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強
摘要:教育信息化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也有弊,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多媒體應用;教法探究
隨著教育技術現代化的不斷提高,以及新課程新課標的要求,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應該大力推廣。這主要取決于歷史學科的特點在于它的過去性、豐富性、綜合性。歷史是不能進行試驗和重演的,而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綜合運用聲音、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的現代教育技術,卻可以將多種樣式的歷史資料用最為豐富、生動的表現形式最大限度地綜合起來,再造歷史景象,使歷史教學突破時空限制,拉近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時間距離,調動學生獲取信息的各個感官去接近歷史、理解歷史、探索歷史。
一、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加深學生對史實的理解
歷史學科本身具有趣味性和形象化的特點,但厘清基本史實的前因后果、弄清基本史實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有一定困難的,理解一些基本史實或歷史結論的內涵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此時,我們借助多媒體生動形象的優點,有效促進學生的理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們在與學生一起理解“慕尼黑陰謀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這一歷史結論時,不少課堂都是讓學生在教材中找出“慕尼黑陰謀的影響”進行圈畫,然后讓學生強化記憶完成這個知識點的教學。但如果我們通過多媒體用動態圖示的形式將“推向頂峰”這一抽象歷史結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學生就能很快理解“頂峰”含義,并加深對基本史實的理解,使歷史學習真正避免了死記硬背的套路,學習效果也顯著改善。
二、傳統的滿堂灌變為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歷史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素質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因此,多媒體教學的定位應該在于素質與能力。開展多媒體教學時我們要盡量避免純知識化的呈現手段,從培養能力的角度出發,多呈現一些有利于培養歸納概括能力、讀圖識圖能力、史實比較能力、情感感悟能力等學科素養的文圖影視資料。比如我們在學習《美國南北戰爭》這一課時,完成新授課內容的教學后,可呈現美國獨立戰爭與美國南北戰爭的比較表,從戰爭的背景、領導人、進程、重要文獻、結果、影響等多方面加深對這兩場戰爭的理解。其他如兩次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與加強等等,涉及這些主題范圍內的知識,我們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史實比較表,以便加深對相關史實的進一步理解,避免日后應用時的張冠李戴。
三、宏觀把握整體線索,增強學生主干意識
初中歷史學習離不開一系列基本史實,就具體某一課或某一單元而言,由于范圍有限學生還不至于混亂不堪,但如果從整冊教材或某一階段或某一國家的專題角度來思考,學生就很容易將一些史實混淆了。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需要增強學生的主干意識,運用主干史實厘清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這樣,學生學習有秩序,思維有途徑。比如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重大史實、重要影響、重要時間有很多,如果掌握不清,很容易混淆整個二戰進程的基本史實。這時我們可以使用多媒體,用括號圖或表格的形式,通過爆發、擴大、聯合、轉折、勝利等各階段的史實關鍵詞語將眾多史實厘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從整體上掌握二戰進程。如果是在單元復習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復習線索呈現出來,然后順著主干線索以點帶面、層層鋪開,讓學生掌握具體史實的同時,也從宏觀上整體把握了歷史線索,這正是歷史學科的必備素養。比如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復習點很多,但如果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以及“特色會議”“特色政策”“特色理論”三個關鍵詞,就從整體上把握了這一單元的整體框架,在整體框架下我們再去復習具體知識點,就能讓學生輕松地弄清史實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了。
四、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一種雙邊活動,教師不僅要重視如何教,更要關注學生如何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能將課件設計得過于“完備”,將什么東西都清楚地展示給學生,這樣只會剝奪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那么,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呢?筆者認為只要能為學生的探索提供足夠的材料,能為學生的自我構建創設有效的情境,便可以了。如講《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時,教師可播放電影《甲午風云》中的幾個鏡頭:鄧世昌等北洋水師官兵在海上奮勇抗敵,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避戰自保”,慈禧太后大肆鋪張地籌備六十大壽慶典,北洋水師在威海衛全軍覆滅,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在短時間里就毀滅在了日本侵略者手里?這樣教學,學生能夠將這幾個鏡頭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得出結論:清政府的腐朽統治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戰敗的根本原因。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的思考,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學會了多角度思考歷史背景和歷史結局。這比起教師口述講解、直接給出答案效果更好。
總之,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各種圖文影視等教學資源進行形象化呈現,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科能力,使其形成健康價值觀。我們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條件,不斷探索更靈活、更有效地將多媒體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方法,使初中歷史教學的素質教育之花越來越燦爛。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侯家門九年制學校,甘肅 定西 748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