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惠宏
【摘 要】新時期事業單位應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改革發展能量。事業單位應做到:突出思想引領,提高思政工作站位;加強組織建設,強化思政統籌領導;強化作風建設,抓好思政工作關鍵;創新方式方法,搞好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事業單位;思想教育;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的“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部分指出:“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益屬性,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新時期事業單位改革與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化,惟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凝聚改革發展的巨大能量。本文主要就新時期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突出思想引領,提高思政工作站位
新時期事業單位應突出思想引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站位,向思想政治工作要效益,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進步引領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突出思想引領,要求我們做到如下幾點:一是將思想建設與“兩學一做”、“三嚴三實”等學習教育活動相結合,推動學習教育活動的常態化,反對學習起來“一陣風”的做法,強調持久學習、長期學習、終身學習,以此夯實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二是將思想政治學習融入各項工作,通過多元化形式提高全體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如可以開展“讀好書、強素質、做表率”讀書競賽活動。在技能比拼、崗位練兵等活動中,也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同時,還可以積極嘗試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展現思想政治學習的成果;三是提高思想政治學習的互動性,通過建立學習小組的方式,加強對時事政治的學習。如近期應加大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力度,全體職工可以在互動學習平臺上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實現共同進步;四是突出價值引領,要求全體職工明確思想政治學習的目標在于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認識,并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崗位工作中,在崗位上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學習教育活動必須明確反對學習的功利化傾向。
二、加強組織建設,強化思政統籌領導
組織建設是黨建工作的基礎,也是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的根本。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黨的組織建設,既要以組織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又要以思想政治工作夯實組織建設,使兩者相輔相成。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基層黨組織應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加強素質建設,能夠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統籌領導,能夠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方向。
新時期事業單位以組織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務必做到如下幾點:一是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明確基層黨支部書記為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的第一責任人,各黨支部制定具體學習計劃,按照“三會一課”制度,規范會議流程,確保“三會一課”的時間、人員、內容和效果落到實處,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增強實效性、嚴肅性。將黨的建設、組織生活、黨員發展、團隊打造等重要工作作為“三會一課”的重點;二是健全“黨員活動日”制度,以活動強化黨員思想意識。切實增強黨員身份意識和黨性觀念,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廣泛開展“黨費日”、“學習日”、“服務日”等活動。還應在事業單位打造黨員志愿服務體系,使黨員能夠在志愿服務中凈化思想,踐行群眾路線,提高思想境界;三是強化黨員學習教育制度,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黨員尤其是骨干黨員、青年黨員的教育,精選教育內容,引起黨員的思想共鳴。應讓黨員全面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體現黨員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同時,還要加強黨員教育活動的績效考核,發現學習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為下階段黨員教育活動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
三、強化作風建設,抓好思政工作關鍵
事業單位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性服務,因而必須要求全體職工強化公益意識、服務意識。在工作中注意點滴言行,應體現出一個優秀職工應有的品質和素養。新時期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必須加強作風建設,使全體職工在作風建設中加深思想認識,同時以作風建設檢驗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具體來說,事業單位應認識到強化作風建設乃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應做到如下幾點:一是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四風”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是不正之風、是歪風邪氣,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風氣。“四風”的出現表明黨員干部的思想出現了滑坡,忘卻了初心,背離了人民群眾。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必須繼續堅決反“四風”,黨員干部要自查自糾,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二是強化紀律要求。事業單位應教育干部職工嚴格遵守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禁止從事違反紀律的行為。這在根本上要求黨員干部必須對規則具有敬畏心理,具備反思自身不足和自我批評的能力;三是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于違反作風建設要求的黨員干部,應寬嚴相濟,該嚴懲的必須嚴懲,該教育的必須教育,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四是引入群眾監督的元素。作風建設在根本上關系到形象、關系到紀律、更關系到道德理想。作風到底怎么樣,群眾看在眼里、聽在耳里、記在心里。作風建設做得好不好,根本上要群眾說了算。事業單位應邀請群眾監督、評判作風建設,鼓勵群眾指出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監督整改。
四、創新方式方法,搞好人才隊伍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事業單位的改革和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共同努力。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要成為一個人才培養的平臺,因而必須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體現出人才培養目標,致力于人才隊伍建設。事業單位以思想政治工作遴選、培養人才,應做到如下幾點:一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性,務必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上、方法上更接地氣,吸引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注意力和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地、自覺地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將參加思想教育作為自身的一大需求;二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事業單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摒棄傳統的、機械的、枯燥的教育方法,應采用新穎的、活潑的教育方式,如更多地通過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產生思想上的高度警醒和深刻認識;三是善用新媒體手段,以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普及。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也要通過互聯網工具和手段,提高傳播效率,增強對青年職工的親和力、吸引力,使青年職工產生高度的認同感;四是結合文化建設,發揮文化驅動力。事業單位要建立起責任型、服務型、創新型、人文型的文化環境,使干部職工能夠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受到熏陶,從而產生責任感、榮譽感,升華思想境界,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業中去。
總之,新時期事業單位應強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改革發展的能量。事業單位應將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成一個大平臺,融入黨建工作、作風建設、職工教育、人才培養、文化建設等多種元素,為事業單位改革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苗大雷、曹志剛:《國家治理現代化視野下的事業單位改革研究》,《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2]曹德才:《論新時期下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科技展望》,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