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先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思維能力。但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不成熟,導致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困難,為此,創新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正在逐漸發生變化,教師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等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使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也在逐漸提高。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加輕松愉快地進行數學學習,本文根據自身的教育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傳統教學模式仍在使用
對于小學數學,教育部很早之前就已經推出了新課程標準,這一標準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但對于這一改革,我國大部分地域的變化并不明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是將板書上的內容轉移到多媒體設備上,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并沒有太大的改善。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過于單調
小學生正處于發育階段,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同時其本身的邏輯性不強,這使得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更加傾向于快樂學習,但由于數學本身是一門較為嚴謹的學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發生轉變,這使得課堂教學氛圍發生改變,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很難進行良好的數學學習,嚴重的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果。
3.成績與分數被過分看重
我國目前正在逐漸推進新課程改革,但由于人們長期以來的觀念影響,使得大多數人在進行教學成果的判斷時仍然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作為標準。對于我國長久以來的教育工作,將學生分數作為教學效果的判斷標準,盡管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目前并沒有完全取代分數的影響,這對我國的素質教育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發展,尋找更加適合我國小學生發展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作者通過以下幾點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進行了研究:
1.通過學生趣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不完全,對于很多問題往往更加趨向于用感覺進行決定,但其本身又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于新的事物往往更愿意進行探索。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借鑒這一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同時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例如,在進行圖形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形狀的物體,并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其適當的評價,這樣既能夠讓學生認真思考,同時還能夠增強其自信心。另外,課堂教學氛圍對小學生同樣很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消除單調壓抑的氛圍,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輕松愉快的環境。
2.通過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中來,這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小游戲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從游戲中學到知識。例如,在講解數學混合算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在一些卡片上寫上混合算法數學題,然后讓不同的學生從中抽取進行回答,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得到教師的一些小獎勵,回答錯誤的學生則需要多做一些家庭作業或者接受其他的一些小懲罰,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游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之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單調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圓面積計算”這一內容時,教材上的推導過程過于抽象,很多學生學習較為困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模擬系統將整個圓形進行無限分割,幫助學生逐漸理解圓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打破思維限制,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今后的數學素質培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趙秉苓.探討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學周刊,2013(36):79.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