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
【摘 要】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地方性中小銀行與外資銀行的進入使得各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貸款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而與此同時外資銀行的進入對于中國農業銀行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農業銀行的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盈利的難度與生存的壓力。因此著力加強農業銀行的競爭力就變得十分的必要的。
【關鍵詞】競爭力;途徑;提升
2005年后,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建行、中行、工行和農行相繼在海外上市。標志著中國銀行業已登上了世界競爭的舞臺,參與到了國際競爭的行列,但同時也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提出了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應對國際和國內經濟金融領域發生的深刻變化,如何滿足股東和投資者對資本價值回報的要求,如何在全面履行入世承諾與外資銀行展開全面競爭中取勝是擺在國有商業銀行面前現實而緊迫的問題,加強競爭力研究,提升國有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已迫在眉睫。
一、關注“三農”問題,強化金融服務
“三農”中的金融需求來自多方面,例如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所需要的建設資金;農村各項基本保障措施的實施;農戶個人的信貸需求等等。目前國家強調對于農村教育,農民教育設施建設和農戶教育貸款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對“三農”的金融支持中,農行應加大對助學貸款和農村基礎教育的支持。教育與農業相比其周期可能會更長,但是其風險也相對較小,并且對國家的長久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農行還可以建立農民工存取款的綠色通道,為進城的“農民工”辦理出去卡,免收卡費,年費,異地存取款的手續費等等,這不僅方便了“農民工”,還會大幅度增加銀行的存款。在熟悉了農村市場后,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行小額的信貸支持。這里可以借鑒信用社的有效做法,試行聯保、質押貸款,適當提高貸款利率彌補管理成本。在審批上可以簡化流程,縮短時間,盡量滿足農民用款的時效需求。
二、發揮中國農業銀行營業網點作用,提升競爭軟實力
農業銀行在擁有龐大的經營網點,其在全國的營業網點數量達到了 20000多個,是所有銀行中最多的,在全國各地都擁有分支機構。據方舟市場研究咨詢公司(ARK)對市民的隨機訪問中,“網點多”這個因素以 22%的占比成為了市民在選擇銀行時最關注因素的第一位。這說明,銀行網點的多少,對于其吸收新客戶,留住老客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服務更多的是一種體驗式服務,雖然現在網絡銀行的發展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傳統的實體銀行網點仍然是商業銀行提供產品服務的主要平臺。各銀行網點依然是商業銀行全面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場所。面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場所,這里的產品和服務最全面最及時,客戶可以在這里獲得銀行提供的各種產品和服務。無論是自助柜員機還是網絡銀行服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銀行網點的柜臺服務相對而言也是安全系數最高的,當前,金融服務的重要特點是方便、快捷和安全。商業銀行網點全面提供客戶需要的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因而就近吸引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商業銀行網點集合了商業銀行的技術、人才等各種資源,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構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由此也可以看出,網點經營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銀行的業績,客戶對于商業銀行網點非常關注,如果能夠將銀行網點的競爭力提升上去,那么銀行業整體的競爭力也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三、創新金融產品,差異化服務客戶
銀行業要贏得競爭的工具有兩種,產品的差異化和服務的差異化。產品和服務創新是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產品的創新是構建企業競爭力至關重要的因素,企業的所有優勢只有最終轉化為產品的優勢,才能真正形成競爭力。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客戶經濟時代的來臨,特別是外資銀行的涌入,國內銀行已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日益呈現出需求多樣化、產品同質化、競爭白熱化的趨勢與特征。一家商業銀行要比對手贏得更多的市場與客戶,必須不斷地開發適合客戶需求的新產品。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產品創新力度,產品創新已經成為競爭的焦點。
但是今天,各金融服務機構提供的產品具有高度相似性,產品創新為企業帶來的競爭優勢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且極易消失,原因在于金融服務業快速的產品模仿能力,第一天推出的新產品,也許第二天競爭對手就有相似的產品出臺。產品的差異轉瞬即逝,唯有服務的差異化才無法被輕易模仿,才能贏得永久優勢。需要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變化,不斷改進和創新服務內容、服務手段;優化個人業務售前、售后客戶服務流程;強化售后服務管理,組建貴賓客戶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標準化和個性化服務。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創新觀念,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創新步伐。
四、有效的防范風險,全面提升農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
商業銀行風險是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由于事前無法預料的不確性因素,使商業銀行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產生背離,從而導致商業銀行受經濟損失或獲取額外收益的機會或可能性。商業銀行面對的風險多種多樣,巴塞爾委員會在1997年9月月發表的《有效銀行風險監管的核心原則》中對商業銀行定義了八種風險類型,即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信譽風險以及國家和轉移風險。
提升國內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使之達到國際上風險管理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從體制上進行反思。強化科學的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健全嚴格而又科學的風險管理制度,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經營,讓那些經營效益好的企業能夠方便地從銀行融資,提升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以抵抗風險,最后要提升商業銀行的服務水平,形成雙贏的模式,把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