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兵
摘 要 我國的國有企業是一種生產經營的組織形式,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但目前我國的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不容樂觀,市場競爭力與世界知名企業有很大的差距。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國有企業,就要重視內部控制,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有效地增強我國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本文主要分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指出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 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強化建議
內部控制是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保障企業有效經營、促進企業戰略性目標和未來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活動。目前,世界經濟快速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形勢的復雜多變和越來越多的風險挑戰。我國國有企業要想在世界經濟浪潮中屹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強化內部控制。2009年7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就是為了讓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都重視內部控制,保證企業合法正常經營,保障企業的財產安全,使企業戰略性目標能夠實現,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
一、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層的控制力弱,控制結構不合理。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盡管在建立控制體系時針對整個公司內部,包含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的總體全面的內部控制,但在內部控制真正實施的時候,內部控制的控制力僅僅集中于管理層以下的各部門或各個分系統。這樣一來,國有企業內部的管理層并沒有真正納入控制體系中,容易出現缺漏。同時,領導層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有偏差,領導層僅認為內部控制就是權力監督和限制,缺乏對內部控制與企業未來發展的聯系的思考。
第二,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缺乏真正有效的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內部控制的要點。控制活動是一套有序的、合理的流程,其應該存在于公司的每個部門中,要有科學性和連貫性。企業的部門之間要連貫,控制活動要科學而且程序化。目前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缺乏由部門和部門共同進行的控制活動,對內部控制的力度不夠,導致一些監守自盜的行為出現,損害了公司和人民的利益。
第三,我國的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和風險管理的意識。尤其是國有企業比較重視外部監督而內部監督往往比較薄弱,外部監督是來自各個監督機關或者來自社會大眾的監督,企業內部的監督主要是國企的監事會和審計部門。在我國的國有企業內部,國有企業的監事會和審計部門都受企業高層的經營管理者控制,因此內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對于管理層的作用很小,往往起不到真正的監督作用。除了監督薄弱之外,國有企業缺乏一定的風險預警和管理意識,不少企業的管理層在做決策時,更看重的是可能獲得的收益,對于風險以及風險帶來的后果考慮不足。
第四,我國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的問題上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不夠廣泛,目前我國的國有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還比較落后。內部控制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控制系統,公司的各個部門都需要內部控制體系來保證企業的良好運營,然而信息系統的不完全利用使內部控制的控制力度不夠,在國有企業的內部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控制體系網。
二、完善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對策
第一,要提高國有企業領導層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影響著我們國家整個經濟的運行。在如此重要的企業中,高層的管理者更應該重視內部控制問題。除了對重要性的認識,還要認識到不僅是某一個部門或者某幾個部門需要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涉及整個企業的多個部門和方面,因此相對應的控制活動也應該在各個部門開展。從國有企業領導的意識層面改變,才有利于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和內部控制活動的具體實施,從而提高控制效率,最終達到推動國有企業良好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第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之前,應該先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和企業內部的控制環境。從企業的領導層到下層的普通員工都要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不斷優化和完善企業文化,使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員工之間形成一種良好和諧的氛圍,由此才更容易使員工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管理政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時,要先確立內部控制的控制點,從每個崗位到每一個崗位對應的工作人員以及每一個部門和項目都是內部控制可以確立的點。有關鍵點的控制對于內部控制整個系統的建立是更加有效和完善的。
第三,將科學的考核機制與內部控制體系相連接,明確各崗位的權力與責任。進行內部控制是為了國有企業能夠實現持續發展,提升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但是,我們在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不能一味地為了效益而控制,應該將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內化為企業發展的一種文化或者推動發展的工具而不是枷鎖。因此,建立合理而科學的考核機制,讓激勵和約束共同發揮作用,既要嚴格規范員工的行為和部門工作發展的責任,也要通過相應的獎勵來激發國有企業員工為了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將科學的考核機制與企業內部控制相結合,能夠讓企業員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和意義,這樣才能使國有企業建立的內部控制體系真正發揮作用,企業也才能發展得更好。
第四,完善企業的信息系統,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信息資源得以共享。完善企業的信息網絡,使企業信息資源在內部得以共享,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利于企業管理層下達的信息很快傳達給員工,避免了層級傳遞信息導致的信息失真。同時,完善的信息共享網絡在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中能夠提高控制信息傳達的效率,也保障了傳遞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提高了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也降低了企業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的成本。
第五,國有企業應加強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及時做好風險評估。國有企業之所以要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其目的就是防范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風險,使企業更好地發展。所以,國有企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風險評估的能力,及時了解、捕捉、分析有需要的各種信息,并研究潛在風險,找到解決對策,這也是內部控制的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內部控制才能得以完善,而企業希望通過內部控制達到的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實現。
三、結語
我國國有企業發展的責任重大,因此需要企業的內部控制來保障和完善其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并針對現狀提出了部分完善建議,希望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得以改善和解決。
(作者單位為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吳瀧.大型企業集團內部控制及實施的有效設計[J].會計之友(下),2012(9):85-87.
[2] 楊宏杰.分析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師,2013(6):50-51.
[3] 馮建華.企業集團內部控制問題解析[J].中國外資(下),2013(1):175-176.
[4] 談瑩.淺析企業集團內部控制存在的幾個問題[J].中國證券期貨,2012(6):7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