國工筆畫色彩成為一種包含有主觀感情因素的鮮明個性的富有表現力的精神語言。
綜上所述,現代工筆畫繼承傳統工筆畫的優秀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使中國工筆畫的色彩在保持深厚的民族藝術精神、不失其意境和神韻的同時,更加豐富,更具現代性。
[參考文獻]
[1]徐莉萍.《淺談中國畫的現代色彩觀》[J].藝術探索,2001·2.
[2]劉娟.《裝飾性在工筆畫中的體現》[J]《大眾文藝》2016年18期.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