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華
摘 要:在新課程的改革的逐漸深入過程當中,如何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是新課改的主要目的,而合作學習作為有效提高學生效率的課堂教學方式之一,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合作意識得到提高。本文通過簡單分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體育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希望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合作學習;策略
隨著新課改要求的提出,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時代發展需要,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阻礙了進步,同時也影響了教學模式的更新和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明顯,可以適當的改善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同時也能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問題,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充實體育教學的相關內容,使初中體育教學真正的走近學生。
一、加強興趣小組的合作練習
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好動性較強,每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發現不同學生的興趣點,把活動興趣相同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小組內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開展自己所感興趣的活動,這樣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有效教學。
例如,在初中七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提供體育課的內容“籃球,足球,羽毛球,踢毽子,健身舞”等,然后把興趣相同的同學分到一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組織并監督學生的活動練習。在健身舞的小組里面,教師指導小組組長帶領學生進行健身操基本動作練習和連貫動作的練習;在籃球小組內部,組長組織學生進行投籃練習,投籃最多者可獲得獎勵;在羽毛球小組內部,組長帶領學生進行發球并接球的練習,每兩個同學為一個小組進行比賽,接球最多的小組獲得獎勵;在踢毽子小組內部,組長帶領學生進行踢毽子比賽,仍然是誰踢得最多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并獲得老師的獎勵。在初中體育活動課中,組織興趣活動小組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之間的競爭精神,完美貫徹了初中體育新課改的重要精神內核。
二、把合作的思想體現在行動上
教師良好的感情能喚起學生感情共鳴,使師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學氣氛活躍,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帶著愛心去上課。教師處處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就會改變過去怕體育老師是因為體育老師“兇”的現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學生,“感人心者,莫過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動人是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教學是老師教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興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愛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人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比如:上課時天氣熱,老師就要想到減少學生的運動量,天氣較冷時老師應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出汗后是否會感冒,遇到學生頭痛發熱,教師就應讓學生休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溫暖,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次上課時,突然刮起了大風,學生直捂著眼睛,我馬上命令學生向后轉,要求學生背對風站立,自己卻走到學生面前頂風而立。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學生從教師的行動上體會到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尊師之情。
三、重視學生情感意識
情感態度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內容之一,積極的情感態度能促使人奮發,調整人的內在動力系統,促進人的成功。我們應善于發現和利用學生潛在的優勢、特點,多用正面鼓勵和表揚,使學生在體育課上感到成功。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有進一步開展活動的可能。“教學的本質是信息交互,是認識交換,是學生人際交往”。這些都與個體的參與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就難以體現教學的本質。在《課標》中把“運動參與”作為重要的學習領域之一,而且它在諸學習領域中的載體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具有參與活動的態度和行為,注重興趣、習慣和意識的形成;一方面是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強調理性參與。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的“情感意識”上下功夫,讓學生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帶動別人參與學習,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精神。
四、做好評價
在初中體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之后,教師還應該對教學過程加以評價,及時總結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決。教師需要積極地運用課堂的總結時間,并且組織學生進行反思和交流,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加以梳理并總結,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訓練中出現的問題給予解答和指導,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
例如,在體育課下課前的十分鐘左右,教師應該適當的組織學生對整堂課進行交流和評價。在具體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協助學生總結整堂課的知識內容,對學生的實際訓練加以點評。在評價的時候,教師需要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指標,針對學生出現的具體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評價意見,給予鼓勵,減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和學習的信念。在整堂課上完之后,教師可以適當的設置獎勵,根據學生在合作中的表現,及時對他們進行鼓勵。教師的認可使得學生更加堅定學習信念,保持學習動力,對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更加投入。
結語:
合作學習對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實效性大有裨益,但體育教師應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學探究與創新,將多層次、多角度、多維度的創新教學理念與合作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堅持運動、堅持鍛煉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鄭鴻偉.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0):237-237.
[2]楊臻. 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教師,2017(15):75-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