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江賓
摘 要: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沒有興趣,是很難主動投入做好事情的。作文亦如此。好多學生一聽寫作文就皺眉頭,喊頭痛,離開作文書就馬虎咬天無從下手,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是對作文如同嚼蠟乏味造成的。愛迪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喜歡寫作、自覺自愿主動寫作,就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有心;搭建;展示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一、觀察生活,寫生活作文,做生活的有心人。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怎么能做出可口的好飯呢?同樣的道理,沒有寫作素材怎能寫好作文、怎能不頭疼呢?那么,這“米”從哪里來呢?天上不會掉餡餅,它來源于生活。為此,我從生活入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寫生活作文。我告訴同學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我們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只要我們和大自然交朋友,只要我們善于思考,你就會覺得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多么美好,我們的生活是多么豐富,世界萬物在你的眼中都賦予新的生命,你就會有不吐不快的感覺,那寫作文還有什么難的呢?總之,只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之養成體察生活美的良好習慣與能力,在教學中大力提倡寫生活作文,就一定能培養出學生鮮明的寫作個性,克服學生無話可說寫作頭疼的問題。
二、評比鑒賞,培養學生寫作的自信心。
學生的每篇作文都有可取之處,作為教師不能簡單地批閱,輕描淡寫地寫上幾句評語就萬事大吉了,而應著眼于抓住作文的閃光點予以表揚,展開評比鑒賞。具體做法是:
1、分組評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需要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鼓起寫作的信心。我的做法是分組評賞,老師參與其中。對作文的成功之處先自己讀一讀,說一說,然后小組成員七嘴八舌議一議,共享作文大餐。對較差的習作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原因,讓學生來出謀劃策,看如何改進,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實踐證明,這種分組評賞,既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也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大有裨益。
2、教師評賞。教師精批,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不僅要在課堂上讓他們朗讀自己的習作,獲得同學的掌聲,更要在評語中體現。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單純為評作文而評作文,更要注重寫鼓勵性的評語。重視眉批,詳細分析作文的得與失,使學生看到自己前進的足跡,這樣學生會信心更足,興趣更濃。我的學生在隨筆中寫道:“老師的批改讓我明確了作文的優缺點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師激勵性的評語,更讓我滿懷信心,下次我還要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三、營造寫作氛圍,搭建興趣寫作的平臺。
1、建立圖書角。要求每個學生把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來,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拓展閱讀視野,為寫作積累寫作素材。
2、寫讀書筆記。讓學生多讀書的同時,抄寫好詞好句好段,讓他們記熟和運用。如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讓學生誦讀摘抄背誦,增加他們的積累庫存。
3、展示佳作。平日把學生的佳作登在黑板報上,或在“學習櫥窗”里貼出;學期末把佳作積累起來,匯編成作文選。這樣,既表彰了佳作,又交流了寫作成果。
總而言之,要想解決學生寫作難的問題,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