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令
摘要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增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當前社會轉型,級領導干部肩負的使命重大、責任重大、任務重大,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學習、組織、協調、創新、落實“五強”能力,大力提升自身素養,才能帶領隊伍維護生產經濟平安穩定,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
關鍵詞 領導干部 學習 能力
一、與時俱進,學習轉化能力強
“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長才,唯學方能廣明德慧”。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是一個人緊跟時代步伐的基礎能力,是一個組織實現與時俱進的根本保障。面對快速發展變化的國內外形勢,只有強化學習和實踐能力,善于學習、長于實踐,各級領導干部才能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管理能力,擔負起各項建設的使命。
學習能力是吸收感悟,轉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也是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如此才能克服本領恐慌,跟上時代步伐。習總書記說:“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只有注重提高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才能形成更強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為此,領導干部首先要把學習作為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第一要求來落實;作為履行職責使命的第一能力來鑄造;作為日常工作生活的第一興趣來培養。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自覺把學習知識與思考問題、實踐運用、總結提高結合起來,真正悟出真知,悟出真諦,悟出大道,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達到“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二、運籌帷幄,組織管理能力強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對領導干部來說,組織管理能力是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是能否順利開展工作的前提。
當前,領導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已無法獨立完成組織協調等各項工作,在客觀上需求發揮集體和團隊的力量,以使工作的大目標分解成不同的小目標,通過協作和合作,達到組織全體成員目標一致的共同行動。領導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是多方面素養的集中表現,是對領導者專、才、能的要求。領導者的組織管理能力是建立在高度的思想覺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三者結合點上的。領導干部在組織管理方面要不斷提高以下四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一是要多謀善斷。一個合格的領導干部,不但要求能深入地理解自己所承擔的工作任務,而且要求能夠果斷、準確地確定完成此任務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如果有勇無謀、優柔寡斷、怕擔風險、縮手縮腳、舉棋不定,將會一事無成。做領導工作,必須要有勇氣,敢想、敢干、敢負責任、不怕得罪人。只要經過認識、分析、判斷在不失理性的基礎上冷靜、沉著的反復思考論證后提出的辦法和主張,就應果斷決斷,使之實施,否則就會錯過實施的良機,失去決策價值。
二是要善于用人。用人首先要懂得人、理解人、經常研究人。要根據不同人的性格、特長、才干和不同特點'進行觀察判別、調查了解、平衡比較等通過對干部各方面情況的了解,達到知人、掌握人的程度才能委派他做最能發揮其優勢的工作。人無完人,一個開拓型的干部,要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干別人從未干過的事業,由于沒有模式,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點差錯,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領導就不應該斤斤計較、百般挑剔,而應該看他的主流和本質是好的,讓他總結經驗教訓,大膽使用其長處做到人盡其才地使用干部。
三是有向心力。向心力表現在領導干部有強大的個人魅力,能夠產生吸引人、感染人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領導者要通過加強文化和道德修養,練就高超的技能,豁達的心胸魔容大度的氣質。。而且要辦事公正、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地為群眾作楷模,使得自己在群眾中有威信,得到群眾信任、擁護,一言一行能帶動和影響群眾、團結群眾最大限度地把不同類型的群眾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四是有交往能力。融洽的人際關系是領導干部發揮領導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領導干部的工作需要有多方面的配合所以必須有交往的能力,必須處理好人際關系,學會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領導者只有把自己融合到群眾中去,在群眾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優勢,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產生最佳效能才能打通各部門的聯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開創新的工作局面。
三、統攬大局,統籌協調能力強
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統攬全局就是要牢固樹立全局觀念。統攬全局不僅是高級干部的事。也是基層干部的工作內容。只有樹立全局觀念,時時胸懷大局,牢牢把握大局,把本單位的工作放在全局的大背景、“大盤棋”中分析權衡,立足全局籌劃工作,抓好落實,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高起點。社會在飛速發展,世界在不斷變化,領導干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增強觀大局、謀大局的能力,才能促進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和發展。
統攬全局關鍵是抓住關系全局的重點問題。全局是由一個個局部構成的,但統攬全局并不要求平均主義地對待所有局部,而是要“注意那些有關全局的重要環節”。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因此,應當處理好重點與一般的關系,在統籌兼顧中抓住重點,通過重點工作的突破、大項任務的完成,牽引和帶動全面建設上臺階。重點和一般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相互轉化。善于抓住重點統籌一般的轉化條件,就會及時解決單位建設中帶有傾向性地苗頭問題。
