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8年8月開始實行的《反壟斷法》在中國的市場經濟中起著遏制壟斷,維護競爭公平的重要作用。而近年來互聯網經濟發展迅速,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體驗模式使《反壟斷法》在互聯網領域的實施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和阻礙。從“騰訊——360”案等典型的互聯網領域壟斷訴訟案件中可以看出,反壟斷法在互聯網行業的市場界定,壟斷行為界定和舉證制度等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行業的壟斷現狀和《反壟斷法》的實施困境,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互聯網 反壟斷法 規制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3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視角下的經濟法學體系問題研究”(項目號:2013SJB82002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曹博,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經濟法理論、競爭法、企業法。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278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各行業的經濟管制逐漸放松,中國經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經濟市場化進程也逐漸的加深。而我國經濟市場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也使得市場內自由競爭的加劇,優勝劣汰后市場上少數實力強大的企業掌握著更多核心掛件的資源,通過規模經濟效益使其在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由此產生了壟斷勢力。其中部分企業更是憑借著市場主導地位采用不正當競爭和“價格戰”等方式來阻礙其他企業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為了維護市場競爭公平,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于2007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并于200年8月開始實施。
在《反壟斷法》的實施過程中,遭遇了很多的阻礙和困難,在互聯網行業體現的尤為明顯。互聯網行業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發展的十分迅速,互聯網經及濟規模也逐漸增大。互聯網經濟憑借著靈活的用戶體驗以及獨特的商業模式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重視。在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之后,以BAT(百度,阿里,騰訊)為首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愈發強大,互聯網行業也時常發生壟斷訴訟案件。分析互聯網行業壟斷現狀,探尋《反壟斷》的實施困境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革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互聯網行業壟斷現狀
(一)合并現象嚴重導致壟斷
并購作為一種有效的商業競爭手段,多年來在中國的互聯網領域出現十分頻繁,尤其表現在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并購。2015年互聯網行業頻繁上演并購大戲,首先是“快的”和“滴滴”兩大行業龍頭的合并,年中生物服務平臺58同城宣布與趕集網和平,下半年大眾點評與美團網宣布合并。隨著一系列合并的發生,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并購,合并現象會越來越頻繁,這在催生出行業龍頭企業的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壟斷的擔憂。同時,壟斷案的頻繁發生也使得互聯網行業市場集中度過高,消弱競爭,不利于消費者。《反壟斷法》本身是對經濟分析需求很高的政策性很強的法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合并案頻繁發生會導致創業機會和就業機會的減少,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互聯網壟斷造成了行業活力的下降,扼制了中小型網絡企業的發展,在壟斷的陰影下,中小型網絡企業將處于市場劣勢。
(二)不正當競爭加劇行業壟斷
互聯網行業競爭的主要形式就是平臺競爭。我國的互聯網應用平臺經營模式已經普及,各大互聯網企業都先后宣布進入平臺戰略時代。而不正當平臺競爭,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使得互聯網行業受到損害。如利用市場開放或占有優勢,發布假報告、詆毀、冒名、偷取別人信息、捆綁銷售、強制消費等情況,都屬于不正當競爭。而目前我們無法進行限制,而從法律上來說,也缺乏適用法律來予以規范。典型的案例是“3Q大戰”和“3百大戰”。2012年8月16日,奇虎360宣布開展搜索業務,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引發市場“戰爭”。百度通過拒絕交易的方式,強行跳轉頁面,對360搜索業務展開反擊。這類不正當競爭致使消費者、投資者、競爭對手等受損害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移動信息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問題更加嚴重。這同時也使得行業準入的門檻逐漸提高,消弱競爭,限制消費者選擇引發壟斷。
(三)平臺壁壘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BAT為首,中小型網絡科技公司為尾的互聯網格局,經濟規模差距越來越大,由此產生的技術壁壘,人才壟斷的現象也加劇了行業壟斷。互聯網技術研發的成本和周期相對較低,當中小企業出現創新點時,很容易被大型公司模仿,巨頭公司憑借著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很快的將產品研發出并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占據著絕對優勢。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互聯網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反向的推出產品,主要有一家公司做大就可以占據整個領域的所有資源。一些先行的企業在做大做強之后,取得了平臺優勢,掌握著海量的用戶資源,這之后這些企業幾乎就在所有領域都占據著絕對優勢。中小型企業即使研發出產品,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用戶資源進行推廣。而大型公司掌握的技術優勢也使其在所有領域都沒有限制。以上種種,都加劇了互聯網行業的壟斷。
