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雯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智商、情商提高的關鍵時期。情感教育的成功與否與培養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自信心等存在密切聯系,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對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意義進行闡述,再針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情感因素;情感教育;解決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以及人們對于英語學習的深入,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已經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塑造自身品格,達到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的目的。小學是學生認知能力、情感、理解能力都急劇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期。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行情感教育,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一、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意義
1.樹立學生自信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經常性給予鼓勵,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得到自我認同感,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學業上的挫折,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而感到自信心受挫時,教師應及時告訴學生學習是一件需要長時間堅持的事,不要因為一時不懂、不會就放棄英語的學習并及時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上的困難,及時幫助學生解決不懂的英語問題。通過在英語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2.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沒有興趣學生是很難學好英語的,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激發學生內在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走進英語課堂,并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興趣品質。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迎合學生各方面的興趣,而是激發那些與社會進步、學生個體發展相關的興趣。[1]英語的學習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有巨大優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睜眼看世界,還能提升學生個人素質,讓學生更好地與國際友人進行交流溝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完善學生品德,幫助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學習不僅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認知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自身的品格,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引導學生用合理的方式疏導自己情感,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1.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情感教育就是對學生的情感狀態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用恰當的方式處理自身焦躁、緊張等負面情緒。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用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授課方式,讓學生獲得不同課堂體驗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具體游戲形式可以是老師念出一種動物的英文單詞,然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monkey,cat,bird等;也可以用英文說出一種水果的名字,讓學生挑選正確的水果,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這些水果可以是orange,banana,apple等較為簡單的英文單詞,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是watermelon,strawberry等較為復雜的英文單詞。
2.教師應及時與學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對教師是否喜愛從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學習成績、學習積極性的高低,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用一種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應當熱愛教育事業、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2]例如,教師通過與學生積極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喜好,可以在學生過生日時,組織班級學生一起為其唱生日快樂歌,“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借此加深與班級學生之間的感情,增強班級凝聚力。
3.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同感
如果學生對于西方文化完全不了解或者是存在一些誤解,那對于英語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播放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英語視頻和英文歌曲,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一些特殊的西方節日,如圣誕節,英語教師可以播放西方過圣誕節時的視頻和歌曲,“jing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歌曲都適合學生學唱。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手段: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同感。通過這些教育方法,不斷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好家長,2016(39):129.
[2]張金蓮.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學生英語,2015.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