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滿紅
【關鍵詞】 語文教學;朗讀;快讀;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20—0062—01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的能力,具體地說,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據此,教師除按《教學工作常規要求》認真備好課外,重要一點還要從“讀”字上下工夫。讀,就是引導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讀,從讀中認識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掌握語文雙基知識;從讀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讀中達到思想教育之效果。
一、朗讀
朗讀作為讀的形式之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義為目的的一種出聲閱讀形式,即把書面語言轉變為出聲的口頭語言。《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朗讀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為通過朗讀訓練,學生可以從篇章中領會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蘊,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鍛煉了用語音描摹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同時,教師通過朗讀可以檢驗學生對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傾向和認識水平,所以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訓練作為閱讀訓練的基本內容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
有些字、詞、比較難讀,只有認真讀才能熟悉,此時,教師必須花些時間,利用多種方法的讀來解決此問題。培養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要求他們每篇課文都要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感情。首先,要正確地讀,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其次,流利地讀,在正確讀的基礎上重點要求讀得連貫自然,不讀破詞句,不丟字,不添字,不顛倒字句,不唱讀。最后有感情地讀,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尤其是要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直至學生會讀、會解、會寫為止,有效地提高讀的能力。有些句子生動、形象,可啟發學生的寫作,這樣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應反復指導學生正確朗讀,直到背熟。
有的句子或文段內容豐富,含義深刻,寓意特別,如果不認真有感情地讀,就難以理解掌握。遇此情況,教師應著力點拔學生朗讀到背熟。課本上還有很多飽含著優美意境和深刻感情的文段。此類文段,教師應盡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從而想象文中描述的美麗圖景,領悟人物的真情實感。
二、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法是指從書面文字中迅速獲取有用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相對于逐字逐句的傳統閱讀方法來說,快速閱讀主要強調閱讀速度快,但它同時也要求達到相應的理解和記憶效果。也就是說,這種閱讀方法能夠使讀者在極少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取有用信息。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隨著科技的創新發展,知識也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更新。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人類知識每3年增加一倍,世界各地一年就有80多萬種書籍問世。所以,再沿用傳統的閱讀方法來學習知識獲取信息,已遠遠不能適應現實需要。快速閱讀在開發人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正在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學習領域中的閱讀革命已在悄然興起。掌握運用快速閱讀方法,廣泛獲取知識,迅速更新知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項基本能力和素質要求。正如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經指出的那樣:“現在具備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能力,已經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閱讀能力。”快速閱讀也應有一定的技巧:
1. 避免發聲。出聲閱讀是影響閱讀速度的重要因素。實驗統計表明,朗讀的速度最快每分鐘只能達到200字,而默讀每分鐘可達800字左右,是朗讀的4倍。因此,提高閱讀首先要學會默讀。
2. 減少注視點,縮短眼停時間。眼停時間是指眼睛在每個注視點上停留的時間。減少停留的時間,也會相應提高整體閱讀的速度。
3. 避免回視。回視是指眼跳經過某一注視點后又重新返回,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就會越慢。因此,必須努力克服回視的毛病。一般來說,回視的出現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閱讀缺乏自信,總擔心沒有完全看清楚。要避免回視,就應從這些方面多加注意。
另外,快速閱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快速閱讀不只是求速度,還要求達到理解的程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難保證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夠對內容理解,更談不上對內容的記憶和掌握。因此,閱讀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讀者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這對于保證快速閱讀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