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平
摘 要:吊車是變電站檢修工作中常用的起重搬運設備。吊車由車體、吊臂架、吊索和吊鉤組成。操作人員通過調整吊臂架伸縮和旋轉,來實現起重吊裝。由于變電站吊裝環境復雜等因素影響,吊車在吊裝工作中存在著誤碰帶電設備的安全隱患,引發大面積停電等重大事故。探討如何可靠而有效的預防吊車施工誤碰有電設備,具有較強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關鍵詞:吊車;誤碰;有電設備;預防
中圖分類號:S78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3-0135-01
電力安全規程中規定:吊車起重吊裝工作至少需要2人配合,分別是地面操作人員和傳遞信號的指揮人員。此外,根據現場情況適當增加專職監護人員和協助工。由于在變電站檢修工作中,吊裝環境復雜,非軟母線障礙物占了95%,吊裝施工人員存在局限性等原因,造成吊車在吊裝工作中存在著誤碰帶電設備的安全隱患。如2014年,某電力公司330千伏清水河變電站隔離開關更換檢修工作,吊車吊臂架誤碰母線A相故障,造成全站失壓全停的重大事故。
因而,探討如何可靠而有效預防吊車施工誤碰有電設備,具有較強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1 市場調查分析
經過查閱相關資料,目前市場上存在一種防止吊車觸碰高壓輸電線的報警裝置,能夠測量吊臂架與障礙物的距離,這套裝置采用電場強度檢測技術,通過在吊車吊臂架不同位置上安裝數個電場強度感應裝置。當吊車吊臂架電場強度超過設定值,裝置對地面人員發出警示。
但此裝置適合室外空曠環境,變電站現場電場強度相互疊加,對傳感器測量造成嚴重的干擾,無法保證測量的精度。導致現場使用無法正常工作。
因此,亟需要研制出吊車吊臂架監測裝置的新產品,能夠有效地解決“吊車吊車臂與障礙物距離的測量”這個問題。
2 新型監測裝置介紹
如圖1根據吊車的結構,將監測裝置的安裝位置設計如下:
A部分為吊臂架部分集成盒,固定在吊臂架頂端,需要集合傳感器控制器,信號發射器和電池等。
B部分為地面部分集成盒,固定在控制室內,需要集合顯示器,信號接收器和電池等。
在對監測裝置進行討論后,對裝置的功能提出了以下要求:
(1)障礙物測距精度達到0.1米,測距距離不少于30米。(2)可清晰傳遞影像距離達到30米。(3)電池能提供穩定的12V直流電壓,電壓波動不超過10%。
從功能上將其分成四個部分:影像部分、測距部分、電源部分和安裝部分。如圖2、3、4所示。
影像部分負責傳遞吊臂架四周環境影像;測距部分負責測量障礙物與吊臂架的距離,并能起到報警;電源部分提供電量;安裝部分負責將吊臂架部分集成盒和地面部分集成盒分別固定。
安裝部分的細化主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是影像部分的探頭和測距部分的雷達固定方式。此部分包括12個超聲波探頭,4個攝像頭和其引線的布置。探頭和攝像頭采用強力玻璃膠粘貼。
二是吊臂架部分裝置的集成和安裝。設計方案是設計一個鐵盒,下端打孔,負責將4個攝像頭引線和12個超聲雷達探頭引線接入。
三是地面部分裝置的集成與安裝。設計方案是采用集裝成箱的方式,需要集成視頻顯示器、距離顯示器、告警顯示器、電源開關、電源充電口,電源電量顯示等不同裝置。如圖5所示。
3 裝置應用效果確認
3.1 測距效果檢查
我們在220kV桔鄉變閘刀吊裝時,對這套監測裝置效果進行檢查:如表1所示。
3.2 影像效果檢驗
在正常環境視野良好下,這套裝置能夠清晰傳遞6米以內的影像。
通過上述分析,采用這套裝置滿足了測距能力的要求。采用這套裝置,吊車距非軟母線障礙物6米內可實現100%報警率。”
4 結語
采用新型吊車吊臂架監測裝置可以極大的提高吊車的安全性,減少了觸電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避免了吊車與帶電設備安全距離不夠的情況,減少由于觸電造成的經濟損失。此外,地面操作人員可以通過監測裝置知曉吊臂架四周的環境,提高了吊車的工作效率,減少停電的時間。采用該套監測裝置,提高了吊車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減少了因為觸電事故和停電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提高了企業效率,提升企業形象。能夠提高吊車使用的工作效率,減少吊車勿碰周圍設備的可能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春霞.變電站施工項目的質量控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
[2]貢保臣.大朝山水電站巖壁吊車梁模型試驗研究[J].云南水力發電,2002,(04).
[3]徐致遠.橋式吊車水平運動過程智能防擺控制技術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