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艷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施行,多地的學科教育已經取得了相對較為不錯的成果。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小學語文是針對小學生而言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一方面是因為其涉及母語的學習,另一方面,小學語文也是同階段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依托,如何將語文學科的教學同其他學科進行整合,達到共同促進、共同進步的目的,才是現階段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發展方向。通過對小學語文課程重要性的分析,闡述了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進行課程整合的具體措施,為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具體思路提供了必要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整合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所有教育階段的每一門學科都要根據目前社會發展以及人才發展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的改變,尤其是與其他學科聯系比較緊密的一些學科,而在小學階段的教育當中,小學語文就是當前教育教學非常看重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生在進行完幼兒園階段的教育以后,必須要進行九年義務教育,而開端就是小學階段的教育。但是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都比較淺顯,尤其是涉及教學中一些感情事物、科學事物的時候,這種現象就更加明顯了,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小學生對未知事物的認知,同時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之間的聯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將小學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是當前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內容分析
何為小學語文課程整合?單單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可能就只是對小學語文內部的教學知識進行一下整理與排序,好讓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具有條理性,更加容易接受,但實際上來講卻并不是這樣簡單,單純地進行小學語文的課程整合是包含在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的內容整合當中的,因此,不能片面地理解課程整合的概念。本文闡述的小學語文課程整合包含多個部分的內容,其一是對小學語文單學科的內容整合,包含對教學方法的反思以及課程內容的結構思考;其二是小學語文與同階段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整合,讓它們之間互相產生聯系,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間接地對小學語文學習產生具有實質幫助性的積極影響,其三就是對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未來展望。這三個部分的內容綜合起來,詳細地對當前教育環境之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具體方法進行了解析,為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以及個人的綜合發展鋪墊一個較為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重要性分析
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科學整合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要讓廣大的人民教師和教育機構將長久以來積累下的教學經驗以適應現代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的模式進行進一步創新與進步,這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學生打好未來發展基礎的必然要求。
小學生在進入小學階段教育之前,所進行的幼兒園教育不能當作系統的學科教育,而只能當作啟蒙事物的教育,因此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對孩子的要求相對較低,而且所學知識較為雜亂,學會什么算什么,對知識結構以及知識框架的要求基本沒有,但是進入小學階段的教育就不同了,年級越高對知識整合的要求就會越高,畢竟我國的教育制度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習技能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當中立足,在初高中階段的學習也會相對簡單一點,這是其一。其二,小學語文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是我們的母語的用法以及相對簡單的知識,因此,如果只依靠語文學科單學科的知識是不能夠滿足學生成長要求的,所以,就需要將其他學科所學的知識作為依托,不僅能夠將知識整合起來理解,更重要的是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根據不同知識的類型聯想到其他類型的知識,這就大大增強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也對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多面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有利于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優化與掌握,從而擺脫依靠記憶去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的困擾。所以,對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課程整合也逐漸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具體思路分析
小學語文的課程整合畢竟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要放眼全部學科,把目光放長遠,對學科的聯系性和整體性都要進行把握的復雜工作,因此,小學語文的課程整合需要科學合理的思路去指導。
1.小學語文單學科的課程整合
針對小學語文單一學科的課程整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自身的教學內容進行明確的認知,先對自身內容進行基礎性的整合。小學語文的課本知識當中,不僅有較為優美的句子和華麗的辭藻,而且還要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古詩詞以及古典故事,這樣一來,學生除了可以學到知識之外,還能夠收到優雅文化的熏陶。教師在課程整合過程當中,也要為學生增添更多的課外知識,讓他們能夠了解得更多,不斷開闊學生的眼界。而在教學的方法上,教師要對古詩詞以及有韻味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升華,比如要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之中體會其中的意味,這樣長期的積累就提升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培養了他們一定的語文功底,在對課文當中的優美詞匯句子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進行一定量的積累,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寫作以及創作當中發揮出來,有的放矢。比如,在《望月》一文的學習時,學生通過對描繪美麗景色的詞語的學習,就可以將其中的描寫手法以及創作的想法記憶下來,在學習其他描寫景色的課文時,就可以展開對比,發現其中的異同之處,進而讓學生也能夠在這樣長期的學習當中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與描繪能力。這種將同一類型的課本內容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方法,不僅可以提升課堂質量,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熱愛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對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
2.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當今社會是一個以能力提升為主的社會,學生的能力如何直接決定了他們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將平常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因為語文知識不僅有古詩詞以及景色描繪這些陶冶情操的東西,更多是一種交流的形式,它積累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帶有明顯的生活性與實踐性,所以教學內容與生活內容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在反思課本內容的時候,發現其在自己生活中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學習《海倫·凱勒》一文時,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可以體會到其堅韌的品質,學生如果不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就不會體會到其中的困難,當然也就不能體會堅韌品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將生活實踐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對課文中的中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認知與感受。
3.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思路分析
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是整合過程中的重點,尤其是對其整合方法以及整合技巧的把握。與數學學科的整合,應該將語文課本內容當中涉及的數學知識與數學學科進行聯系,比如,在學習到《第八次》一文當中的時候,布魯斯王子多次斗爭的精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而“8”這個數字在當初進行巨大歷史事件的同時可是一項不簡單的事兒,學生經過對數學當中數字的感覺,可以體會到布魯斯王子屢戰屢敗的不懈斗爭精神。與音樂學科的整合當中,可以通過語文學習內容的聯想,引申到對音樂的感受當中,比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文時,學生就可以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將情懷引申到音樂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當中去,課文中那種充滿希望與朝氣,熱愛生活與祖國的情愫就可以在音樂中體現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對音樂歌曲更加容易掌握,也更感興趣。
小學語文課程整合并不是單純學科的整合,而是將幾乎所有學科的知識與小學語文的知識聯系起來,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宗凱,楊浩,吳砥.論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
[2]趙婧.“云課程”解析:背景、理念與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2013(12).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