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娜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可缺少的科目。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能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對推動學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設計進行研究,從而為其制定合理的合作學習活動,真正有效地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當中提升自身學習水平,為小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組織及設計
一、重視自主探索環節的組織與設計
在設計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中,要將自主探索環節視為重點準備環節。對于這一階段,學生是由教師引導,對問題進行探討,并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再由學生共同討論進行總結歸納以及提出問題。自主探索環節,教師要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而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生渴望,以此來吸引學生參與到自主探索中。所以,在開展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前,教師應重視自主探索環節的設計,通過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探究話題來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
二、設計合理的合作學習互動流程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互動環節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是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關鍵部分,所以教師應重視合作互動環節的設計,而且在設計這一環節時要結合其主旨思想,圍繞學生來開展完善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出明確的教學任務,以保證合作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小學語文合作互動學習當中,學生應有自由地表達想法的空間和時間,并在互動當中通過讓學生相互聽取討論意見,在交流當中獲取信息,以此來完成最終任務。合作互動環節應該良好地展示出學生自我表現力,進而提升學生團結協作以及融合能力,真正有效促進學生未來穩定發展。
例如,在開展《精衛填海》閱讀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的興趣,教師應在活動前為學生設計教學探究和互動環節,根據課文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題目來進行探討,并通過探討來明確文章知識,并提出問題,之后再為學生設計互動活動,讓學生根據本文知識,尋找自己看過或是聽過的神話故事,并由小組探討的形式講述不同的神話故事;或是可以根據本課內容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話劇表演,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知識,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三、設計小組交流環節流程
在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中,組際交流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是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更大規模的互動與交流。在學生完成內部交流活動后,對語文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和理解,之后再開展班級內部討論活動,將每組討論的結果表達出來,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而在班級討論當中增強學習效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在組際交流中,每組提出的問題都會由其他小組進行探究來解決,并對該小組發言和討論的結果進行補充和評價,而教師在這里的任務就是對每一小組的表現情況進行記錄,并為后期總結做好準備。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強化自己的思維邏輯,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結互助的能力,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例如,在講授蘇軾的《贈劉景文》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前讓學生先對首詩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來讓學生了解這首詩相關內容,之后再為學生設計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等,以此來引導學生理解詩中情感與內涵,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設計情景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圖片等,通過多姿多彩的內容來吸引學生學習本課知識,之后再由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來掌握本課知識,從而全面有效地提升小學生學習水平,為學生未來健康穩定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四、注重總結評價環節的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總結評價環節,其主旨就是小學語文課堂最終成果。通過這一環節能夠將學生學習成果良好地展現出來,并通過結果來明確學生整體學習情況,以此來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在總結評價環節,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監督,進而良好地協調學生學習狀況,提升學生教學進度。教師也要注重主觀技術來開展總結評價工作,根據客觀數據將學生學習成果以及整體表現,來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的內涵和實質,從而全面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隨著我國新課改教育理念在小學教育中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育更加注重素質教育的開展,真正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理的合作學習活動,并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等,為學生設計符合其身心發展的教學活動,以此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和作用,為推動小學生未來健康穩定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韋艷.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的組織與調控[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3):28.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