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宏 馮依杰 潘園園
【摘 要】自2016年以來,伴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共享經濟從默默無聞到被大眾所熟知,從房屋短租到共享單車,甚至到雨傘、充電寶等不斷出現。共享單車的出現也把共享經濟這個名詞推向了高潮,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樣化,受到了民眾的強烈關注。本文以“ofo共享單車”為例,通過分析ofo共享單車現在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思考,來分析共享經濟的道路。
【關鍵詞】共享經濟;ofo共享單車;發展現狀
0 引言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經濟不同于以往的經濟理念,它改變你擁有什么就是有多少可用的資源。共享經濟通過互聯網平臺來發布閑置資源的供給和需求信息,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1 共享經濟概述
1.1 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又稱分享經濟,是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社會化平臺共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余,以低于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并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
共享經濟共有三個特點;
一是,對社會閑置資源的再利用。“共享經濟”可以使許多人同時共享物品等資源,從而提高閑置資源的利用效率,創造了更大的市場價值,也使消費者獲得了優惠和便利,使資源的所有者獲得了額外收入。
二是,共享公司的誕生。從之前的滴滴出行、uber到現在的摩拜、ofo公司等,共享經濟公司的踴躍出現是這個行業活力越來越強。這些共享公司利用移動設備將閑置資源和人們鏈接到了一起。
三是,“人”。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從以前的買進來到現在“分享”,利用這些閑置的資源來換需要的物品。人們觀念的轉變是共享經濟發展的基礎。
1.2 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
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模式也被套用在共享經濟上,共享+的模式也越來越多,比如共享+出行,便衍生了兩種不同模式。一是,平臺模式,也就是滴滴、Uber的主導的打車市場。二是,分時租賃,例如ofo、摩拜等一系列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金融+共享,便有了黃渤代言的人人貸;到生活上,大家常用的共享充電寶、閑置交易的閑魚平臺等,知識上便有了知識教育共享的平臺知乎等,自媒體的共享如值班、微信公眾號等等。現在的共享經濟在中國這片沃土上不斷發展,根據《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的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1]。
2 共享單車ofo的發展現狀
2.1 ofo的簡述
ofo共享單車創立于2014年,是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也是全球創立最早的無樁共享單車創業公司。它由一群北大”90”創辦,從校園共享單車項目起步,并且逐漸進入社會的品牌,致力于解決城市出行問題。ofo的理念是,“騎時可以更輕松”。在未來ofo通過連接自行車,讓人們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通過ofo解鎖自行車,滿足人們出行的需求。
2.2 ofo的發展現狀
2.2.1 單車投放計劃
2015年6月啟動以來,ofo小黃車已連接了800萬輛共享單車,累計向全球170座城市、上1億用戶提供了超過30億次的出行服務。2017年底,ofo小黃車計劃投放2000萬輛車,服務全球200個城市,進入20個國家和地區。
2.2.2 市場融資
共享單車在發展初期為了搶奪用戶、留住用戶,往往采取“免費騎行”等策略,這表明共享單車企業的盈利是難以達成的。在擴大市場份額的要求下,向外尋求社會融資成了企業的首選。同時,共享單車企業由于創新的發展模式,也備受資本的青睞。2016 年,ofo 單車進行了E輪融資,實現了7億美元的融資金額。
2.2.3 采用自制單車的“重資產”模式
一代“大黃車”采用普通自行車、按鍵式機械鎖的設計,3.0小黃車縮小了車輛體積、更新了車鎖設計。進入“3.0 時代“的 ofo 每輛造價超過 500 元。再加上ofo推出的沙灘車、公主車、二八車等等車型。自制單車的“重資產”模式使共享單車企業的生產、運營維護和改進成本過大,企業的盈利周期較長,難以在短期實現投資回報。
3 ofo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3.1 共享單車ofo所面臨的問題
3.1.1 管理混亂的難題
在生活中,ofo共享單車的使用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一些人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自己,把共享單車隨意的違規停放。其次,有人將共享單車停到私人場所或者上了鎖,將共享單車當成免費的。另外共享單車基數大,成為了不文明者隨意毀壞的對象,例如有些共享單車的二維碼被刮花、輪胎被人扎破等,導致了小黃車不能供人使用。關于ofo共享單車來說,單車的數量大,分布廣,一旦單車出現破損的情況,需要維修,而及時、快速、準確地尋找到問題車輛是很難合理解決的,而且相關成本是不能忽視的。
3.1.2 公共空間不足
在ofo投放主要幾個大城市中,自行車道大多都和機動車或人行道通用,隨著共享單車數量的不斷提升,這將存在著極大地隱患。共享單車的出現,將會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間,而城市中專門的自行車停放點很少,同時也壓縮了其他工具的停放空間,。所以多地開始叫停投放共享單車。
3.1.3 盈利能力不足
ofo共享單車,它初始的單車來自校園學生的共享,成本較為低。但隨著其市場規模的壯大,也開始自行設計和制造車型。ofo公司經過了多輪的資本融入,開始了燒錢模式,如1元免費月卡、騎行得紅包、騎行集卡等活動,這大大降低了盈利水平。而在盈利方面,用戶在使用前需要繳納199元的保證金,和分時租賃的盈利模式,也有一定收益,但是和資本投入和日常的維修費用相比只是杯水車薪。
3.2 共享單車ofo的解決對策
3.2.1 成立維修及建設部門
共享單車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需改變管理混亂的現象,因此可以在每個城市成立維修及建設部門,招收專員。可以根據小黃車的定位、使用時長和使用者信息等,配合用戶線上的報修,了解車輛的具體情況。將城市劃分為多區,定期的檢查每區域長時間未使用和失蹤的單車。將破損的單車收集回倉庫,統一修理,再行投放。也可在線上發布報修免費騎行等活動來引導用戶的使用習慣,大幅度減少因單車損壞、失竊所造成的成本。
3.2.2 適量投放
在多個大型城市開始叫停投放共享單車的情況下,ofo共享單車必須解決過量投放的問題。可以根據ofo小黃車定位,來了解城市那些區域是有長時間停放大量車輛和車輛的使用頻繁程度。根據這些數據,來確定一個峰值。若超出大量峰值,則撤出部分單車。從而達到適量投放的目的。
3.2.3 增加盈利方式
一、廣告的招商,通過在自行車上印刷logo或者APP中插入廣告,從而賺取廣告費用。在2017年10月,ofo宣布日訂單超過3200萬,這表明ofo使用用戶基數龐大和日均流量巨大。所以ofo能繼續維持或提升,提高用戶使用體驗,留住舊用戶拓展新用戶,就會有更多的廣告收入。
二、電商+“小黃車”。這種模式已經在很多產品上得到成功,小黃車也同樣可以。ofo可以與線下的制造商或自行車的附加產品商合作,開在電商平臺上開設店鋪,出售ofo的周邊,這不僅盈利還達到了吸引流量的作用。
4 總結
通過對ofo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對策等一系列的分析,得出結論,要想ofo共享單車發展下去,就必須緩解單車管理混亂的現象,控制成本,提高用戶體驗感,增加盈利來源。ofo共享單車的發展反映出共享經濟的現狀,投資大、發展快、盈利來源少等。總而言之,共享經濟需要更好發展,就要順應政府政策,加緊與用戶的聯系,提高用戶體驗感,增加盈利來源,更加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6 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R].2017.
[2]王怡蘇.“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和模式的研究——以共享單車為例[J].當代經濟,2017,(17):140-141.
[3]白婉瑩.淺析共享單車的發展之路[J/OL].中國商論,2017,(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