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摘 要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面臨著越發巨大的競爭壓力,需要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優化創新,構建全新的工作模式,才能有效適應新媒體發展的要求,確保電視媒體的長遠穩定發展。本文從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現狀出發,對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策略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1-0014-02
作為電視媒體中的核心內容,電視新聞節目對于電視媒體的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而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帶動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電視媒體形成了劇烈沖擊,信息傳播模式的變化要求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必須及時創新工作模式,以保證新聞采編的質量和效率。
1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現狀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使得信息傳輸途徑變得越發多樣化,媒體形式也在持續拓展,新媒體時代逐漸到來,對于傳統媒體產生的沖擊不容忽視。相比較電視媒體,新媒體的時效性更強,而且先進信息技術的支撐也使得新媒體的智能性更加突出,具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移動網絡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更進一步推動了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開始逐漸取代傳統電視媒體。
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面臨著越發激烈的競爭,想要更好發展,就必須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潮流,對新聞采編策略進行優化創新,構建起更加合理的新聞采編工作模式,促進新聞采編質量和效率的持續增長。
2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策略
長期以來,電視媒體擔負著政府政策宣傳、民生問題分析以及社會輿論引導等作用,能夠通過新聞報道,使得公眾了解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幫助人民群眾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電視媒體的作用逐漸喪失,威脅著其可持續發展。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做好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模式的創新[ 1 ]。
2.1 策略創新
2.1.1 關注社會生活
電視新聞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民生寫實,通過對社會中發生的真實事件的分析和探討,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從這個角度出發,在開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關注社會生活,確保新聞能夠真實反映群眾生活訴求,貼近生活實際,以吸引更多受眾的目光。
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應該深入到群眾生活中,了解其實際需求,針對采集到的新聞事件進行合理編輯,提升新聞采編質量,使得電視新聞節目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在宣傳政府政策,引導社會輿論的過程中,應該從公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將理論與實踐聯合起來,避免空談主義。
例如,在對最新的政府政策進行宣傳時,針對大方向的國家級政策,可以一筆帶過,詳細報告貼近民生的政策,從而提升群眾對于新聞節目的關注度。
2.1.2 提高人員素質
采編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如果工作人員能力有所欠缺,則不僅新聞信息的采集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出現與預期目標的偏差,在進行信息編輯時也會影響信息的利用效率,導致最終得到的電視新聞節目無法滿足公眾需求,加上新媒體形式的沖擊,電視媒體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難度可想而知。
對此,需要提升新聞采編人員的能力和素養,一是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確保采編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需求,在新聞采編環節能夠始終保證目的性和針對性,制作出符合實際、能夠吸引受眾目光的新聞節目,提升新聞采編效率[ 2 ];二是應該加強鍛煉,確保新聞采編人員能夠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進行新聞采編經驗的總結,提升工作整體效果和水平;三是應該提升工作人員的采編技術。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非常復雜,不僅包括了對于新聞信息的采集和編輯,還包括了新聞節目內容規劃、畫面剪輯以及視頻角度處理等,想要保證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需要立足當前基礎,提高工作人員采編技術,以可靠的技術為支撐,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精煉性和思想性,引導人民群眾對新聞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不僅如此,先進的采編技術能夠實現對電視新聞畫面的優化以及視頻角度的調整,改善節目整體質量,對于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2.1.3 推進媒體融合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能夠通過相應的平臺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從而提升觀眾對節目的關注度。基于此,從推動電視新聞媒體長遠發展的角度,應該推動媒體的相互融合,強化與觀眾互動。以新聞聯播等相對正式的節目為例,并不適合在節目中進行互動,因此,從提升關注度和收視率的角度,可以開通相應的微博賬號或者微信公眾號,構建網絡互動平臺來實現場外互動;對于“說天下”等相對靈活的新聞節目,可以開通節目熱線,也可以通過短信、微博等方式實現現場實時互動,甚至在必要時也可以直接傾聽觀眾的訴求,幫助其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社會功能進行強化[3]。
2.2 模式創新
一是創新采編模式,以新媒體的時效性為依托,實現即采、即編、即發,提升新聞播報的生命力,保證新聞報道的即時性。例如,對于一些突發性事件,可以在移動客戶端發布相關信息,對新聞編輯和報道的即時性進行強化,使得新聞報道能夠贏得主動優勢。
二是創新傳播模式,在新媒體背景下,應該對電視新聞采編的傳播模式進行創新,將以往單向傳播變更為多元傳播為主,一次采編多種生成的新模式,構建多媒體采編平臺,實現傳播手段的多元化。例如,在G20峰會、APEC會議中,央視融合了新媒體,通過微視頻的方式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向全網推送信息,也使得央視新聞媒體“V觀習主席出訪”在網絡中得到了海量關注,通過快速剪輯編輯的V視報道模式,向受眾推送獨家新聞內容,給觀眾帶來了不同的視覺感受。
三是推動深度采編,提升服務效能。在新聞采編中,應該重視深度采編工作,突出電視新聞媒體的專業性,利用有深度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吸引受眾目光。對于電視媒體而言,應該對新媒體平臺進行合理利用,配合門戶網站、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等,對新聞采編的流程進行更新,以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零散新聞來提升服務水平。
具體來講,一方面,應該及時更新思維模式,將深度報道看作新聞報道的生命線,作為提升收視率的基礎保障;另一方面,應該完善服務模式,配合新媒體平臺,向受眾呈現更有價值的信息服務,使得受眾能夠與新聞欄目建立起彼此信任和尊重的情感[ 4 ]。
3 結論
綜上所述,必須認識到,新媒體時代,新媒體的不斷涌現雖然對傳統電視媒體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但是其未嘗不是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電視媒體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對新聞采編策略和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以實現穩定可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唯方.基于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方式[J].新媒體研究,2015,1(16):68-69.
[2]李林.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5(10):14,4.
[3]劉靜,劉文瀚.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的技巧及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5(1):7-8.
[4]徐錄.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J].新媒體研究,2016,2(13):173-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