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斯琪
【摘 要】在舞蹈編排中,不同性格的編舞者編排出來的舞蹈不盡相同,哪怕是同一主題,不同的編排、不同的演員在表達中也存在一定的藝術差異,由此可見,舞蹈編排中的個性化風格是非常明顯的。基于此,本文從個性化風格對舞蹈編排的影響出發,對如何提高舞蹈的個性化編排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個性化風格;舞蹈編排;影響;滲透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4-0120-01
舞蹈是一種肢體藝術,舞蹈演員是傳遞藝術情感的載體,在舞臺表演中,舞動演員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對藝術審美產生影響,因此,舞蹈藝術也是一種極具個人風格的表現形式。從專業角度講,舞蹈風格主要根據舞蹈類型進行區分,不同舞蹈類型形成的藝術風格與當地的文化環境、民族性格有著緊密的聯系,如芭蕾舞跳躍輕靈、交際舞優雅含蓄、拉丁舞熱情多變等。不同的舞蹈風格反映到舞蹈者的身上則呈現出不同的表演特點。千篇一律的舞蹈動作只會限制舞蹈的發展,舞蹈演員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融入到舞蹈動作中,才是舞蹈創新發展的關鍵。因此,在舞蹈的編排與設計中,個性化的風格對其藝術情感的表達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個性化風格對舞蹈編排的影響
首先,個性化風格與舞蹈風格的融合,促進了舞蹈藝術的發展。隨著現代舞蹈藝術的不斷發展,舞蹈的類型不斷豐富,風格迥異的舞蹈編排使得舞蹈創作更具活力。舞蹈風格在一定環境下是固定的,但舞蹈者是可以變化的。舞蹈編排過程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從藝術發展的角度講,將個性化風格融入到舞蹈編排中,對舞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次,舞蹈演員的個性化風格使得舞蹈編排更具藝術特色。如果單純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講,舞蹈風格寬泛而宏觀,其在藝術情感表達中只是為舞蹈者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而沒有具體的細節,這就為舞蹈者的自我情感表達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在舞蹈編排中,舞蹈者可以根據不同舞蹈風格特點,融入自身的情感,如舞蹈者會根據自己的經歷、心理狀態、文學素養等對角色進行再創作,舞蹈會更具個性化。
再次,舞蹈風格的差異也能夠體現舞蹈編排者不同的性格特點。從情感表達的角度講,舞蹈是一種藝術語言,它通過舞蹈者夸張的動作進行無聲的情感表達,讓觀眾在藝術欣賞中逐漸融入情景,并與舞者產生共鳴。在舞蹈編排中,個性化的風格會讓舞蹈呈現出更加豐富的性格特點,如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大型舞劇《昭君出塞》,不僅通過氣勢磅礴的蒙古舞還原了西漢匈奴的游牧生活,更是對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的愛情故事進行了細膩描寫,從而體現出了舞劇的個性化風格。
最后,缺少了個性化風格,舞蹈編排也會陷入千篇一律的僵局。舞蹈風格的傳承并不意味著墨守成規,相反,在藝術創作中,只有建立在原有創作精髓的基礎上的個性化創新,才是傳承與發展的根本。舞蹈編排的過程也是藝術創作的過程,如果編排者缺乏對生活、對藝術的個性化理解,其創作只能是對不同舞蹈風格的單調重復與模仿,無法形成真正的舞蹈作品。因此,在舞蹈編排中融入個性化風格,讓舞蹈能夠展現獨有的性格特點,是舞蹈創作的核心內容。
二、在舞蹈編排中如何滲透個性化風格
在舞蹈編排中,個性化風格會對舞蹈創作產生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才能夠展示舞蹈創作的個性化風格,培養舞蹈編排人員表達自我個性的意識和能力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舞蹈編排提供自我表達空間,并在編排實踐中,逐漸形成個性化的風格。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掌握不同舞蹈類型的風格特點,每個學生擅長的舞蹈類型不同,教師在舞蹈編排中,應該通過基本功訓練,讓學生深入理解不同舞蹈風格的魅力,這樣才能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自我創新。其次,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舞蹈編排機會,如在舞劇編排中,教師可以結合戲劇的情節、人物的性格特點,為學生提供自我理解與自我表達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將戲劇語言與舞蹈語言相結合,從而為舞蹈編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為舞蹈作品的不斷完善提供個性化創作。最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經典的舞蹈作品,如《雀之靈》《千手觀音》《天鵝湖》等,讓學生在欣賞經典作品的過程中,體會舞蹈演員個性化的表演,進而領會舞蹈創作中個性化風格在情感表達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于激發學生舞蹈編創的積極性,提高舞蹈的創新編排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結語
舞蹈是通過肢體動作來傳遞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它能夠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審美體驗,進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而舞蹈者具有獨特性,在舞蹈編排中,只有正確把握舞蹈表演和個性化風格之間的關系,并將人的個性與舞蹈風格合二為一,才能展示個性化風格,讓舞蹈表演更具靈魂與藝術性。
參考文獻:
[1]劉琪.個性化風格對舞蹈編排的影響[J].戲劇之家,2016,(20):149.
[2]何云.個性化風格對舞蹈編排風格的影響[J].大舞臺,2013,(06):59-60.
[3]張江政.舞蹈編導教學應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J].統計與管理,2014,(0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