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南
摘要開展群眾性的勞動競賽活動,對于加強企業管理、科學組織生產、提高隊伍素質、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企業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生產力發展,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有效形式。
關鍵詞勞動競賽 活動 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上講話中提出:開展勞動競賽活動領域要不斷拓寬,內涵要不斷豐富,方式要不斷創新。因此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一線要緊密圍繞施工生產,進一步創新勞動競賽載體和形式,在競賽形式上不斷創新,競賽內容上不斷豐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由量化指標的競賽向發展生產力,促進項目全面協調發展的方向拓展,使市場競爭形勢下的勞動競賽更富實效,可以從以下六個結合來不斷探索和深化勞動競賽內涵。
一、與提高職工素質結合起來,打造一流隊伍
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勞動競賽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以人的管理為直接對象的一種組織形式,其內涵和外延不斷得到豐富和拓展。勞動競賽的效應取決于職工的綜合素質,因此,要把提升干部職工隊伍的素質作為勞動競賽活動的首要工作來抓,一是思想素質。項目部以培養“四有”職工為目標,通過狠抓職工的思想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干部職工牢固樹立誠信守諾,奉獻社會的思想;二是精神素質。在急、難、險、重、緊的工程施工中開展勞動競賽,職工的精神素質尤為重要。要對職工進行黨的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教育,號召職工發揚不為艱難、頑強拼搏、勇往直前、奪取勝利的精神:三是技術素質。給職工上技術課,認真學習技術規范,開展技術研討、技能比武,使職工掌握新技術、新工藝,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創優。勞動競賽必須以“建一項工程、鍛煉一支隊伍”為宗旨,達到錘煉職工隊伍的目的。
二、與提升管理水平結合起來,促進項目又好又快發展
隨著形勢的發展,勞動競賽活動不僅僅是追求生產指標,而且要向管理領域延伸。企業要要樹立“管理出精品,管理出效益”的意識,在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的同時,開展“崗位創新,崗位創效”活動,樹立“項目管理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的理念,深入推行項目精細化管理,發揮主觀潛能,創新成本管理。通過上管理課、崗位練兵、業務達標、管理知識競答、安全知識競賽等形式,在項目部樹立學管理、學業務、學技術、爭一流、做知識型員工的良好風氣,不斷探索科學管理、精細管理的方法,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促進項目又好又快發展。
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管理創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管理創新是指企業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一是企業管理思維的創新:二是企業管理體制和組織上的創新;三是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創新;四市場理論和實踐創新:五是技術創新:六是管理組織創新與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由于競爭環境千變萬化,管理組織為了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學習進行不斷的創新。管理創新不能偏離“人本”管理的軌道管理無論如何創新部必須靠調動廣大職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才能順利地開展,離開了這一點,一切創新都免談同時要從傳統的單一績效考核轉向全面的績效管理把績效管理與公司戰略聯系起來。
三、與技術創新結合起來,增強企業競爭實力
科教興國是黨指明的我國經濟發展之路、強國之路。要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就必須樹立“科技興企”的觀念。在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中,建筑業要想取得發展,就必須創新技術,在創新中求發展,在創新中求突破,在創新中求效益。要努力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包括大力開展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造、技術攻關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聯系多年項目施工的發展方向,勞動競賽就必須由傳統的體力型轉為現代的智力型,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鍛造優秀精神素質
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是黨組織貫徹十八大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推動企業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應有貢獻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建筑行業市場競爭形勢的發展,如果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就很容易產生輕視思想政治工作,片面追求個人經濟收益,損害企業社會形象和職工合法權益等不良傾向。因此,要重視把勞動競賽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企業生存、穩定、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通過加強對職工的形勢任務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做深、做細、做實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鍛造職工優秀的精神素質,展示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成為企業雙文明的棟梁,成為合格的“四有”職工。
五、與企業文化結合起來,提升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總和,是企業中的成員所共有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信仰及道德,它往往是該組織所特有的,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它確定了該組織的風氣和人們的行為準則,也影響到計劃、組織、用人、領導和控制等各個管理職能的實施方式。在當前市場經濟形勢下,大力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結合當前經濟發展形式,應當把“注重企業精神與企業理念教育”和“注重建立完善的職業道德規范”融入勞動競賽之中,通過勞動競賽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職工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提升企業形象的有效途徑。
六、與立功競賽活動結合起來,營造創優爭先氛圍
勞動競賽是促進項目加快施工步伐,保工期、保安全、保質量、保效益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
一個企業要想一直處于行業領域的前沿,就必須鼓勵企業內部創新,將勞動競賽作為一個展示員工創新思維、創新技術的平臺,為企業創造巨大效益。為激發職工勞動競賽的熱情,企業應與時俱進,建立勞動競賽的評判機制和激勵機制,對勞動競賽活動中做出貢獻的應給予正確的評價和獎勵,以鼓勵職工企業員工的創新爭優意識。來自企業生產一線的員工最了解生產實際情況,他們提出的新想法、新辦法也最貼近正確創新方向,這就要求勞動競賽中的評判者應與時俱進,對予在勞動競賽活動中涌現的新想法、新技術給予正確的評價,并結合施工生產的重點、難點,就加強安全、質量管理,創精品、保安全,開展“金點子”合理化建議活動,對采納的合理化建議給予獎勵,激發職工關心企業發展,奉獻聰明才智的熱情。同時,在勞動競賽活動中也要注重選樹吃苦耐勞,爭優創先的先進典型,開展集體和個人立功、評先活動,為職工提供一個爭先立功、展示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根據項目實際開展“工地之星”、“技術之星”、“管理之星”……評選活動,選樹、宣傳典型,營造人人勇爭先,人人講奉獻的氛圍。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競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企業勞動競賽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融入新的思維和做法,開展競賽的形式和內容應與時俱進,要不斷創新思路,更新觀念,不斷賦予競賽活動新的內涵。要通過勞動競賽,創品牌、樹精品;通過勞動競賽,鞭策后進、鼓勵先進;通過勞動競賽,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施工隊伍;通過勞動競賽,提升企業效益,增強綜合實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