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國
摘 要 納稅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應盡的義務。隨著管理的進步與會計行業的發展,稅務的管理與稽查越來越規范化且強度增加,企業對稅務風險的控制也越發重視。作為組織架構大、牽涉行業多、經營領域廣泛的企業集團,其稅務風險較高且關聯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水平高低影響到其生死存亡,因此企業集團加強對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稅務風險的相關研究及理論,首先簡單闡述企業集團的稅務風險,然后分析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加強的對策,使企業集團內部控制能有效地管理稅務風險。
關鍵詞 稅務風險 內部控制 建議
一、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的內容
(一)稅務風險的含義
稅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稅務事務處理中因為沒有正確地運用稅法或企業納稅、繳稅的行為違反有關稅法規定,由此給企業帶來損失的風險。稅務風險包含稅收負擔、納稅處罰、經濟損失、名譽受損等風險。
(二)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的內容
企業集團因其組織龐大、企業業務眾多,還涉及諸多分支的管理內容,稅務風險相比于其他一般的企業程度及影響要大得多。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既包含集團自身管理層對納稅的看法及對稅務事務處理帶來的風險,也包含其成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稅務問題帶來的風險。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其一,是生產經營風險。集團缺乏對下屬公司的管理,其生產經營決策活動安排有問題,導致因未把控好稅法而導致該有的利益未享受,本可規避的沒有規避。其二,是稅務籌劃風險。稅務籌劃風險涉及企業集團稅收籌集計劃制訂與實施的階段。其三,是辦稅風險。一方面,是集團企業或成員公司因沒有履行納稅義務而遭受稅務懲罰及由此給企業帶來的消極影響;另一方面,企業集團內財務管理部門對稅法理解運用的出入及對稅務事務處理不當行為帶來的稅務風險。
(三)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控制與管理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控制與管理,是指企業集團稅務處理部門以尋求企業合理合法納稅并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運用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式,對風險進行識別、等級排序、處理風險,以增強納稅意識并減少損失的過程。其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結合企業的發展實際,好好利用稅務政策,對企業集團稅務進行一體化管理,降低集團下屬企業稅務風險牽連整個集團的風險,從而控制管理風險,減少稅收成本。然而目前大多企業雖有控制風險的內部機制,但因諸多因素的影響,稅務風險控制的效果不是特別好。
二、企業集團稅務風險成因分析
(一)企業集團稅收風險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在企業集團的運營中,稅務事務是不可避免的,對其的影響也非常大,但企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意識還比較薄弱。首先,是企業集團沒有對稅務相關政策進行深入挖掘,對稅收在企業集團產生的作用及影響認識不深刻。其次,是企業集團管理者稅務觀念錯誤,只重視經濟效益,不重視稅務風險,片面認為稅務風險單靠財務部門就搞定。再次,是企業集團稅務風險觀念落后,稅務風險管理行為與現實業務及目標相悖,沒有很好地控制風險,減少損失。
(二)企業集團缺乏稅收風險內部控制人才
人是企業集團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稅務處理人才的水平。就相關調查研究發現,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人才較為缺乏,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企業集團內部稅務處理人員素質較低,沒有職業素養,業務水平低且工作態度不嚴謹,引起不必要的損失;二是稅務處理人員對稅務政策及相關規定理解有偏差、執行有誤,并未能及時跟上新稅務政策,加大了企業集團面臨稅務風險的概率;三是稅務人員的規范與管理工作欠缺,培訓人員稅務欠缺知識,缺乏稅務專業人才儲備。
(三)企業集團稅收風險內部控制機制不全
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健全是引起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的關鍵因素。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不全,制度的設定不明確且制度表達模棱兩可,執行時會出現權利及義務的交叉,未能及時發現與控制稅務風險,更無法達到降低風險損失的目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機制流程不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過程隨意形式化且存在漏洞,相應的約束機制尚未建立,使風險控制脫離企業集團日常生產與管理活動,從而使風險控制僅流于形式管理,并未起到實質性作用。
(四)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信息化低
企業集團規模大、信息量大、信息程度低也是引發稅務風險的重要因素。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稅務處理部門缺乏信息溝通,企業內部財務部門缺乏與稅務部門的溝通,稅務申報時很可能會出現偏差。同時,稅務處理機關未與稅務處理的一線管理者進行溝通,導致出現少繳、漏繳稅務的現象,由此引起企業集團的稅務風險。此外,企業集團與其成員企業沒有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與系統化管理,對信息的真實性及風險的判斷會有出入,很難及時地處理稅務事宜,實現風險預防與控制。
三、加強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內部控制
企業集團樹立并增強稅務風險防范意識,是加強內部控制、積極應對風險的首要步驟。企業集團要意識到稅務風險的危害,正確認識稅務風險,提升風險防范與規避理念,規避減少風險損失;同時,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稅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加強企業集團的內部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稅務分析。此外,企業內部要熟悉掌握和把控稅收政策,并跟上稅務信息的變化,合理合法地進行稅務處理,將稅務風險遏制在萌芽階段。
(二)提升人員素質,稅務團隊專業化
稅務管理中,高水平、高質量、專業化的稅務團隊和高素質的稅務人員是不可或缺的。企業集團要合理安排與規劃稅務處理崗位及職責,加強稅務處理部門的管理,使人適其職,發揮巨大效用;同時,通過稅務專業培訓提高人員的職業素養,增強人員的專業業務能力,使企業集團具備稅務處理的專業稅務風險防范處理團隊。另外,企業集團還可以聘用能力強水平高的機構或人才來應付和控制稅務風險,使企業集團內部稅務處理骨干與外來專家相結合,組建稅務管理團隊,從而更高效地控制稅務風險。
(三)健全內部機制,完善管理制度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制度與機制是稅務風險管理達到控制目標的重要保障。內部控制制度是稅務風險處理的行為準則與依據,企業集團要依據現有的稅收法律及自身運營實際,明確制定內部控制的相關規定,使企業集團在處理稅務時能有法可依,避免隨意性,真正做到風險控制。同時,企業集團建立健全的稅務風險應對機制,要隨著變化的環境及時完善與改進。另外,企業集團要根據稅務風險產生原因及處理流程和設計部門,設立相應的風險識別與評估機制、責任風險承擔機制,并配備約束與監督機制,使稅務風險能在科學機制下,得到很好控制。
(四)加強內部溝通,實現稅務信息化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企業集團中信息溝通與信息化的程度對于企業集團順利運營是至關重要的。企業集團通過加強企業集團內部的溝通和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可以較高地提升稅務風險管控的水平,降低損失。因此,企業集團應該高度關注稅務管理時信息的影響,加強內部企業集團稅務管理的溝通,包含涉稅部門間的溝通、稅務管理人員的溝通,實現對企業稅務信息的共享化,減少處理的偏差。在稅務處理中引進信息管理系統,使稅務信息及時、順利地傳達,并利用信息系統的先進程序,科學判別和處理信息,加強對內部信息的共享化,提升稅務信息處理的效率,從而實現稅務風險控制目標。
四、結語
稅收是企業集團由始至終都不可避免的事務,稅務風險也必然隨之存在。同時,企業集團的稅務風險與企業集團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企業應該加強稅務風險意識,采取措施加強企業集團內部的控制,使企業集團的稅務行為合法合理,降低稅務風險出現的頻率與損失,進而維持企業的穩定且長遠持續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志凱.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6(20):302+304.
[2] 胡曉峰.基于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192-193.
[3] 李碩.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研究——以A公司為例[D].山東財經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