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媛
摘要: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是刻畫時代印記、反映人文價值的重要途徑,具有極大的學習價值。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對英語教學的運用價值,舉例說明在實際教學中具體運用方面的思維方法,以及分析英文教學引入經典英美文學作品對此教學產生的影響,從而希望當前國內英文教學課堂迅速轉變模式,以此實現教學效果應用價值的有效突破。基于此,本文主要從英美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價值、運用、影響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經典英美文學 英語教學 課堂教學
對國內的英文課堂教學而言,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點已經成為教學的重點,而語言素質培養,人文情懷感受,文字生動運用等成為課堂中無關緊要的內容。學生在這種僵化教學模式下,由感興趣到被動的接受,使這一門語言課程的應用性,應用價值,應用方式等極速下降。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長期以來,學生學習效率普遍難以提升,老師教學方式難以突破,進一步造成學習成果難以應用實際,英文綜合素養普遍低下。
一、價值
(一)知識層面
固定的教學課本和方式往往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內容風格死板,無法調動學生興趣,遣詞造句缺乏靈活性等,從而導致了學生無法盡情融入,教學效果難以提升。經典文學作品,不僅在內容上較為豐富,形式上更加靈活多變,也體現著濃厚的人文情懷,通過作品賞析能夠更加有效的感受其語言文化的魅力,對學生詞匯知識的豐富,句詞的選用,語言的藝術性以及文化的變遷有更進一步的認知[1]。而這是在傳統英文教學中無法輕易實現的,也是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因此,利用經典英美作品,可以跳出課堂模式束縛,在豐富綜合素養方面達到更高的要求。
(二)人文層面
經典英美文學作品有英文課本無法體現的人文價值,一部經典的作品能夠生動的反映作者生活時期社會環境,人文思想的現狀,能夠體現時代精神,表達思想內涵。而優秀的,正面的經典文學作品,能夠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人生觀等產生積極影響,對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語言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有極大幫助。從中汲取精神食糧,結合現實環境,更加有利于英文的深入學習,和對其人文文化的深入理解。從學習效率方面而言,能夠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享受,讓教學過程生動起來。
二、運用
(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情境的創設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最佳途徑,因此,往往對課堂而言,提前利用文學作品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情境營造,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課堂的投入興趣,同時進行教學內容的銜接[2]。在這其中,經典文學往往以其歷久彌新的獨特魅力發揮其積極作用。例如,對小說《老人與海》,絕大部分學生都有一定接觸及了解,其作品對人物的塑造,使漁夫的文學形象躍然紙上,成為其美國硬漢形象的代表人物,反映了那一時期的美國人文情懷。這種情況下,很容易使學生通過文字、角色扮演等對此產生興趣,從而有利于對其中包含知識點,情感等的理解。老師也可以利用其它多樣化的表現方式展現不同的經典作品,而西方話劇、歌劇、電影很多都是由經典文學改編而成,利用豐富的展現方式,更加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在正式進入學習后,也能夠更快的與學生產生良好互動,達到課堂目的。
(二)作品賞析,加深理解
很多語言的學習往往需要一個合適的語言環境,從而能夠從環境中進行有目的的情感表達,從而達到學習語言、理解其文化內核的效果。但中國外語教學對這一點則極為欠缺,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不佳,學生學習難度較大。而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能夠進一步通過文字表達為學生展現一個較為豐富、正統的人文環境,通過賞析,學生能夠盡可能的代入情感,結合現實,加深對語言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學大綱中如有對英美國家自然風情,人文歷史等的要求,可以結合適合的文學作品內容將之相互關聯,如《茶花女》,其中大量的表達了當時社會的環境,人們的思想狀態[3]。通過分析作品表述風格、作品特色、表達思想促進學生與語言文化形成溝通,而在理解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能夠對課堂教學起到積極正面影響。這種長期的賞析習慣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引導情感,加強審閱
文學作品形式多樣,展現的思想和意識都獨具特色,而經典英美文學能夠對人的思想和情感傾向產生重大影響,而良好的審閱能力能夠幫助學生不僅需要對經典作品進行正確鑒賞,同時形成正面價值取向。而讓教學課堂呈現積極的正能量效果,同樣也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其中,甄別作品從而正確的利用作品內涵,則是教學的關鍵。對學生而言,普遍價值觀尚未定型,自我意識較為明顯,需要引導同時也需要技巧,例如,許多著名的英美古典作品在塑造人物、抒發情感、突出意識的過程中都充斥著對社會的批判和反思,從而展現強烈的個人性格,不加引導的審閱方式往往對學生價值塑造是不利的。正面積極的作品則有利于學生情感培養,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4]。《哈姆雷特》是莎翁筆下悲劇作品之一,通過分析并適當引導,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鑒賞文學,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閱讀體驗。而在長久有意識的引導下,將更有利于英文的深入學習。