四、敢為人先,開拓創新能力強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開拓創新是推進我們各項工作與事業與時俱進的根本動力,也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鮮明的時代品格。提升領導干部的開拓創新能力,就是要著眼于樹立創新意識、煥發創新激情、激發創造活力。具體地說,領導干部要具有科學判斷形勢能力、駕馭市場經濟能力、應對復雜局面能力、依法執政能力和立足大局開拓創新能力。endprint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衡量一個領導干部是否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根本標準,主要看施政方略是否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是否符合本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做到這些,首先需要擺脫僵化的思想觀念、不合時宜的做法的桎梏,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具有“經世之學”、“濟世之才”,識大體,有遠見,善于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去謀事、想事、做事、成事。這樣才能著眼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著眼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局,借鑒國內外一切發展經驗和文明成果,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不斷更新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增長智慧,提高創新能力。防止用靜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眼光分析和研究客觀事物,防止就局部論局部、就眼前論眼前地去解決實際問題。如果目光短淺、墨守成規,或是固步自封,我們的事業就缺乏發展生機和活力。
五、攻堅克難,落實推動能力強
執政之道,憂無策,更恐有策而落不實。求真務實,反對空談、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決策需要智慧,執行需要堅決,執行力是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抓落實,關鍵要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敢擔當是一種優良作風,我們要有攻堅克難抓落實的過硬舉措。抓好工作落實,不僅要有良好的作風,而且要靠較強的實際能力。無論多么好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計劃、決議、設想,如果沒有很強的抓落實能力,使之變為行動,付諸實踐,就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取得實效。因而,提高抓落實能力,是做好工作的關鍵,是領導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
對上級指示精神的領會程度,決定工作落實的力度。而理性思維的層次,又決定著對上級指示領會的深度。只有認真學習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才能準確理解上級的指示精神、決策意圖,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抓工作才能抓到點子上。實踐也證明,一些領導干部看問題比較準,抓落實的辦法比較多,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比別人聰明,根本原因是他們重視學習、善于學習,從學習中汲取營養,通過學習增長了才干。提高抓落實的能力,需要從加強學習入手,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判斷力,學會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思考問題,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明白“干什么”、“怎么干”,而且懂得“為什么這樣干”,從而增強工作主動性和自覺性。
抓工作落實,是一個把上級指示精神與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的過程。上級指示是原則要求,是需要從總體上把握的問題。具體到每個單位,情況千差萬別、各不相同,這就需要在原則要求指導下,拿出符合自身實際的具體落實辦法。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切實摸清下情。工作中會不斷出現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一些老問題也會蘊含新的變化并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變化是永恒的,所以我們的認識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在上下結合中找到工作落實的有效辦法。
抓落實就是把責任變成行動、把能力變成動力、把藍圖變成現實,檢驗著領導干部的思想品質、工作作風和素質能力。抓落實,首先必須有優良的作風作保證。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作風、學習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建設,切實以科學發展的成果來展現作風建設水平,把推動科學發展新跨越的要求,落實到推進每一個項目、解決每一道難題上,體現在工作成效上。
干部抓落實能力體現在以高度的責任心“干”出新成績;體現在以求真務實的作用“拼”出新成果;體現在以開拓創新的精神“謀”出的新思路;體現在以身作則的態度“帶”出新氣象。越是發展的困難時期,越是改革發展的關鍵點,越需要堅強有力的抓落實能力。眼前有了繁花,并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鮮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必須靠各級領導干部來組織落實,工作落實的好,就會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黨的各級干部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干群、黨群關系也進一步緊密。事業的發展和群眾的期盼,都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提升宗旨意識,提高抓落實能力,保證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總之,以上“五強能力”,不僅取決于領導干部的文化和價值觀,也取決于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質,領導干部只有主動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升領導藝術,才能在群眾中一步步實現由讓人怕到讓人服、再到讓人敬、最后到讓人愛的華麗轉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