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省珍
摘 要: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基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小學是人生啟蒙教育最重要的階段,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個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應該對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給予高度重視。
關鍵詞:小學;德育;心理健康;整合
根據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教育正在逐漸地向素質教育發展。但是很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教育方式,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提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機融合,既可以減輕小學教育的負擔,同時也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實現現代素質教育的目標。[1]
一、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現狀探析
由于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并且差異較大,因此要想將這兩者科學、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就要打破原有的學科界限,從而整合二者開展教育。當前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現狀如下:
第一,缺乏對不同學科進行整合的專業人才。對于大多數的學校來說,負責德育的教師同時還要負責學校行政方面的工作,這些教師比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并且對教學方法的掌握也十分有限。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心理教育工作人員對德育工作的開展缺乏方向感,既沒有熟練地掌握到德育方面的知識,也沒有經過專業的指導和培訓。
第二,缺乏環境的支持。現階段,無法將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整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環境的支持。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一小部分教師能夠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地應用到德育當中,而大部分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對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認識不足,并且重視程度不夠。這些因素都嚴重地制約了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二、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分析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
現階段學校對德育比較重視,但是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各小學在開展德育時,應該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并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進,讓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比如一年級《我上學了》教師在進行德育時,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地滲透到德育中。新入學學生要有禮貌,對老師和同學主動打招呼以及在班里做自我介紹,如果有害羞內向的學生不敢打招呼或者上臺,那教師應該多留心一下,多跟學生談談心,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祖國媽媽,我愛您》這一課是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觀念,小學生年紀小,對看到的事物會很感興趣,可以播放一些我國建設的視頻、圖片等,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比如神舟載人飛船,比如我國的高鐵建設等等,讓學生親眼看到祖國的強大。如果有條件可以組織學生去觀看電影比如《戰狼2》,體現我國日益強盛的國力與影響力。還要提高學校與各學科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學校盡可能地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好的條件,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建設強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隊伍,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以便可以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實踐教學活動
德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課堂滲透德育和實踐教學。[2]首先,教師應該采用適當的方式將怎樣與人交流等內容融入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心理調查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指導等課程,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教師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中滲透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快樂的少先隊員》這一課,可以帶領學生做志愿者,打掃校園衛生、社區衛生等,讓學生體會奉獻精神;比如《我和規則交朋友》,讓學生在不同情境下作為當事人做出選擇,分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魯莽,什么是規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品質,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心態。
總之,在小學教育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比如糾正學生的行為舉止、注重對學生情感方面的關愛等。此外,在對小學生進行培養教育時,不僅要采用這些方法進行教學,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錦華.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4):214-215.
[2]孫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經驗分析[J].北方文學(旬刊),2016(3):186.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