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貝貝
【摘 要】國企黨建工作是黨對國有經濟建設領導的重要保障,貫穿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經營生產和改革發展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整個過程。在當前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國企“互聯網+”黨建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關鍵詞】國企黨建;互聯網;創新;必要性;策略
引言: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落實國家新部署,加快在生產領域落實“互聯網+”新戰略,有利于形成新優勢和新動能。作為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建工作也要同步進入“互聯網+”的頂層設計,使互聯網+國企黨建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一、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國企黨建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一)提升國企黨建吸引力的需要
當前,一些國企黨建工作存在著流于形式、不深入、不具體的問題,造成部分干部員工談及黨建就覺得乏味、覺得枯燥沒意思。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就能夠很好地改善上述弊端,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黨建工作,可以有視頻、音頻、圖片、動漫等多種方式,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另外從表述方式上,可以運用當下青年人普遍追捧的網絡熱詞,從而使黨建內容更加具有親和力和趣味性,這樣員工就愿意去聽,并且聽得進去、接受的了。
(二)提升國企黨建傳播力的需要
目前,國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傳播主要還是通過縱向的上下傳播來進行。傳播形式包括了會議、文件、報紙、網站等,但是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影響,難以達到全員覆蓋。基于信息網絡化的黨建工作,能夠打破傳統分層分級的信息傳遞模式,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信息資源的廣泛共享,從而大大提高國企黨建的傳播效果。
(三)增強黨組織活力的需要
網絡時代下,手機、郵件、論壇、微博等網絡應用工具能夠給黨組織和黨員間提供更暢通的溝通渠道。另外,通過建立黨員電視電話會議、微信群、QQ群,成立“云端”黨支部等方式,可以打破空間限制,把黨員凝聚在一起,學習知識、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從而有助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二、互聯網背景下國企黨建思想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利用微信微博強化黨建教育
互聯網背景下,國企要想做好黨建思想工作,可以借助于微信、微博等信息載體,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首先,企業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向關注者推送關于企業黨建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讓關注者隨時隨地都可以了解企業黨建最新動態,既可以宣傳企業黨建工作,又可以開闊基層黨組織和普通黨員的視野、拓寬他們的思路;其次,企業還可以及時推送黨建知識、干部人才工作、黨員管理等內容,讓黨員群眾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接受教育培訓。特別是及時向一線員工、野外施工隊伍、流動黨員等特殊黨員群體發布學習信息、黨組織活動情況,可以有效解決集中學習難的現實問題,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再次,企業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能及時宣傳黨建工作新動態、黨建工作先進典型、優秀黨員事跡,并推送相關學習資料和上級文件精神,實現對黨員、群眾隨時隨地的再教育,從而營造濃厚的黨建氛圍,達到黨建無處不在的效果;最后,企業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落實黨務公開,增強黨務工作透明度,讓普通黨員基層黨員第一時間獲得黨建相關信息,可以更好地保障黨員的知情權、監督權,最大程度上調動普通黨員、基層黨員的參與積極性。
(二)建立完善的網絡輿論監督機制
網絡的匿名性雖然為員工發表意見提供了保護隱私的保障,降低了打擊報復的風險,但是匿名性同時也存在弊端,一些員工可能因為個人情緒原因,或者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在網絡上發表一些不適言論,給企業其他黨員和職工造成不良影響,對于判斷能力弱的同志來講,會影響其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的穩定性。因此,國企在開展網絡黨建工作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網絡監督機制。一方面要建立網絡輿論預警機制,及時關注社會動態,對互聯網的熱點問題進行跟蹤,提前預判可能發生的負性輿論,從而在前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可控的、已經發生的網絡輿論,及時介入進行正確的引導,必要時對思想偏激的同志進行約談。此外,相關人員還要對網絡平臺上的建議及時進行收集、整理及反饋,從而有利于企業黨建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三)提升國企黨建工作者的技能和水平
為有效地利用好互聯網技術來為國企黨建工作服務,相關黨建工作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互聯網的特點,掌握互聯網信息化、網絡化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強網絡時代事項應急能力和有效應對水平。此外還要善于利用各類工具和載體及時掌握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把握網絡輿情;其次,互聯網背景下的國企黨建工作者要增強工作時代感,改變以往唯“灌輸論”的工作方式,轉變簡單下發文件、傳達通知的“命令式”的粗暴工作模式。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多新興的新媒體傳播和宣傳平臺不斷涌現,新媒體交互性、及時性、傳播性更強,黨建工作者應充與時俱進,以更加開放共享的心態、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傳遞黨建內容蘊含的正能量,加大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力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最后,面對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帶來的網絡輿論挑戰,國企基層黨建工作者尤其要增強對新時期新形勢和新任務的政治敏感性,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積極探尋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方法和技巧。
(四)創新國企黨建工作形式和內容
互聯網時代下,國企黨建工作者要善于創新形式和方法,實現國企黨建工作的個性化、互動化和社交化。黨建工作個性化方面指針對不同培養層次的黨員群眾、不同發展領域的黨員開展上黨課、開展主題活動等。尤其在當今時代,黨員流動性強,如利用互聯網信息資源的不同內容對入黨申請人、積極分子以及發展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對黨員進行時事信息教育;對退休黨員進行及時管理。如今很多國企開始使用的“黨建一體化辦公平臺”、“離退休黨員管理平臺”等就體現了差異化管理的趨勢。互動化方面指黨建工作者能夠主動、積極地貼近群眾,如有的黨組織實行的“情景式互動”、黨員群眾“網格化”管理等,能夠確保黨建工作有實效、入腦入心。社交化方面則指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的功能,通過“黨建信息辦公自動化系統”、“互聯網+黨建工作平臺一體化解決方案”及“黨建云平臺”等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傳遞,實現國企基層黨組織、黨員之間開展靈活機動的交流、開展支部共建活動等,用社交方式提高黨組織的建設水平。
三、結束語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因此,基層黨建工作創新也要做實事、有實效。在互聯網時代,黨建工作應該乘勢而起,順勢而為,利用互聯網把黨組織和群眾無縫連接、緊密連接,統一黨員思想,保障黨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黨員隊伍的活力,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此外,相關工作者還要不斷提升運用互聯網工具的技術和能力,創新思維方式和豐富黨建內容,使國企黨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羅立平,楊成,彭海君.構建“互聯網+”智慧黨建新模式[J].當代電力文化,2017,(09):66-67.
[2]何旭,陸彪.“互聯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7,(04):42-44.
[3]王建明.互聯網時代國企黨建工作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7,(1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