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越
摘 要 計算機網絡不斷發展,將人類生產范式和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是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也帶來各種病毒傳播,對于各行業的信息化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嚴重危害到企業和人們。本文主要論述了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傳播和防范措施,對于現骨干的研究提供理論研究。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病毒傳播;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2-0092-02
當前各種新網絡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應變范圍變得更加廣泛,起到的作用也變得更加重要,計算機網絡和人類的生活具有密切的關系,社會對于計算機網絡具有很大的依賴程度。
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病毒也變得更加復雜和高級,計算機病毒重復利用常用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使病毒擴散速度不斷提高。受感染的范圍越來越大。因此需要加強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保護。
1 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傳播特點
1.1 傳播速度比較快
在單機環境下,病毒利用軟盤,從一臺計算機來到另一臺計算機當中,在網絡當中,通過網絡通訊機制可以快速的擴散。以測定為基礎,一天PC網絡在正常利用的情況下,如果一臺工作站存在病毒,那么就會在幾十分鐘當中導致數百臺計算機遭受感染。
1.2 擴散面積廣
病毒在網絡當中擴散的速度非常快,擴散范圍也比較大,不僅可以在極短的時間當中傳染所有的局域網當中的計算機,還可以利用遠程工作站瞬間將病毒傳播到千里以外。
1.3 傳播形式比較復雜
計算機網絡病毒在網絡當中進行傳播,通常都會經過工作站、服務器、工作站,但是其中傳統的形式是各種各樣的。
1.4 很難徹底清除
針對單機上的計算機病毒,可以利用刪除帶毒文件方式清除病毒,此外也可以實現低級格式化等方式徹底清除病毒,但是網絡當中如果有一臺工作站沒有得到徹底消毒,那么整個網絡就可能重新被入侵,可能剛剛清除一臺工作站,就會被另一臺計算機的病毒入侵。因此消除工作站的病毒是無法徹底解決病毒的危害的。
2 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傳播途徑
2.1 利用郵件和網站等途徑
計算機網絡病毒直接影響到人們正常電腦應用。一些計算機病毒會導致電腦失去大量文件,破壞軟件,甚至還會導致用戶的電話崩潰。針對各種病毒的傳播途徑,通常都是利用網站和郵件等方式傳播病毒。一些網站冒充國家政府和銀行網站,誘導用戶點擊,隨后用戶就會中毒。我們在日常觀看電影和玩游戲的過程中,遇到無法屏蔽的廣告網站,點擊這些網站就會中毒。
2.2 通過移動U盤傳播
網絡病毒還可以利用U盤傳播病毒。在現實生活當中,人們通過U盤拷貝各種資料,U盤插入到的計算機,就會遇到各種病毒,插到別的電腦的時候就直接傳播了病毒。在學校經常出現這種方式,教師在課堂當中利用公共多媒體,教師的U盤通常接觸過幾十個電腦,很容易感染并且為傳播各種病毒。
2.3 盜版軟件傳播的病毒
病毒傳播不僅可以利用網站和移動硬盤的途徑,其中盜版軟件傳播病毒也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用戶因為不愿意買正版軟件,選擇下載盜版的軟件,但是這些盜版軟件經常攜帶各種類型的病毒,在利用這些軟件的過程中,電腦經常會出現死機和藍屏的情況,因此用戶只能重裝系統。
3 計算機網絡病毒的防范措施
3.1 基于工作站的防治技術
病毒進入網絡的主要途徑就是工作站,因此防范計算機網絡病毒首先需要著手于工作站,利用有效的方式,定期利用反病毒軟件對于工作站的病毒情況進行檢測。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使預防能力不斷提升,但是需要經常啟動軟盤防病毒軟件,這樣就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并且只能在病毒發作之后才可以被檢測到。也可以在工作站安裝防病毒卡,或者在網絡接口卡上安裝防病毒芯片,可以實時對于工作站進行檢測。但是這種方式存在很多不便,例如防病毒卡和防病毒芯片的升級十分不便,對于網絡運行速度造成影響。
3.2 基于服務器的防治技術
計算機網絡的中心就是網絡服務器,如果擊垮了網絡服務器,那么整個網絡就會癱瘓,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基于服務器的防治病毒方式都是利用防病毒可裝載模塊,可以試試掃描病毒。此外需要實時本分網絡服務器的重要數據,如果網絡發生意外,也可以隨時隨附到正常工作的狀態。
3.3 加強計算機用戶的網絡病毒知識培訓
要想更好地預防計算機網絡賓度,需要培訓計算機用戶,使其掌握網絡病毒知識,明確各個病毒傳播途徑和危害性,計算機用戶在安裝殺毒軟件的過程中,需要定期實行殺毒,利用移動硬盤之前,也要進行殺毒。用戶需要學會辨認各種網站的真實性,針對陌生的網站,為了保險起見盡量不要登錄,避免受到病毒侵害。此外還要處理已經感染的病毒,如果計算機遭到病毒干擾,首先需要備份文件,隨后再利用各種殺毒措施,恢復已經被破壞的系統,同時啟動殺毒軟件掃描整個硬盤。如果一些文件無法進行殺毒,那么就只能徹底刪除這類文件,避免其他文件遭到感染。
3.4 完善單位和個人計算機軟硬件
計算機網絡病毒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很多計算機用戶缺乏安全意識,不夠了解計算機網絡病毒。此外及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條件比較差。為了節省成本,一些企業利用的電腦硬件比較差,這樣就容易受到各種計算機網絡病毒的侵犯。當前很多個人用戶的電腦軟件比較陳舊,利用的各種軟件都是盜版的,因此也比較容易受到計算機病毒侵害。因此需要完善單位和個人的計算機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加強設置防火墻,不給病毒入侵提供機會。
3.5 個人用戶防范計算機網絡病毒的措施
對于重要的資料都要備份,如果程序遭到損壞,就要重新進行拷貝,或者重新再買一份。選擇利用殺毒的軟件,如果安裝的殺毒軟件可以對于電子郵件進行掃描,那么就要全部打開這些功能。利用防殺計算機病毒軟件的實施監控作用,此外需要及時升級殺毒軟件和掃描引擎。提高防毒意識,不能輕易地點擊陌生網站,不要隨意將計算機的安全級別降低。重視電子郵件的附件,有的病毒會對于受害人計算機的通訊錄進行自動檢查,并且自動發送帶毒文件,如果收到的附件當中存在可執行文件,不能直接打開,最好另外存在磁盤上,利用殺毒軟件進行查殺,當確認沒有病毒之后在將其打開,注意不要打開VBS、SHS等附件,因為這類文件不會正常發送。
4 結論
總之計算機網絡病毒對于現代人們的生活具有嚴重的影響,可以利用各種方式進行傳播,加強計算機網絡病毒防范,全面做好病毒防護工作,保證網絡環境更加清凈。
參考文獻
[1]王克難.信息技術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究[J].煤炭技術,2013,32(6):222-224.
[2]李巖.計算機網絡安全和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分析[J].電子制作,2013(12):131.
[3]趙春喜.淺談計算機網絡以及系統病毒的防范措施[J].硅谷,2011(7):40.
[4]朱敏.現代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措施[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5(16):4168-4169.
[5]王業.淺析地級市供電企業信息網絡安全策略管理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8):202.
[6]史智恒.計算機系統安全與計算機網絡安全研究[J].信息通信,2016(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