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鮮
生物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探索自然萬物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具有生命力的教學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將生物知識灌輸給學生,才能實現高效課堂構建,對此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從情境教學、分層教學、開放教學、實驗教學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優化初中生物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一、情境教學,調動學習熱情
情境教學是一種極具生命力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種,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通過生活中的細小現象,讓學生感知生物的變化奧秘。如在學習“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家常菜“西紅柿拌糖”入手,讓學生在這個生活情境中,明白西紅柿之所以變甜,并且有水份滲出,就是因為無機鹽的吸收作用。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的好奇心入手,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究生物知識,從而實現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如在學習“昆蟲的生殖與發育”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幾個問題,如昆蟲的有性生殖方式有哪些?與變態發育有何區別?通過問題情境引導,使教學思路更加清晰,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知識。最后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直觀情境,從而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知識,如在學習“血液的循環”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血液循環模擬圖形,從而讓學是在這種逼真的情境下,直觀認識知識。
二、分層教學,促進共同發展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承認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由于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不同,思考方式不同以及基礎知識掌握不同,因此在面對同一生物知識時,理解層次及深度也會完全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還是采用一種大鍋飯式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造成影響。而分層教學作為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極大的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助于推動學生共同進步,從而構建高效課堂。具體而言,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課后作業、教學輔導、考核測試等多個方面進行分層。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并對這三個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留置不同的課后作業,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輔導,給予不同難度的考核測試,如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生物實驗、生物理論探究,幫助學生拓寬知識層面,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提升。而對于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學生,教師要強化補差輔導,傾注更多的心血,力求學生掌握基本生物知識,達到基本教學目標,讓學生重獲自信,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的教育目的。
三、開放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在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及學業壓力情況下,開放式教學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從本質上解放了學生的思維束縛,為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培養學生生物創造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式教學并不是放羊式教學,開放式教學要考慮與實際教學環境的匹配程度,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組織、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如在學習“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感受生物的無窮變幻與種類繁多,進一步探究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之間的異同,多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之間的異同,單子葉植物和多子葉植物之間的差異,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會讓學生學習到書本中學習不到的知識?;蛘咴趯W習“環境的污染與保護”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對所在城市中的各種污染源進行調查,并讓學生提出相關解決方案,這樣開放式的教學方式,也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生物學習價值,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求知心和探索欲,有助于構建初中高效生物課堂。
四、實驗教學,透徹理解知識
初中生物教學本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展開的教學,很多生物知識和生物理論都是透過實驗現象得出的,因此強化實驗教學十分必要,并是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途經。而具有優化性的實驗教學,教師要注重實驗開展的可行性,不能讓學生在心理對實驗學習產生畏懼。此外開展的實驗教學,應該是簡短而精悍的,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以在有效的實驗時間內,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生物知識內容。如在學習“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相關知識時,此節實驗課程的重要內容就是使用顯微鏡觀察四種基本組織切片,即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在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顯微鏡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時讓學生結合觀察內容,說出四種基本組織切片的特點,讓學生對書本中的知識進行實踐認證,這種小型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理論學習,并實現高效課堂構建。
總之,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應該采用更加具有生命力的教學方式,不斷優化生物教學措施,從而打造高效課堂。而除上述筆者提及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要很多教學優化方法,為此還需教師同仁進一步努力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