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內容,在中職教育中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對中職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態相對特殊,因此,在中職教育中,班主任更應該重視因材施教,根據實際進行德育教育,以提升中職學生的道德水平,有利于學生的日后就業與生活。本文便以中職學生的當前發展的主要特征為研究基點,圍繞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問題展開了簡要分析,分析當前中職教育中的管理和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聯系,最后探索“管育并重”這種德育模式主要的構建思路。
關鍵詞:中職 管育并重 德育模式 構建 思路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247-02
中職院校德育教育管理過程中,在對學生的日常教育和各類管理過程中都積極的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動中,這一教育理念,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心聲的發展,同時能夠保障院校德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但在實踐和落實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不斷的改進,首先是教育內容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實際需要,為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出發。現在的中職學生大部分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心理方面的問題,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好引導和調節,發揮心理輔導的作用,及時的消除一些學生心理方面的不良情緒,并要盡量的將負面情緒轉化成為無害的情緒[1-2]。避免學生出現一些不利于他人或者自己的行為和意識。雖然當前的高職院校對學生德育教育方面很重視,但很難完美的融合在日常管理中,部分教育管理者將德育教育僅僅表現在口頭上,而不能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將其貫徹到日常生活和管理中。針對當前德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加強中職院校的德育建設,吸收借鑒優秀的德育建設經驗,培養學生自己選擇更為科學合適的方法和技巧,融合自身的特點化為己用。在現代社會多元化、開放化的要求下,中職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在管育并重理念的指導下,構建合理、科學的中職德育模式[3]。
1 “管育并重”教育理念的內涵
“管育并重”有其豐富的內涵,在中職院校中,“管”主要指的是對學生行為的約束,這一過程主要建立在中職院校使用規章制度對各類學生進行強制管理。是我國教育理念的固有屬性,“管育并重”教育理念在這里體現了中職院校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將管理與教育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中職中職院校的規章制度主要是對學生的一些常規行為的限制和約束,將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規范,這個過程是具有強制性和不可抗性的[4]。“育”是對是比管理更為深層次的教育。在“管”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對于教師的管理產生厭倦和不滿、故意實施違規行為、對于管教陽奉陰違等情況。因此,德育教育過程中并不能采取強制管理的方式,這種管的方式對學生來說是不愿意接受的。針對這種狀況,中職院校采取較為溫和恰當的方式進行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般采取實際的舉例說服和談話的方式,引導和教育學生,通過教師的行為規范來影響學生的行為[5]。
2 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管”和“育”
中職院校針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能夠實現對學生思想觀念的正確引導,還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行為方式的改變,進而實現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和認知目標,促進學生白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不斷提升[6-8]。“管”和“育”是中職班主任開展學生德育工作過程中把管理和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式結合起來的基本手段,所謂“管”,指的是中職班主任遵照中職院校內部規章制度對學生日常行為,以及班級日常教學秩序開展的管理工作,而所謂“育”,則指的是中職班主任,或者其他學科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學生更為更易接受的方式進行,選取恰當的具體事例,實施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知教育,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督導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水平。從而確保中職德育教育工作能夠獲取中職學生的充分認同,為相關教育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創造支持條件[9]。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中職德育教育中的“管”和“育”兩者關系密切,相互聯系又有很大的區別:
2.1 “管”是“育”的前提
“管”的內涵在于針對中職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當行為,展開恰當程度的規范,而中職院校現行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及相關的一些實例,為中職教師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開展的“管”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于中職院校現行規章制度的管理強制性,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10]。因為也就要求中職班主任在“管”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服從學校制定的相關制度的管理,對學生實施程度適當的心理關懷和和觀念引導,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實現對中職院校基本規章制度的深人認知,為相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便利。
2.2 “育”是“管”的深化
借助中職院校管理制度規范中職學生的日常行為,這樣就能更好的為中職院校德育工作目標的實現創造支持條件,然而,任何的管理制度本身,它都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管理制度的強制性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性情緒,在這一情形下,必須轉換角度和方式方法,要求中職班主任采取針對性措施,及時解答學生在理解和遵循中職院校管理制度過程中出現的疑問,確保學生能夠順利接受中職院校基本制度的規范約制,從這一角度分析,中職德育中的 “育”可以被理解為是對“管”的有效深化[11]。
3 中職班主任“管育結合”德育模式的構建思路
在當前的新教育形式的背景下中職教育事業的全新發展形式,要求中職班主任切實轉變德育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工作的開展模式,要在做好中職院校德育工作的基礎之上,更好促進中職教育的發展,促進我國中職教育事業不斷改善提升。為確保中職院校“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建構和運行能夠順利取得最仕的預期效果,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正確認識“管”的作用
中職班主任應當在日常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對“管”和“育”相結合,。并充分彰顯學生德育工作過程中“管”的前提性地位。盡管開展學生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標在于管理和規范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日常行為,并以此結構和維護中職院校良好有序的日常教學秩序。但是,中職班主任依然不能忽視“管”在中職學生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endprint
3.2 “管”不是“干涉”
在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要這種方式,為確保中職學生在開展日常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取到充足的人身安全保障套件,班主任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同時還要充分保障學生白身的隱私權益,為學生留有充足的白我空間,確保學生能夠以積極正面的心理情緒狀態,接受中職班主任的日常化行為管理。管理過程就不能干涉學生的自由主見[12]。“管”的基本內涵在于運用校園規章制度的“權威性”和“強制力”,對中職院校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觀念展開規范,而這種具備強制性特征的管理手段,往往不能獲取到學生充分的心理接納,因而要求中職班主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中職德育教育過程中“強制性”因素的應用方式控制,為最仕德育效果的實現創造支持條件。
4 結語
在網絡時代這一全新的教育背景下,社會信息發展速度極快,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可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須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因為意識的教育,構建管育并重的德育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規范引導,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要求。為了讓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中職院校教育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還要重視德育的教育,采用“管”與“育”結合的教育模式,為學生的未來提供更好的發展可能。
參考文獻:
[1] 洪敏.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職業,2017,(10):90.
[2] 邱旭東.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12):93.
[3] 于存波.“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10):128-129.
[4] 黃彥鈞.管育并重理念下的中職德育模式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4):108-109.
[5] 林森森.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思路探索[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2015:1.
[6] 李彬.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C],2015:1.
[7] 李秀英.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9):93-94.
[8] 邱月蓉.“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J].才智,2015,(11):211.
[9] 高業大.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電子制作,2014,(24):149.
[10] 陶琴.中職《平面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基于“思技并重,人人發展”的德育特色[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05):237-238.
[11] 楊善銘,蘇使如.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10):44-46.
[12] 馬玉紅.“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7,(05):107-108.
作者簡介:施利華,男,漢,浙江湖州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數控車教學與研究,中職學生高職高考教學與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