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田
摘要:文物是祖先們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資源,也是見證我們歷史最為重要的資料,同時文物還是人們文明發展進步的體現,是不可代替的社會資源。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很多地方為了促進自身的經濟發展,會忽視當地的文物保護,從而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對此,下面結合鎖陽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實際情況,就新時期下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探究。
關鍵詞:鎖陽城 文物保護 問題 對策
文物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體現,是十分寶貴的民族財富,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文物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時期下,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環境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這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在實際中,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不僅可以對珍貴的歷史文物進行保護,同時還可以發揮其欣賞價值,促進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這對于文物保護與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有極大幫助,因此,在實踐中必須全面加強對歷史文物的保護管理。
一、鎖陽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保護現狀分析
對于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其是社會文化發展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體系,近年來,伴隨著文物挖掘的深入,人們對于文物保護的意識也逐漸提升,社會各界對于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也逐漸提高,這使得文物保護工作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并且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效。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極大的提升了其管理效率,同時國家政府相關部門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力度也越來越高,制定了各項扶持政策、措施,為文物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鎖陽城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鎖陽城鎮東南戈壁荒漠中,海拔1358米。遺址居于阡陌縱橫、綠蔭繞野的古綠洲中心,是絲綢之路上雄踞酒泉與敦煌之間,西通伊吾、北庭,南通青海的一座軍事重鎮。鎖陽城規模宏大,遺址由鎖陽城城址、塔爾寺遺址、古墾區及古渠系和古墓葬群構成,是一處集城址、佛寺遺址、古渠系和古墾區、墓葬群等多種遺跡為一體的文化遺產,保存了中國古代最為完好的軍事防御體系和農業灌溉水利體系,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為了更好的保護鎖陽城遺址,2013年經國家文物局《關于對<鎖陽城遺址保護與利用規劃>制訂工作計劃的批復(文物保函【2002】267號)》批準,規定了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鎖陽城遺址及墓群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并根據遺產的保存、保護、考古、展示狀況,制定了針對性的策略或措施。投資3000多萬元,沿鎖陽城遺址遺產區邊界設置保護界樁、架設保護圍欄,拆除影響本體安全及整體環境風貌的紅磚、水泥磚等設施,并對本體城墻進行了必要的防護設施設置和城遺址本體搶險加固和防洪壩除險加固。
二、鎖陽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鎖陽城遺址保護現狀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其保護工作效率,如現有人員構成中缺乏考古、遺產保護和監測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在編人員中只有少數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距離世界遺產的管理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社會力量參與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的機制與政策;鎖陽城城址和塔爾寺遺址部分墻體懸空酥堿、裂隙等病害較為嚴重、保存現狀堪憂,需盡快實施本體保護項目排除病害險情等,具體表現在:
(一)文物遺失,新時期下,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文化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當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看,存在巨大的問題就是文物遺失,有很多歷史文化遺跡受到了破壞,特別是一些具有年代記憶、價值的文物。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滲透,使得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發生了極大改變,對于文物管理缺乏系統的認知,在日常不注重對文物的保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物的破壞。
(二)缺乏專業的文物管理人才,對于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其必須安排具有專業知識及良好道德品質的工作人員進行,但是我國的文物管理制度建立相對比較晚,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管理觀念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同時我國現有的文物管理人員并不是專業的技術人才,相關部門在篩選管理人員時,并沒有做到嚴格把控,對于現有的文物管理人員,也沒有定期對其進行培訓再教育,導致現有的文物管理人員工作能力不能滿足實踐需求,造成了文物保護管理問題。
(三)缺乏系統的文物管理體系,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文物管理體系并不是特別完善,正常情況下,文物管理體系應該涉及到管理人員、管理標準、管理制度等,其中管理制度是開展文物管理工作最為基礎的先決條件,如果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就會造成整個文物管理體系的缺陷。就目前而言,在文物保護管理中,還存在管理制度比較落后的問題,沒有及時根據時代需求及工作現狀進行更新,造成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缺乏良好的制度依據,難以高效率的開展。
三、做好鎖陽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工作的策略
(一)加強文物收集搶救力度
新時期下,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于文物的關注力度也逐漸提升,由于我國當前的文物遺失問題已經十分嚴重,所以在實際中必須全面加強對文物的收集搶救力度。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文物保護管理的關注度,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升人們的文物管理觀念,同時也要加大對文物保護的費用投入,組織專業的文物保護人員開展文物搶救活動,避免引起文物遺失。在鎖陽城遺址保護中,要以保護文物為主,以收集為輔,確保文物不會受到破壞,在具體的操作中,應該從全局出發,將主要工作、輔助工作良好的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實現文物保護。在遺產保護方面,遵照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完整性理念,強調遺產價值的整體保護,嚴格保護鎖陽城遺址的遺存本體、整體格局及完整的自然地理形貌。所有保護和展示工程嚴格遵循“最小干預”原則,并具備可逆性。
(二)注重專業文物管理人員培養
社會發展速度與人的行為有直接關聯,為了更好的開展文物管理保護工作,就需要全方位加強文物管理人員的培養。在實際中,開展鎖陽城遺址保護工作時,必須加強對現有文物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再教育,確保其可以跟緊時代步伐,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水平,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同時在完成文物管理人員培訓教育活動后,需要對其進行考核,并根據其綜合水平進行職位調整,從而更好的發揮出文物管理人員的價值。鎖陽城遺址保護處可以進一步建立員工培訓領導小組,由文管所負責人擔任組長,注重職工培訓教育,促進員工職業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各部門員工專業素質逐步提高,并積極參加國家、省、市各級業務部門組織的考古、文物保護、遺產管理等領域的專業技能培訓。此外,在具體的工作中,文物管理人員也需要及時吸納對自身有利的信息,提升自身工作責任心,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從而更好規范、科學的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三)制定嚴格的文物管理規定
對于文物管理活動,其不僅是單方面的進行文物保護、管理,同時還涉及到管理人員、相關設備等工作,此外還需要嚴格的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制度、行業標準進行整體的控制,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推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結合現實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文物管理制度,并將其嚴格的落實到文物保護管理活動中,為文物保護管理活動開展必要的制度依據,確保文物保護的有序開展。在鎖陽城遺址保護工作中,應該深入推進《鎖陽城遺址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的實施,切實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充分詮釋鎖陽城遺址的遺產價值,建立完善的協調管理機制,并進一步加大遺址本體保護、安全防范和考古研究力度,推動對外交流合作,營造“以絲路河西重鎮為特征,以祁連戈壁荒漠為背景”的建設理念,在嚴格保護鎖陽城遺址的遺存本體、整體格局及完整的自然地理形貌的基礎上,準確充分的揭示遺產價值,通過恰當的展示方式傳遞給公眾,使鎖陽城遺址成為與生態保護相結合、與考古工作特點相結合、與地方社會發展相協調,且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為鎖陽城遺址的良好保護及開發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歷史及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在實際中充分意識到歷史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結合當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制定相對應的解決策略,不斷提升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質量,保證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進行,切不可因為經濟的過度發展而讓祖先遺留的寶貴財務受到損壞。
參考文獻:
[1]李玉彬.新時期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困境及對策思考[J].東方藏品,2018,(01):196-197.
[2]周措卓瑪.新時期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困境及對策思考[J].大眾文藝,2018,(08):115.
[3]牛明.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相關思考[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7,(06):132.
[4]鄭紅紅.新時期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困境及對策思考[J].藝術品鑒,2017,(01):116.
[5]李廣慶.淺析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7,(03):134-135.
(作者單位:瓜州縣鎖陽城遺址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