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的加快發展,住宅業的興旺,大眾審美品位及對高質量生活標準的追求,為環境設計專業及行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迅速加大了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總量需求;為更好地培養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根據社會發展和人才需求,結合我院本科專業環境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對環境設計課程設置進行改革。本文主要以廣東東軟學院環境設計課程設置為例,探索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設置與校園環境建設實踐相結合,發揮課程的應用性特征,充分營造職業崗位情景的真實氛圍,為學生提供較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環境設計;課程設置;教學改革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
環境設計專業主要由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公共藝術設計、景觀設計等內容組成。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掌握環境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較高層次創意設計的能力、整體設計策劃能力、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環境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審美趣味和鑒賞力,掌握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際能力。掌握環境與建筑藝術中的有關空間、設施和規劃設計的基礎理論和技術。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
我院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有居住空間設計、室內藝術設計與陳列、展示空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家具設計、園林景觀設計、構成設計、空間造型與形態等專業必修課程,培養目標為通過系統的教學與訓練,培養具有現代藝術設計思維能力,掌握環境藝術設計系統方法,具有較高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和手繪表現能力,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適應企業和具有藝術設計時間技能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就業方向可在建筑設計部門、各類建筑裝飾公司,園林景觀公司、政府部門、房地產開發等單位從事室內外環境設計、工作。
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以專注于環境設計理論與實踐探索為前提基礎,要求學習者具有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具有整合多種藝術學科知識,以及在特定實踐中引入相關技巧的能力。通過理論、技術以及綜合知識方面的教學,培養學生在當代環境設計領域中成為一名專業角色。因此環境設計的課程體系建設旨在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完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實用性強。
三、專業課程教學與校園環境建設實踐結合
由于環境設計專業綜合性強,以往高等院校設立環境設計專業課程大部分以傳授理論為主,學生在校期間接觸實踐項目機會較少,基于這個特點,我院的專業課程設置注重實踐過程的教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學院開展校園環境綜合改造,提升學校的校園文化品位,突出校園文化特色(IT、創新、國際化),完善綠化美化配置,形成精品化、特色化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實際項目得設計,在實踐中使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的設計中,在設計中增強自我創新創造能力。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實踐具體方向有:綠化、美化校園。整體規劃校園的綠化和室內外景觀設計,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與美的享受。注重環境的文化內涵和育人功能,將學校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辦學方略、校風、教風、學風通過標志性建筑、大門、運動場、教學樓、圖書館、文化走廊、文化墻等的設計外顯出來,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設計來源于生活,將專業課程與校園環境建設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師模擬甲方,向學生提出方案設計需求,學生表達設計思想,設計方案,相當于模仿日后工作中的項目設計,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融入。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得到實際運用,凸顯學以致用的精神,為給環境設計專業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在課程的設置上,緊密與校園環境建設相結合。如大一專業基礎課程《構成設計》,《構成設計》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對構成元素及其組合與美學法則的學習與訓練、掌握形體的塑造方法,在設計實踐中,善于運用色彩與構成的形式美,合理構圖并能進行空間設計。在《構成設計》課程的設置上,先以32個學時為理論與繪圖練習讓學生掌握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這三大構成的知識,上課講解的例子除了結合名家大作賞析,更多的結合校園環境中運用的實例講解。32個學時完成后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實踐訓練學期,實踐訓練學期主要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實踐運用。運用空間立體造型各元素的構成法則,揭開空間造型的基本規律,闡明空間設計的基本原理。具體實施為,學生先按老師所指定的校園環境要求與范圍進行場地分析,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造型藝術品可能隨時說拆就拆,有可變性的特點。簡言之即抓住想法設立主題,前期通過小型創意裝置試驗不同材料、布置方式以及環境之間的關系、并不斷調整、磨合,以期最終的裝置作品達到最佳展現效果。從前期的實踐調研到主題的確定,同學們從選材到實際創作對所學知識點的運用。從課程導入、表現形式與材料的介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取分組合作的學習。此實踐項目激發同學們的創意與提高對室內空間藝術的感知,并提供學習興趣.為后續專題空間設計奠定基礎。學生在完成實踐項目后,看到自己的作品真正地在學校環境中展現,也建立了對專業的自信。
此外如《展示空間設計》課程,每年學校有各類展覽等,教師會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展覽場地進行布局設計,展品展架進行挑選,從策劃到設計制作由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妒覂人囆g設計與陳列》課程如學校設計實驗室的設計由教師模擬甲方提出需求,學生進行圖紙設計參與競標,到后期修改方案,方案最終呈現,到賣場實際采購并安裝布置,鍛煉了同學們知識運用到實踐的能力。
結束語
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與校園環境建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工作能力、使他們在校期間就可以實際完成設計方案。提高了職業拓展能力,掌握環境設計學科的基礎知識,利用專業設計知識進行接單、洽談、導購等能力。對就業進行了提前預熱,也提高了對專業的興趣與積極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