二、互聯網行業《反壟斷法》實施的困境
自2008年《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在互聯網行業體現除了較為明顯的不適應性,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和阻礙,其中“唐山人人——百度”案和“奇虎360——騰訊”案更是受到廣泛關注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2008年,人人公司起訴百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因其在百度搜索內競價排名的投入資金變少,百度公司惡意的屏蔽你網絡連接從而導致人人公司的收益受到較大損失。原告認為百度公司推出的“競價顯示搜索排名”業務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壟斷行為。而最終法院的判定認為百度公司不存在壟斷行為,理由是原告無法證明百度的市場支配地位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案例二:2010年,360和騰訊公司因其業務糾紛開始進行平臺競爭,互相限制其產品在平臺的顯示,下載等。2012年雙方對簿公堂,互相起訴對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不正當競爭。最終法院判定騰訊不具備市場支配地位,駁回了360全部上訴要求。
以上兩個案例引發了學術界和司法界的熱烈討論。《反壟斷法》在互聯網行業中的適應性也引發了各界的思考,而從案件的界定和判決等問題上來看,《反壟斷法》在近年來的互聯網領域訴訟案件的應用中暴露出了不適應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界定困難
互聯網行業沒有地域性,因此對互聯網企業的市場界定需要從產品的層面入手。而在互聯網領域中雙邊市場普遍存在。在雙邊市場中,企業針對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群體,經營策略也是不同的。以百度為例,對企業方面的搜索排名顯示需求,實行的經營策略是“競價排名”,通過企業消費的數額來決定其展示位置。而對于廣大用戶來說,搜索則是免費的。而市場界定方法是基于單邊市場發展而來的,因此這種界定方法不適用于普遍存在雙邊市場的互聯網領域,因此市場界定較為困難。
(二)市場支配地位認定困難
互聯網產品通常具有無地域性,免費性和低門檻的特性。因此一個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往往在很多細分市場上占有份額,因此市場份額認定和市場支配地位認定的法則不適用。以往的互聯網相關訴訟案件也表明我國司法界在市場支配地位的認證時不使用這種經驗法則。《反壟斷法》在互聯網行業中的運用也成為難題。
(三)舉證制度不適用
在案例一種,法院判決唐山人人公司敗訴的理由之一是無法舉證認定百度的市場支配地位。從實際情況來說,無論百度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人人公司在這一問題上的舉證都存在著巨大的困難。
(四)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不適用
在案例二中,法院判決騰訊公司不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這一判決存在爭議。從行為上看,騰訊公司利用自己產品的廣泛性,逼迫消費者強制卸載其他公司的產品,實際上已屬于“限制銷售”這一壟斷行為。但騰訊公司提供的產品QQ是免費的,因此限制提供該服務又不屬于“限制銷售”。
三、《反壟斷法》在互聯網行業中應用的有效對策
(一)完善互聯網行業反壟斷審查規則體系
傳統的反壟斷審查規則,如市場界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行為不適用于互聯網行業,因此要完善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審查規則體系,以維護市場公平和競爭公平。對于處于雙邊市場的產品,對其市場界定要進行拆分界定,如“人人——百度”案中的市場可以界定為廣告服務,而相關的市場份額的界定也應相對。而對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由于互聯網行業細分領域眾多,因此要相應的放寬標準。對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要根據互聯網無地域性、免費性的特點重新制定規則,如“360——騰訊”按中涉及的“限制銷售”行為,騰訊公司存在限制行為,但由于產品免費則不存在銷售行為,對此類的不正當競爭,要給予特殊的規定。關于壟斷行為的舉證問題,要成立專門的機構調查互聯網行業壟斷行為,提高司法效率。同時,對于互聯網企業的創新和一些小的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應該出臺支持這些互聯網企業創新的法規,僅靠《反壟斷法》限制有壟斷地位的公司還不夠,《反不正當競爭法》也要相應的進行修改,正面加以規范市場,對一些企業加以保護。
(二)提高執法專業化和精細化程度
互聯網壟斷訴訟案件有快速增長趨勢,這也給我國行政執法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戰,國家壟斷局在人員編制、執法資源、執法專業程度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一定不足,這嚴重制約了辦案效率。對此,首先要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在目前我國《反壟斷法》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我國互聯網行業壟斷訴訟案件更考驗著執法人員的專業性和靈活性,相關執法人員要與時俱進,關注行業動態,對互聯網行業的細分領域有足夠了解,深入了解雙邊市場和單邊市場的界定,尤其要對雙邊市場有足夠了解。同時,由于互聯網行業細分市場眾多,市場界定、市場支配地位界定和舉證等問題都較為困難,對此要提升執法的精細化程度,加強行業競爭狀況評估、數據庫建設和統計分析等基礎工作,在重大案件中引入第三方經濟咨詢機構。
(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反壟斷是具有國際視野的執法工作,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已超越國界,反壟斷執法的國際合作越來越重要。首先要繼續和有關國家簽訂反壟斷合作備忘錄。其次要加強案件審查合作,互聯網企業中國外資本涉足甚多,在各類并購案件中,國際合作更利于維護國際市場的競爭秩序。最后國際合作也有利于中國學習借鑒國外的反壟斷先進經驗,增進了解與互信。
參考文獻:
[1]高巍.互聯網壟斷語境下反思我國《反壟斷法》的不足與完善.法制與社會.2013(1).
[2]李平、袁波.互聯網反壟斷中的相關市場界定問題研究——兼評“奇虎訴騰訊案”中的相關市場界定問題.貴州社會科學.2014(4).
[3]胡凌.互聯網企業壟斷:現實與未來.文化縱橫.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