(四)故事拓展,加深運用
作為課堂教學而言,不僅需要學生能夠在知識的掌握、語言文化的理解上有所成長,同時能夠學以致用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而眾多的文學作品形式不一,不同時期的文學特征有所不同,對現有英文產生了一定影響,典型例子如很多英文詞匯分為英式和美式,從而對學生知識的有效掌握和運用造成了一定難度。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各種學生感興趣的形式拓展其知識視野及層次,從而強化其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而其中,以對應不同形式的經典文學作品片段進行有效穿插是一個有效途徑。《亂世佳人》是反映美國南北戰爭的經典作品,其中大量再現了這一時期美國的社會經濟狀況、人文習俗、價值取向等,小說中的特定詞匯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如,部分于現在有所變化的黑人英語詞匯,帶有鮮明的特色文化,通過結合作品更能夠進一步理解詞匯運用方式的變遷,同時該部作品語言生動,對作品的感染力有極大影響,學習其行文方式,分析其思維,能夠啟發學生作文能力。此外,還有很多經典的作品,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截取片段,供學生自由仿寫、改變、表演,不僅能夠提升英文運用及理解能力,還能夠進一步增強綜合素養,開拓語言思維。
三、影響
(一)延伸教學可能性
在英文長遠的使用歷程中,無數思想與人文巨作對人們的思想啟蒙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無疑是反映其文化特征,風俗習慣,歷史進程的重要表達。而這些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不代表其具有巨大的閱讀學習價值。而學習英文,究其根本必須在理解其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進行突破,死記硬背式的詞匯堆積,對英文的長遠學習不僅事倍功半,也得不償失。因此,引入經典英美文學作品深入英文教學課堂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未來英文教學的必由方向。而由于經典文學作品的形式多樣性,內容豐富性對教學方式的影響,無疑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英文詩歌,話劇,小說,批判文學,思想巨著等,由于其形式不一,將會導致未來英文教學課堂教學方式有更多的選擇性。
(二)豐富教學內容性
英文教學課本一般內容較為淺顯,而要長久的提升英文素養,加強對英文的應用水平,必須對英文課堂內容進行豐富。而經典文學作品能夠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承擔這一角色,由于其作品的典范性,經過歷史考驗,對如今的英文應用仍然具有較大的借鑒價值,同時,英美文學作品,其思想內涵遠遠高于淺顯的課本內容,在其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還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時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而經典作品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夠,實現對于其內容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其所包含的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層次化,豐富性的教學內容,才能夠協助英文教學程度不斷深入,最終讓學生學有所獲。
(三)加強教學素質化
教育一直是培養人才的首選途徑,而教育是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推動時代進步,因此當下對教育的標準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具體,越來越高效。語言文化的教學往往需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實現對語言的高度應用,通過這一門語言不斷增長自身能力獲取新的知識。因此,這對學生的語言素養要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在獲得及轉化知識的過程中,基于其語言的經典文學作品,往往能夠較為全面豐富的為其語言的應用提供范例,給予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是幫助學生進行英文教學的必要過程,不論是進行詞匯累積,句式應用,還是進行文學素養方面,都是提升其學生英文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應該在引入經典文學作品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力求將其作品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參考文獻:
[1]張炎.英美文學經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探析[J].長江叢刊,2016,(16):135-135.
[2]李暉.淺談大學英語課程的中英美文學教學——以莎士比亞作品為例[J].考試周刊,2016,(A3):60-60.
[3]謝爽.初探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為例[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7,(02):72-74.
[4]王蘭蘭.開設英美文學課對大學英語教學必要性的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03):132-133.
(作者單位: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