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老師,我們要時時處處給“學困生”以心靈的呵護,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對他們施以母愛般的溫暖,在思想上不歧視他們,把更多的愛傾注在他們的身上。
關鍵詞:學困生;關愛;實踐思考
用心靈去觸碰心靈,用心靈去發現心靈,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自己的火去點燃旁人的火,我堅信: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題記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從我成為老師的那一刻起,我就希望我對學生的愛也能像韋唯的《愛的奉獻》一樣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學困生”幾乎是從踏入校門的那刻起就伴隨著嘲諷、呵斥、辱罵,甚至是體罰,所以對于他們,我們班主任如果能時時處處給他們以心靈的呵護,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對他們施以母愛般的溫暖,在思想上不歧視他們,把更多的愛傾注在他們的身上,我相信:那時,就沒有“學困生”這個代名詞了,我希望“特別的愛能給特別的你”,就像《桃花心木》一文中的種樹人,多一些施肥,多一些澆灌,他們也一定能和其它的幼苗一樣茁壯成長。
一、走進孩子心靈,醫好孩子的心結
做為一名從教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我始終堅持把做好孩子心理疏導作為教學的首要工作,這樣才能收到使每個學生對于老師的教育入心入目、心悅誠服。尤其是學困生,教師只有不斷循循善誘,才能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如果在學困生困惑、失落、彷徨等狀況發生后急需老師幫助時,老師如果能夠及時地指點迷津、析事論理,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學生不僅會虛心接受,而且會從內心感激老師的熱情幫助,會及時打開自己的心結。
我們班級中,有一名叫姚某某的同學,見人很害羞、膽小怕事,與同學們不愛交流,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哭,動不動就不按時上學,甚至曠課,不及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很不理想。針對這些情況,我做了一次家訪。通過家訪,我了解了造成孩子現狀的根由,原來是父母做電器維修,整天忙碌不著家,晚上甚至一兩點才完工,忽略了孩子的成長,更別說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態。
家訪歸來,針對孩子的問題,我又再次和孩子談心,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告訴他,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一定會有進步的。后來在課堂上,我都會有意地關注他,始終投以信任的目光,鼓勵他參與回答問題;批改作業時,常常會在批語中多一些表揚的話,鼓勵他繼續加油;下課后,有意識地接近他,給他講解作業,有時還特意安排同學和他聊天,讓他感覺到他在同學、老師們心中的重要性。可喜的是,教育在他身上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位學生的學習態度馬上有了與以前截然不同的變化,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真誠關愛,讓學生在愛心孕育下健康成長
愛心無價。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有時,班主任傾注了很多心血,做了許多繁瑣的事,卻感到了與學生的距離還是那么遙不可及,歸為一點,那是因為沒有走進他們的心靈,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
由于“學困生”形成的習慣不好,在學校受老師、同學冷落,在家又受到家長的訓斥等,久而久之受到的指責、批評多于表揚和關愛,造成“學困生”一種與眾不同的特殊心理、自暴自棄、放任自我、學習成績差、不守學校紀律……這就要求老師更應給予他們關愛,感情上的傾斜、了解他們、親近他們,用自己真誠的關愛打動每一個學困生。
景某某同學,長得虎頭虎腦的,十分可愛,但他卻特別不尊重他人,自私、任性、沒有禮貌,還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很不受同學歡迎。與同學間的小矛盾、小摩擦不斷,幾乎天天都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而每次他都以受害者的身份來報告。起先我都很當一回事處理,對那些惹事的同學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后來發現他總是為一點點小事斤斤計較,常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總說別人都欺負他,我想他也許就是想引起別人的關注吧。
一次事件后,我特意為他在男生中開了一個會,讓他傾訴自己的苦惱,讓同學們說說聽后的感受。他說時,一會委屈的滿臉淚水,一會兒氣得握緊拳頭。開始,男生們還不發一言,我對孩子們說:“我知道他有許多不對的地方,可是他是我們班的一員,我看到他這樣傷心,我很難受、很心疼。我們是鼓勵他、幫助他學會禮貌,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快樂呢?還是孤立他,讓他對我們充滿敵意,繼續痛苦下去呢?如果你是他,你會怎樣想呢?”孩子們一下沉默了。孩子們開始反思,有的給他遞紙巾,有的主動請他原諒以前的錯誤,要和他做好朋友……他的情緒在同學們溫暖的話語中平和了下來,滿腔愧疚的表示不該無故招惹同學,要學會好好和大家相處,珍惜友情。
因此,關愛“學困生”時,老師們既應給他們以父母般的溫暖、關愛,更應給予朋友般的真誠友情,在愛中走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真誠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同時,應充分發揮賞識教育對他們的轉化作用,要做到:善于關心他們;善于賞識他們;善于理解他們;善于包容他們。
我相信:老師們都能做到幫助、關愛每一個孩子,那孩子們之間就不會有好壞、優劣之分了,我們的教育將會更加溫暖、更加有效。老師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譜寫“關愛之火可以燎原”的新篇章!
作者簡介:原曉潔,1972年9月出生,山西稷山人,稷山縣城區中心校西街小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