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
摘 要:音準既是歌唱基礎教學的核心,也是唱好歌曲的關鍵。美妙的旋律與動聽的歌聲結合,才能更好地領略音樂的魅力。山區小學音樂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歌唱的能力,更是當下素質教育迫切要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音準;教學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我校地處粵北山區,在音樂專業教師不足、音樂教學斷層的情況下,于2016年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點,監測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其中監測的內容是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抽查的5位學生當中幾乎沒有一個能正確唱出來,選唱的歌曲更甚,主要是走音現象嚴重。基于以上現象,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有效地提高中年級學生的音準能力,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利用一年時間進行了小課題《小學音樂中年級音準教學的研究》。
一、山區小學生出現音準不正確的原因
(一)專業教師配備不足
我校有30個教學班,只有一到兩名專業教師,無法讓全體學生都能接受到專業教師的授課。
(二)大部分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音準訓練
有部分學生在小學就讀的六年里,沒有接受到專業教師的指導,有部分學生斷斷續續地接受過,造成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不強,以致音準不正確。
(三)學生自信心不足
學生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和專業教師的肯定,沒有更多的展示平臺,不敢肯定自己唱得對與否,在演唱時較緊張,出現走音現象。
二、小學中年級音準訓練方法探究
在常規教學中,兼課教師只是教學生反復學唱書本上的歌曲,較少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在音樂課程標準的推動下,學校成立教研組,由專業教師帶動兼課教師學習相關的知識,并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把音準訓練融于教學活動中。
(一)多聽策略,貫穿教學
《國語》曰:“和六律以聰耳。”在教學中,筆者采用不同聽的形式,提高學生聽音能力。
1.聽音模唱
以往,學習音階只是讓學生跟隨琴聲反復練習,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不會用心聆聽、認真唱,音階的掌握不理想。隨著音樂教材改版,筆者接觸到了柯爾文手勢,通過擺放手從腰部到頭部的不同高度的位置進行音階練習,使原來只靠耳進行的音準教學,發展到視覺上,起到了視、聽器官相互影響、補充、依賴的作用,在音準教學上取得較好的效果。筆者在課題研究后,讓學生逐一學習7個音名、唱名,再學習對應的7個手勢,通過“猜猜看”的游戲鞏固相對應的音名(唱名)或手勢。音階的上行,可以比喻成上樓梯,下行比喻成下樓梯,把抽象的音高概念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形象情景,學生快速掌握音階的準確唱法,建立音高概念,為后面正確演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礎。
2.聆聽歌曲
美國的艾倫·科普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筆者曾讓學生聆聽歌曲,聽了一小段,就有學生跟著唱,只有少部分學生完整地聆聽范唱,到表演環節,大多學生都不能正確演唱歌曲。鑒于此,筆者采用多種方法,提出聆聽要求,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例如在第五冊歌曲《我們愛老師》教學中,第一次要求學生閉眼靜靜地聽歌曲,聽后說說歌曲的速度、情緒。第二次帶著問題聽歌曲:歌里唱了些什么?第三次判斷歌曲的節拍。第四次隨著歌曲打拍子。每一次聆聽后,及時獎勵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同時伴以語言上的表揚“你真認真聽!”“你聽得真仔細!”“你說得真好!”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養成了聆聽的習慣,很快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二)多辨策略,提升能力
學生在認識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礎上,通過聽辨單音的練習來提高聽辨的能力。例如筆者在組織游戲《摘桔子》:將樂譜寫在桔子卡片里,貼在“樹”上,游戲時讓學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摘完后唱一遍,再自由組合、配上節奏,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唱準曲譜旋律。此外,還利用卡片組音游戲、唱名填空游戲等進行復習鞏固,再深入到多音聽辨。
(三)多唱策略,掌握音準
課堂中,總會有一部分學生金口難開,筆者想方設法引導他們大膽開口,反復練習音符的正確唱法。
1.視唱練耳
筆者經常組織學生“聽音模唱”的游戲,首先給學生一個音高“1”,讓學生模唱并記住它的音高,再模唱“1-3”“1-5”,采用小組競爭復習鞏固。學生熟記“1、3、5”三個音的音高位置后,以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個音,多唱音階、跳音,學生很快掌握7個基礎音的音高,順利進行“接龍游戲”。
2.唱好歌曲
筆者每教一首新歌,讓學生先模唱歌曲的旋律,然后輕唱歌曲,再用自然的聲音正確唱歌曲,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在今年學校藝術節的歌唱比賽中,學生演唱水平明顯有提高,排練的大合唱參加鎮、縣、市的比賽,均名列前茅。
(四)多評策略,培養自信
筆者常鼓勵學生一個人大膽唱歌,其他學生認真聽,然后師生點評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音準能力。在學期將要結束時,舉行班級演唱會,給學生展示的舞臺,讓他們通過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個人的演唱水平。
在課程背景下,筆者經過多方面的探究與實踐,中年級學生的音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成果顯著。實驗教師還要繼續探索,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從而有效地實現音樂教育審美育人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田文英.如何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好唱歌課[J].音樂天地,2009(9).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