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改變了會計工作方式,將會計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救出來,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財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在會計基礎工作中,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規范了會計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促進了會計工作的有序發展。但會計電算化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許多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以確保會計電算化朝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鑒于此,本文對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概述,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基礎工作造成的影響及其解決措施。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影響因素;解決對策
我國會計電算化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有計劃、有組織的發展與普及結算,目前在我國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中已經廣泛地采用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具有編制報表簡單、運算速度快、數據共度共享、檢索查詢速度快以及存儲容量大等特點。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數據及賬務處理方式,在會計管理中更加注重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同時也對會計人員提出更高要求。
一、會計電算化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規范的市場秩序。與其他硬件產品不同,財務軟件產品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存在技術要求高、服務期限長以及服務量大等特點。現階段,一部分財務軟件代理及銷售公司只追求短期效益,沒有將重點放在技術與服務上,從而便導致一部分軟件在實際應用中出了問題無人處理。
(二)未加強對會計電算化重視。我國一部分地區對于會計電算化的開展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會計人員及部門單位領導沒有重視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未加強對軟件的投入。甚至一部分會計人員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一種形式,未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投入使用。
(三)缺乏會計人才。一般來說,大部分會計人員對于業務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但缺乏計算機專業知識,因而難以在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中開展工作。并且對于軟硬件相關知識了解不夠,從而導致一旦出現故障便束手無策,或者出現誤操作,從而導致數據丟失、系統崩潰。
二、會計電算化影響分析
(一)會計數據處理。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會計數據處理的廣度及深度,在計算機內能夠儲存大量的財務數據,相關人員能夠根據自己需求對各種數據組合進行調取,同時對于數據的查詢工作也非常便利,從而便于財務分析。但電算化下的發展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準確及規范化的數據來源,從而才能確保數據管理的準確性與安全性。
(二)會計檔案管理。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更富了會計檔案內容,在會計檔案中不僅需要從會計軟件里打印出來各種紙質會計賬簿、記賬憑證及會計報表等,同時還包括存儲的會計數據及會計軟件的相關程序文件。由于實施會計電算化后憑證和賬頁形成及輸出打印時間不同,同時由于其具有的無痕化修改特點,若體現打印紙質會計數據后進行修改,便會導致軟件與紙質數據不同。這就要求相關單位及時地調整會計檔案管理相關制度。
(三)財務處理流程。實施會計電算化的賬務流程主要由計算機與人共同完成,會計人員在軟件中輸入會計憑證后,對于結賬、對賬、登記賬簿及編制報表等相關操作僅僅只需要人工發出簡單指令即可完成,最后核算成果由會計軟件自動計算及處理并形成。同時對于錯誤輸入的內容可以實施無痕修改,總賬與明細賬計算機自動同步形成。這就表明在會計基礎工作中會計資料審核成為其重要的緩解,為了確保其核算質量,就需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
(四)內部崗位設置。傳統手工模式需要設置出納、會計主管及核算等會計工作崗位,而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不僅改變了會計核算方式和核算工具、減輕了手工記賬勞動強度及提高核算效率,同時也需要對會計崗位賦予新的崗位職責,確保會計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
三、解決措施
(一)加強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在會計基礎工作中實施會計電算化后,為了確保會計電算化更好地應用需要會計人員具備相應的計算機與會計專業能力。對于合格的會計人員而言,其不僅需要對會計軟件各項操作步驟進行熟練掌握,同時還需要對報表處理以及文字處理等工作進行了解,同時對會計數據管理及儲存、計算機硬軟件的正常運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并且還需要對其開展系統運行環境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做好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會計檔案的形成過程便是會計工作的推進過程,會計電算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具有的預先設置各項參數、無痕化修改、客戶信息、代碼、憑證賬頁形成與輸出打印時間不一致以及建立會計科目體系等,這些內容的設置以及操作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日常核算、查詢以及統計工作造成影響,同時也決定了會計檔案的質量及會計工作質量。因此,這就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改變傳統事后收集裝檔做法,在會計工作的始終均要貫穿會計檔案管理理念,按照相關要求與需要,在會計檔案管理中由專門的崗位進行督促及落實。除此之外,會計人員還需要對會計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及裝訂保管進行嚴格落實與管理,對相關數據進行日常備份與定期拷盤,確保紙質、拷盤及軟件數據三方的一致性。
(三)加強對工作的認識。需要進一步加強企事業領導以及會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重要性的認識,這是在會計基礎工作中實施會計電算化的基礎。在會計基礎工作中實施電算化不僅不該簡化及削弱工作,更應該進一步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并且建立健全會計制度,加強會計基礎規范建設,并規范會計行為,確保會計電算化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
(四)設置會計崗位與職責。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必將調整傳統的會計崗位,會計電算化在實際應用中屬于一項具有較強技術性的工作,為了確保會計軟件的更好應用就需要根據會計電算化特點對相應崗位進行設置。并且嚴格按照計算機系統大小、單位會計工作要求,同時結合會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對會計崗位會計職責進行合理設置,確保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
結論:
綜上所述,會計電算法的發展改變了會計基礎工作模式,隨著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普及,需要企事業單位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為會計電算化的應用營造良好的環境。針對會計電算化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需要予以及時解決,以促進我國會計電算化朝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提高會計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妮.會計電算化背景下施工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4,(33):156-156,158.
[2]楊曉芹.關于對會計電算化后會計基礎工作的研究與探討[J].商,2012,(12):78.
[3]姜蘭瑛.會計電算化背景下施工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現狀[J].大科技,2017,(16):251-252.
[4]范文萍.會計電算化條件下搞好審計工作的新思路[J].經濟師,2014,(2):108-109,110.
[5]張晶晶.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商業經濟,2014,(18):113-114,127.
[6]劉爽,臧建玲.淺議我國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5,(13):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