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明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出現了新的特點、新的規律,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也有了深刻的變化,工作重點轉移了,工作任務復雜了。如何推動思想工作創新,密切關注時代發展,是我黨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所在。尤其是面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立足自身特色,創新工作載體,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創新局面。
關鍵詞:思想政治;新媒體;新時代;創新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正在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面對社會生活和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將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與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找到一套適合企業特點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導方式,是決定企業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成敗的關鍵。
一、更新觀念,重視新媒體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使用,新媒體對職工的思想觀念、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的影響愈來愈大。調查表明:上網已成為企業職工獲取信息的主渠道,多元的大眾傳媒形態,超時空、數字化的虛擬世界,光怪陸離、魚龍混雜的傳媒信息,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的是,網上一些言論、主張,因為迎合一些職工的偏激心理而得到認同,引發部分職工無視社會規范的行為。盡快適應信息新媒體時代新形勢,抓住機遇,占領新媒體這個特殊的思想輿論陣地,這關系到企業的宣傳攻勢和思想文化滲透,關系到職工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與穩定。我們一定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把思想政治教育進新媒體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始終堅持把網站建設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把企業新媒體這塊陣地建設好、使用好、維護好。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應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時代緊迫感,樹立新媒體宣傳觀念,增強新媒體信息意識,從戰略高度重視新媒體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掌握新媒體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動權。
二、抓住根本,主動出擊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新媒體空間咄咄逼人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在新媒體空間宣傳社會核心價值觀。要多建具有鮮明特點的“紅色網站”和“愛國網站”。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新媒體,從而更有效地武裝頭腦;要增強針對性。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深入宣傳黨在現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透過新媒體空間,緊緊抓住職工關注的、或在全社會帶傾向性的問題,如貧富差距、腐敗現象等,敢于接觸,善于引導,把職工思想工作做到實處;要突出特色。在新媒體環境下,地球村意識的增強,也帶來了民族和國家意識的弱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對職工進行主權意識教育,粉碎西方國家宣揚的主權泛化淡化和民族虛無主義的陰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內容。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和職工的成才教育結合起來,把愛國主義貫穿、融人到整個教育過程。
三、強化管理,快速反應
新媒體管理是個系統工程。首先,要建立健全企業新媒體建設與管理的長效機制。要按照屬地化歸口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對新媒體工作的領導;要建立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新媒體輿情監控機制,對網上輿論和信息進行“全天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及時掌握網上輿論動向。要利用新媒體所具有的準確性、快速性和智能化等特點,建立思想政治動態信息快速反饋系統,及時、準確了解職工思想動態,依據形勢變化作出正確決策創造條件。要特別重視對各類新媒體“論壇”的監控,密切關注危害我們企業安全和可能誘發不穩定的信息源,切實擔當起新媒體信息傳播“監管人”的責任,并應用技術手段消弭負面影響。要堅持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正面教育吸引職工的眼球,引導教育主流,營造健康高雅的“綠色”新媒體文化。
四、建章立制,文明上網
新媒體社會的交往方式是以機器為中介進行的,帶有明顯的間接性,網民可以最大限度地參與信息的制造和傳播,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建設一個文明、健康、有序的企業新媒體,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一方面,我們要針對新媒體違規現象建立可操作性的規定,嚴厲打擊傳播有害信息者,向新媒體誘騙、新媒體盜竊、數字破壞、新媒體色情、新媒體惡作劇等不良新媒體行為開展斗爭。同時,要倡導新媒體文明,強化輿論的道德評價,對新媒體信息中的不良不道德現象進行譴責,形成輿論壓力。要引導職工網民加強自我修養,提高慎獨、自律、共存意識,使文明上網成為職工的自覺行為。要通過開展新媒體道德教育,培養職工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判斷力,喚起自覺維護科學價值觀和道德觀的責任感,構筑起一道穩固的道德防線。
五、以人為本,平等互動
新媒體信息的交互性,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信息新媒體交互式傳播的特點,使人們在新媒體中接受宣傳思想教育時,徹底改變傳統的“你講我聽,你打我通”單向強制性方式,職工由傳統的被動式接受“灌輸”教育變為主動參與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自然地接受真理的感召。在新媒體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平等的,信服什么、反對什么,主要看真理掌握在誰的手中,從而實現對職工思想工作由傳統的單向傳播向雙向交流拓展,可大大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我們要遵循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規律,認真研究互聯網互動交流的特點,加強正面教育和引導,增強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把教育融于服務之中,以豐富的內容、生動的形式為職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機地滲透其中,增強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六、立足現實,建設隊伍
要培養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藝術又懂新媒體技術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開拓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關鍵在人才。一是要具備較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善于把學與用、知與行結合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現實問題和解決思想問題;二是要有較高的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要懂得社會學、心理學,要善于與職工打交道,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有熱門話題的剖析能力和新媒體評論能力,和職工網上“論天下”能夠以敏銳的思維、敏捷的行動,迅速地抓住問題的關鍵,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七、豐富內涵,增強感染
豐富的知識內涵也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的重要保障,要做到這一點就務必使新媒體的思想政治工作板塊的內容豐富多彩。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發布企業文件、思想政治工作教材相關內容的同時,通過網絡獲取書刊、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有效信息,運用新媒體予以鏈接或二次發布,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和吸引力。
現代科學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作用越來越大,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手段,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要不斷學習掌握各種現代科技知識,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的關鍵點。注意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努力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積極利用現代信息理論和網絡技術,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調研網絡和信息網絡,加強對社會心理和社會輿情的動態分析,認真研究網絡和“網民”的特點,進一步增強網上宣傳的主動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