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花
【摘 要】2016年5月1日,建筑業及剩余行業開始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管理。這一方案將給各行業的企業經營管理帶來很大的影響,如果企業能夠很好地認識到該方案對自身的利與弊,將會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本文主要是針對電力建筑安裝施工企業,從該行業出發做出相應研究分析,內容主要包括“營改增”的內容、對建安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管理措施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夠有利于促進電力建筑安裝施工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電力建筑安裝企業;經營管理;影響;措施
我國過去的稅收制度采取了對不同行業征收不同類型的稅收的政策,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是進一步健全和科學發展稅收制度的要求,這一轉變規范了稅務制度,實現了結構性優化,有利于消除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納稅人稅負,構建相互監督、先后約束關系,有效避免偷稅漏稅,打通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聯系,確保抵扣鏈條的完整,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一、“營改增”的內容
“營改增”即將以前征收營業稅的銷售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建筑服務、金融服務、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等7項)、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改征增值稅[1]。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以及進口貨物的金額計算稅款,并實行稅款抵扣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的計稅原理是基于商品或服務的增值額而增收的一種價外稅[1]。稅金=稅前造價×稅率,目前建安企業的稅率為10%。
二、“營改增”對電力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一)對企業稅負產生的影響
目前電力工程管理越來越規范,甲乙供材料要求也越來越規范。電力安裝工程中主要設備材料全部甲供,剩余乙供的材料很少,電力建筑工程中乙供材料相對較多,但建筑材料來源的方式比較多,部分材料不能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或抵扣比例低。如一般的納稅人出售自產的砂、石土、商品混凝土等材料,按照3%的簡易計稅征收率來計算繳納增值稅。就算施工單位買進這些材料能夠索要增值稅發票,也只能抵扣3%的進項稅。但是電力施工企業需要繳納10%的增值稅銷項稅率,相當于施工企業多支付7%的稅收[2],相對于營業稅情況下納稅成本顯著增加,使電力施工企業承擔更重的稅負,利潤空間縮小。
(二)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電力施工企業項目地域性較強,使得采購渠道不一,難免有些發票開具的不規范,電力施工項目具有復雜的特點,所用材料多且復雜,需要抵扣的進項稅子目多。管理部門工作量大,事務繁雜。進行材料購買時,要結合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出具增值稅發票,數量較大,審核、收集、管理發票的難度較高,而且耗費時間長。如此必然會增加施工單位的成本,對財務部和經營部也提出更高要求。
(三)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財務報表。利潤表: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則當期總造價扣除增值稅銷項稅后的部分才能確認為收入,可見施工企業的收入將明顯下降,成本亦是如此,也會下降,如果可抵扣的的進項發票較難獲得,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也會明顯減少。資產負債表:施工企業購置的原材料等存貨成本和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必須扣除進項稅才能入賬,即資產總額比之前會出現下滑,假設負債不變的情況下,資產負債率會出現下降?,F金流量表:我國建筑安裝業工程款支付比例較低,支付時往往還有各類的保證金等需要等到工程竣工結算后才支付,但增值稅當期必須繳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企業經營性現金流緊張的局面[1]。
三、“營改增”環境下,電力施工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加強現場管理
“營改增”后,施工企業需要加強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管理。由《營改增試點實施辦法》可知,施工企業納稅義務的時間是取得了工程進度款或獲得了收進度款的權利,一旦拖欠,施工企業將墊稅。施工承包企業進度款一般按月申請,按月結算,但也會存在施工企業是按當期驗工計價來確定收入的,而項目單位拖欠驗工計價款的現象時有發生,滯后問題比較普遍;進度款期間支付時,需預留5%-10%的質量保證金,實踐中往往在竣工結算時支付,而且拖欠不返還現象普片存在,這樣也勢必造成施工企業墊稅現象。對策是施工企業可以與項目單位協商,采取保函的形式替代保證金;協商提高工程預付款比例。施工企業還需要加強對變更單的確認管理。應安排對價格信息掌握較熟練,能對變更中的價格迅速做出判斷的技經人員做出判斷,或者可以與項目單位在施工合同中規定變更單中填寫不含稅價格,避免后續一系列繁瑣的工作[1]。
(二)加強采購管理
“營改增”后,施工企業需要加強發票的管理。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中附件2中的規定,施工企業購買材料、機械設備等用來提供建筑安裝服務的,可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由此可見“營改增”后施工企業減少稅負所采取的方式之一是: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盡量多地獲取滿足稅法要求的抵扣憑證。施工企業可以在合同中增加取得合規增值稅專用發票才支付款項的條款;施工企業內部應建立專門的發票管理部門,做到精細化管理,管理發票的企業內部人員檢查發票是否符合條款中合規性要求,不符合規定需要重新開具;還應該根據合同約定工程進度款結算時點,按核算期間對可抵扣憑證分類。另施工企業節約成本不是一味地獲取滿足稅法要求的抵扣憑證即可,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建議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原則,比較從一般納稅人處購買帶來的稅負減輕以及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買的成本節約,選擇對企業有利的方案。選擇策略是施工企業可以通過詢價獲得更多的采購渠道,對供應商的資質做出合理性判斷。選擇時遵循成本節約的原則: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但如購買對象為小規模納稅人或不提供發票的供應商,建議采購價格應該在折扣臨界點以下,小規模納稅人的折扣臨界點為11.9%,不提供發票的為14.5%[1]。
(三)培養多渠道人才,加強企業各部門內部溝通協作
“營改增”后是對企業會計期間做核算繳納增值。如某項目部,開工到結束共3年,收入1億,銷項稅額1000萬,成本8000萬,其中外購成本可取的進項稅額550萬,應繳納增值稅450萬。如果沒有進行很細致的核算就會出現下表這種情況:
由上表可知:3年下來,交稅600萬,比預計多了150萬元。由此可見,施工企業的相關人員沒有很好利用增值稅應抵盡抵、能抵盡快抵的原則,增加稅負150萬,企業利潤也相應減少,如果該項目部在第一年、第二年及時索要進項稅發票,提高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抵扣比例,必然可以減少稅負。故施工企業應該建立成本核算部門,培養精通稅務、造價、經營等復合型人才,做好稅收方面的全面規劃。還要根據電力行業對本企業的特別規定,培養其在購買設備材料、分包等方面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意識,切實保證營改增制度的貫徹落實。
四、結束語
“營改增”的實施對于電力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有著較大的影響,企業需要全面、深入掌握國家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采取應對措施,積極調整企業經營方案,才能夠充分享受政策調整帶來的發展機遇。因此電力施工企業對“營改增”政策了解越深入,管理越細致,就越有利于其享受更多的改革紅利,就越有利于企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電力工程造價與定額管理總站.《電力工程計價依據適應營業稅改增值稅調整過渡實施方案》宣傳材料.
[2]閆紅專.營改增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雜志之家網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