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燁
摘 要 企業的發展需要有力的財務工作做保障,同時財務工作也是促使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內容,關系到企業的財產安全與資金走向,因此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之下引入財務共享理念,保持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高質量與高效率,以此來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促使企業在決策之中作出正確的選擇。因此,本文將通過對財務共享的重要性研究來探討財務共享在管理會計中的作用。
關鍵詞 財務共享 管理會計 重要性 作用分析
一、引言
財務共享是現階段最為先進、應用效果最好的一種服務模式,它可以實現財務數據信息的高度集中,促使了財務信息資源在企業各個部門中的共享,進而也實現了企業財務的統一管理與處理,提高了管理會計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企業收益。所以,應該在企業之中大力推廣與宣傳財務共享。
二、財務共享的定義
財務共享最早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它是以財務核算作為基礎的一種共享方式,運用了現在最先進的網絡信息化技術,不斷完善了企業財務的整個核算過程,不斷提升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水平,達到合理規劃企業資金的目的。企業之所以將財務共享模式融入管理會計中,是因為財務共享可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體化發展,也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想實現企業管理會計的更好發展和高效率,就必須有財務共享做支撐。[1]
三、財務共享在管理會計中的重要性
財務共享模式在企業的管理會計工作中有著重要的發展意義。它突破了以往較為僵化的財務管理模式,解放了財務工作人員的雙手,減輕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從而實現了管理會計工作的準確性與高效率。財務共享模式將主要的發展動力都轉入了企業的經營管理、項目決策和每一階段的績效考核之中,使得企業的管理會計工作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講,財務共享需要有信息化作為依托,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通過ERP財務管理模式和網銀系統實現信息化的財務資源共享,使得較為復雜的財務業務更加簡易化,有效地減少了企業的財務成本費用,及時規避了企業可能會面臨的財務風險,提高了企業對財務的高效率管理。[2]
第一,促使企業創新了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模式。在財務共享服務理念之下的企業管理會計需要優秀的專業人才來執行,對于人才來說,更看重其是否具備綜合的工作能力。因此,在財務共享模式的促使之下,企業會更加注重對管理會計人員的專業化培養,為會計人員制定出一套更為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管理中財務工作的健康發展。
第二,有效地降低了企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只有科學合理地降低企業成本,才能不斷增加企業的資金積累,掌握資本的流轉過程,降低財務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此,在財務共享模式之下的企業管理會計能夠通過資源的整合、有力的監督與管理,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利用好企業資金,實現財務信息資源的共享。
第三,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在財務共享的概念之下,企業建設也在新的發展形勢之中完成了信息化與現代化,促使企業不斷地在市場中提高與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力,為市場經濟注入新的發展活力。[3]
四、財務共享對管理會計建設的作用分析
第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了會計的解放。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實現了企業財務資源在各個部門之中的共享,進一步解放了會計工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成將會計核算、成本控制、支付等財務工作都統一匯集到一個信息化的平臺之中,很大地提升了企業日常財務工作的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和工作壓力,實現了會計的解放,使得企業的財務人員將所有的工作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財務預算的管理、企業成本費用的控制和決策之中,將財務核算工作剝離了財務管理,完成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之中的升級與轉型。另外,財務共享中心的建成還加強了對企業內部的管理與控制。由于財務工作被集中到了一起進行統一處理,企業會定期對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統一處理的財務業務進行系統檢查,規范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降低了不按規范辦理業務的發生率,使得企業的財務信息更加真實、有效,具有高度的準確性,逐漸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從側面來說,也是解放會計工作的一種有效辦法。
第二,促進了人員專業化發展。對于企業的財務人員來說,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實現了企業會計工作的再次分配,同時也使得在企業之中的財務人員開始注重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專業化的發展。對于企業的管理會計而言,優秀的財務人員是確保會計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障,因此在財務共享的服務理念之下,企業要逐漸完善內部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企業的管理者要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之中高度關注企業的財務工作,發現管理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然后為工作人員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制度,在每月的10號、20號進行組織培訓,將財務共享的理念融入其中,多方位地培養管理會計的工作專業性,促使他們在往后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所以,在財務共享的服務模式之下,管理會計人員會主動參與到企業的工作培訓之中,不斷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實現專業性的發展,提高管理會計的工作效率。
第三,提高了對系統的利用率。財務共享模式在企業管理會計中的引入必須要有信息化設備的支持,以此來提高企業系統的利用率。在整個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要對企業內部最主要的信息系統進行統一的規劃與處理,在這其中主要包含了報銷系統、財會系統、檔案系統、銀行系統等,要實現所有系統的集中與融合,構建一個有效的財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中確保財務數據的規范化管理,從而也有效地減少了財務信息數據在處理方面的難度,使得財務報告和企業決策能夠有真實有效的財務數據做支撐。有效的財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對企業的財務核算、業務管理和企業決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實現了財務工作的一體化發展,提高了企業系統的利用率。[4,5]
五、結語
實現財務共享已經成為現階段企業管理會計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也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提高競爭力的有力保障。財務共享模式在企業管理會計中的引入,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價值,在提升財務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為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所以,財務共享模式在管理會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促使了財務人員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企業系統的利用率,進一步解放了會計工作,實現了企業的更好發展。
(作者單位為承德市商務局)
參考文獻
[1] 譚函梅.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的應用及信息化實施分析[J].財會學習,2017(20):95+97.
[2] 馬杰.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
[3] 張云迪.財務共享中心深化管理會計功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1):61-62.
[4] 李煥花.財務共享服務對管理會計建設的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6(15):111+114.
[5] 唐勇.財務共享服務下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J].財會月刊,2015(19):18-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