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小學少先隊活動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也是我國小學德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文章分兩個部分論述:第一部分,在分析小學少先隊活動基本現狀的基礎上,回答了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博雅小學開展特色少先隊活動的必要性和價值所在,可以說,要做好特色少先隊活動必須有資源做支撐,而且資源必須校本化;第二部分以該校的一些做法為例,就特色少先隊活動的校本化資源開發和利用情況進行分類論述。
關鍵詞:特色;校本;少先隊活動
中圖分類號:D43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8)33-0021-02
一、少先隊活動的生命力:特色+校本
少先隊組織是小學德育工作的主力軍,有著極重要的作用。少先隊活動是豐富校園生活、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有效手段,是少年兒童自我教育的主陣地,它的作用和地位舉足輕重、不容忽視。
目前,根據國家課程規定,課表中都排有班隊活動這節課,各校少先隊工作都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取得的成效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當前小學少先隊活動的開展也還存在著某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有些活動目標定位還不太準
有些活動的目標高、大、空,說聽不懂的話,做做不到的事。來看這個案例:一位輔導員上隊活動課,開口就問:“今天讓我們來說說怎樣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絕大多數學生難以回答。只有一個學生回答:“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教師對這個回答大大地表揚,并讓全班學生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連喊三遍。對話結束,教師認為目標達成,十分滿意。其實我們細想就知道,這樣的問題問得太大了,已經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范圍,這樣的口號喊一喊,也肯定難以操作和落實。
2.個別活動實效性還不強
有些隊活動組織帶有明顯的隨意性,或長篇大論,或老生常談,或批斗整風,或效仿跟風……且零打碎敲,主題之間毫無聯系,無序發展。
有些則內容較為陳舊,要求統一而生硬,與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和實際生活不太相干。比如,每年三月五日學雷鋒日,就要求做好事一件;遇到一些重大節日,就布置出手抄報一期;等等。這些活動雖然在開展,但缺乏趣味性與思想性,不能引起隊員內心的共鳴,欠缺吸引力。
我認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代教育技術的先進性、教育模式的多樣化、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帶來了一場教育變革,而少先隊活動和著時代的節拍,走教育特色化道路,應該是新時期少先隊文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少先隊活動的生命力應該體現在開展少先隊地方特色化活動上。開展少先隊地方特色化活動,就是利用校本資源、地方資源、身邊環境來開展少先隊活動,從本土文化中汲取營養,將地域文化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使德育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學生更加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成為本土文化的傳承者,將來能夠成為家鄉建設的接班人。當前,每所學校都應當努力探尋自己的發展之路、立足之法,朝著“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境界發展,從而開通一條專屬本校的綠色通道。
二、特色少先隊活動校本資源開發利用的五個角度
我認為,少先隊活動的校本資源可多角度來思考、開發和利用,主要是做到兩個方面,即主題活動從身邊取材,實踐活動在身邊體驗。現以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博雅小學(以下簡稱“我校”)為例展開來談談。
1.校友資源的開發——發揮獨有的名人效應
校友是我們身邊的人,學生們接觸起來倍感親切,容易被打動。我校在挖掘校友資源時,驚喜地發現我校是小英雄戴碧蓉的母校。戴碧蓉舍身救人的壯舉就是由這里傳播上報到中央的,當時十二歲的她就受到過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的接見。現戴碧蓉已是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殘聯主席,成立了戴碧蓉專線。
我們邀請戴碧蓉來到我們的大隊活動現場,她與當時教她的老師重逢,并做了發言:“我愿做一棵小草,默默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這個場面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趁熱打鐵,結合她的這些事跡,開展了“戴碧蓉,母校的孩子對您說”少先隊活動。一位學生在信里寫道:“戴碧蓉阿姨,你既有過舍己救人的壯舉,也有現在的涓涓善舉和‘小草情懷,我們愛你,向你致敬,向你學習!”
活動很成功,學生們通過體驗、感受、理解,領悟了做人的真諦,對真英雄的崇敬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
2.歷史資源的開發——利用專屬的歷史資源
每所學校都有其發展的歷史,如能將之充分開發利用,既可加強學生對本校的了解,也可使其升騰起熱愛學校的自豪情懷,可謂一舉兩得!
株洲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火車頭精神”是株洲人精神風貌的高度濃縮。我校前身正是一所由鐵路企業創辦的鐵路職工子弟小學,我校的發展史就是株洲城市發展史的一個小小折射,較好體現了株洲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特性。由此,我們想到,在小學少先隊活動中開展“火車頭精神”的教育活動當屬獨一無二了吧。
我們開展了許多“火車頭精神”系列的少先隊活動,比如一日常規的評比我們采用的就是“比比哪個中隊的列車長”主題,在宣傳欄張貼了一張評比表,將儀表、晨練、衛生、作業等小項目像形成一節節的車廂來表示,表現好的中隊就加一節車廂,一目了然,童趣盎然。
3.文化資源的開發——挖掘厚重的文化積淀
學校的悠久文化、學校的校名也可以作為我們的開發渠道。我校的校名是“博雅”,在進行少先隊活動時,我們也深入挖掘了其中的內涵,因為我們感覺這個校名賦予了它一種天生的使命。據我們所查,在國際上博雅教育歷史淵源,文化厚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聯系到我校,我組織學生圍繞它開展了“怎樣做到博和雅?”等許多有意義的“雅行”主題活動。學生的心靈得到升華,價值觀有了一定的改變。
4.理論資源的開發——尋找有力的理論支撐
少先隊活動也需要理論的支撐,我們在尋求于此時也不忘開發本土的資源。我們找到了校外的一位心理教育專家丁光木老師,并在校內培植了余意老師等四名拿證的心理師,目前來自心理學和快樂德育理念的支撐,使我們的少先隊活動設計和實施更具實效。我校每年定期舉行的大型“5.25”(吾愛吾)心理健康主題隊活動,聲名遠播,家長們和學生們都受益匪淺。
5.課程資源的開發——進行有機的學科滲透
少先隊活動還可以與其他各個學科的課程進行有機整合,這種整合既可以是與單一學科的整合,亦可以是隊活動與多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
如我們把語文學科的楹聯學習與少先隊活動結合,組織了“為學校德育長廊博雅號戴碧蓉板塊撰聯”“以世間唯有讀書好征下聯”“我為教室貼春聯”“班聯大比拼”“我與聯墨征文”等一系列楹聯主題的少先隊活動。學科建設和少先隊特色活動相得益彰,使我校成為全國優秀楹聯教育基地。
總之,“發揮獨有的名人效應”“利用專屬的歷史資源” “挖掘厚重的文化積淀”“尋找有力的理論支撐”“進行有機的學科滲透”……就是我們摸索出的帶有一定規律性的“小學少先隊活動特色化”的幾種方法,以期能為相關學校或同類活動的組織起到借鑒啟發之用。
參考文獻:
[1]中國少年先鋒隊.關于印發《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試行)》的通知[Z].中少發〔2005〕14號.2005-12-16.
[2]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工作學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大全[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2010.
[3]段 鎮.少先隊發展新思考[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