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國輝
【摘要】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對教育的改革力度。對于一些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強。近幾年,我國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時代的教育改革,會對高職院校的教師學生的教育方式、教育觀念產生重大的影響。高等職業院校要抓住機會,迎頭而上,利用各種方式,實現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改革。
【關鍵詞】教育改革 ?高職院校 ?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41-01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擴張,畢業生增多,導致就業形勢緊張。高等職業院校也需要與時俱進,將先進的信息和觀念灌輸給學生,使學生更加契合社會需要,拓寬學生的就業道路。
一、大數據的定義和特征
國內外大數據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其中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大數據是指一種數據集,它與傳統數據在管理理念、處理技術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蘊含更加豐富的價值。所謂大數據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大規模復雜的數據結合,它具有規模性、多樣性、高速性的特征。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大數據的動態增長特點
數據總量是持續增長的,而且增長速度在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許多領域形成了海量的數據庫,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呈現一個動態增長過程,數據的增長速度在不斷提高,對數據庫的分析處理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二)數據類型多樣化
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使大數據的類型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許多不固定的、無規則的非結構化數據類型使大數據的類型更加多樣化。數據的價值潛力無限,大數據的價值潛力隨著規模增長而不斷提高,海量數據庫中發現需要的高價值的知識,對于提高行業、企業和部門的效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大數據對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影響
(一)大數據對高職院校教學觀念的影響
教育改革前的教育思維主要是灌輸,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大數據的興起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建立大數據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將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大數據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在課堂中排斥網絡將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學會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應用,在課程設計、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揚棄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思路,及時學習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大數據對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影響
大數據時代,課堂的空間被拓寬,可以選擇室外甚至校外教學。網絡教學興起,教師的角色也將產生變化,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網絡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大數據,對學生進行系統分析,評估學生的學習現狀,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普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學習效率,擴寬學生對知識獲取的渠道。
三、大數據下高職院校教育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也要加強學習,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緊跟時代,推動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可以引入翻轉課堂、微課等新型教學形式。翻轉課堂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師設計教學內容,學生解決問題,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在線學習,學生實現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討論或者答疑,通過教學視頻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微課堂是將課程分解為一系列的目標,其作為一種微型的課堂體系,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教學興趣。
(二)加強新舊教學模式的結合,取長補短
需要承認的是,在大數據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也有缺點和劣勢,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有其優勢。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度,但是需要教師前期不斷督促學生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在線討論交流,但是師生之間的課堂交互性不強,需要教師引導教學。在一些高職院校的課程中,許多課程需要學生親手實踐,在網絡環境中并不能很好的學習和實踐,仍然需要課下開展實踐活動,因此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需要課堂上的傳統教學模式,由教師給予指導。好的教師要做到取長補短,推動高職院校教育體制改革,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
大數據對教學領域的影響剛剛起步,針對高職院校課程教育改革問題,可以從教學多個方面入手,轉變高校教學模式。大數據的興起,為高職教育改革提供了機遇,高職教育院校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樹立大數據思維和創新型個性化思維,利用數據化的優勢,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思想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鄭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J]. 電腦迷, 2017(20).
[2]楊子武.基于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教學改革[J]. 讀天下,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