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明顯便捷性,學習、交流、工作等方面均出現了顯著性改變。當下大學生享受著網絡帶來的開放性與共享性優勢,各類信息的不斷更新讓其思想受到明顯沖擊,部分大學生在復雜性的新媒體信息影響下三觀逐漸產生波動,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轉變傳統單純課堂講述方式,將教育延伸到學生生活之中,利用新媒體優勢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本文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在新媒體時代下受到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時代;教育策略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大學生更容易通過手機獲取新鮮資訊,每日大量新聞的更新讓大學生在對事件的深入思考能力上逐漸弱化,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受到沖擊,部分學生開始出現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急需校方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1]。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教育創新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受到新媒體的影響
(一)技術環境
新媒體背景下,全面覆蓋互聯網絡、手機,能快速傳播豐富的信息,使教育工作者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新媒體技術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生動的表達,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明顯增強。
(二)文化環境
人們日常生活中表達習慣會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加快網絡語言的產生速度。另外,人們采用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媒介進行消費,使文化消費的含義得到全面展現。新媒體加快青年亞文化的發展速度,青年通過“網絡事件”、“網絡惡搞”、“網絡游戲”等達到張揚自我、宣揚情緒的目的。
(三)社會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出現的改變較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個體溝通交流的便利性,人們不再是采用單一的途徑了解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漸采用雙向或者多向發展的模式取代傳統單向模式,新媒體具備即時互動性的特征使社會空間往無阻礙方面發展。網絡虛擬匿名的方式使大學生安全感明顯增加,可為被教育者以及教育者暢所欲言提供幫助,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教育、引導、疏通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一)重視課余交流
便捷、及時、開放、自由是新媒體時代的鮮明特點。讓大學生能夠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隨地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和關注新鮮資訊。在這一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者需在教育觀念上不斷更新,考慮到大學生課余時間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將思政教育延伸到課外時間,與學生們成為朋友、打成一片。在思政教育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發展個性與特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其學習的創造性與積極性[2]。思政教育工作者切不可將自己看作主體或領導位置,對大學生采用從上而下的指導性教育,必須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采用傳統教育與新媒體相結合模式,網絡溝通聯合面對面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動態。
(二)強調輿情監控
新媒體的出現讓網絡信息的傳播存在隨意性與自由性特征,雖說信息的暢通傳播有利于學生獲取更豐富的資源并發表看法,但在這一環境下,不少大學生思維程度不夠深,事件發生后容易受到別人觀念的影響而出現盲目激動情況。例如被微博上某些博主“帶節奏”,在未深入了解事件起因、始末的情況下隨意發表言論,躲在鍵盤后肆意辱罵他人。對于校方而言,可利用新媒體全面互通的技術手段,構筑外部網聯合封閉的校園網,對部分可能危害到大學生心理及思想的不良信息加以過濾與屏蔽,強化校園輿情監控[3]。在對學生心理、思想等方面信息的收集上,同樣可利用新媒體,采用校園BBS論壇、校園門禁系統、校園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行為狀況,篩選出可能存在網癮傾向和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免費在線咨詢和線下面對面幫扶。
(三)優化教育方法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通過課堂完成,且大多為多個班級組成的大班級同時上課。一名教師需面對上百名學生,思想政治信息的有效交流明顯受阻。在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教育可利用新媒體的形式多樣性及高效性特征,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轉變模式,利用微信、微博、論壇等方法潛移默化地讓大學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4]。例如可通過微信投票、微博轉發等方式舉辦“最美學生”、“校園勵志人物”之類的投票活動,學生可通過網絡直接參與。在公眾號中轉載勵志學生典型案例、校園風光、學校發展歷史、校園先進教師等信息,宣傳刻苦學習精神、弘揚校訓。長時間正能量資訊的轉播能夠逐漸讓大學生的心理及思維向著真善美發展,調動其愛國、愛校、愛學習情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思政工作者需迎難而上,認識到新媒體時代的益處并加以利用,不斷改善、創新工作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琳,陳立.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現狀及培養策略——以成都市部分高校為例[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01:1-6.
[2]何華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研究——基于馬克思交往實踐觀的視角[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3.
[3]于海龍,張曉峰,郭玉成.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其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No.297 07:43-44.
[4]張泓.以“中國夢”引領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思考[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4,v.5;No.29 05:1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