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忠
[摘要]目的分析降脂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脂指標及斑塊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90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斑塊數目、冠狀動脈鈣化積分。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總有效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 pro tein,LDL_C)水平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血清總膽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 pro tein,HDL_C)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上述指標改善更加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斑塊總數、軟化斑塊、中間型斑塊數目與冠狀動脈鈣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積分較低,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上述指標改善更加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降脂治療可提高療效,降低血脂水平。
[關鍵詞]降脂;阿托伐他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斑塊
中圖分類號:R54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_816X(2017)06_0448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70610他汀類藥物(3_羥基_3_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為一種經典的降脂藥物,其中阿托伐他汀作為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可作為一線的降脂藥物應用于冠心病的臨床工作中,通過有效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_C)等指標的水平,延緩疾病的進展,改善內皮細胞的功能[1,2]。現我院在常規治療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基礎上加用降脂治療,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3],給予冠狀動脈造影后確診,經冠狀動脈造影顯示1支或多支冠狀動脈狹窄至少50%以上;能夠長期堅持服藥者;病程超過1個月但較為穩定者。排除了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嚴重感染、惡性腫瘤、過敏性疾病、精神類疾病、未能按照要求服藥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42~76歲,平均(5451±235)歲,病程6~18個月,平均(1153±092)個月,Gensini冠狀動脈評分10~34分,平均(1958±323)分。觀察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44~73歲,平均(5238±148)歲,病程7~19個月,平均(1249±073)個月,Gensini冠狀動脈評分12~36分,平均(2014±359)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均簽署了關于本次研究的知情權同意書,研究符合醫學倫理會審核標準。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硝酸甘油(山東信宜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214),阿司匹林(四川丹和瀘醫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928)治療。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輝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322)降脂治療,每次20mg,每日1次,以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4]。
122檢查方法:治療前后于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3ml,檢測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_C)及LDL_C。治療前后均給予64排雙螺旋CT檢查,按照CT測定值將不同冠狀動脈腔內斑塊積分分為軟斑塊(≤60HU)、中間型斑塊(61至119HUU)及鈣化斑塊(≥120HU),并利用CT測量斑塊的數目。采用Aston冠狀動脈鈣化(CAC)積分方法對冠狀動脈鈣化進行量化[5]。
13療效標準: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斑塊數目、CAC積分。療效評價標準參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將患者心絞痛發作消失或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為顯效;將患者心絞痛有明顯改善,發作次數有效減少為有效;將患者心絞痛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發作次數無明顯減少為無效;以顯效及有效之和作為總有效[6]。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版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比較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對照組顯效20例(4444%),有效14例(3111%),無效11例(2444%),總有效34例(7556%);觀察組顯效23例(5111%),有效19例(4222%),無效3例(667%),總有效42例(9333%),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TC、TG、HDL_C、LDL_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TG及LDL_C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TC降低、HDL_C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上述指標改善更加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主要發病原因為血脂異常,僅給予常規治療的效果一般,通過降脂治療可獲得顯著療效[7]。大量研究資料顯示,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1)具有明顯的調脂作用,為通過有效降低TC,并升高HDL_C的水平,對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產生突出的抑制作用,從而發揮重要的應用價值,而他汀類藥物中又以阿托伐他汀的應用最為廣泛[8]。(2)能夠有效地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相應功能,對內皮素的釋放產生控制效果。(3)能夠發揮較好的抗炎效果,從而阻礙了動脈硬化的發展。(4)對組織因子的表達以及血栓的產生發揮有效地抑制作用,同時產生了較好的抗凝效果。有研究報道指出,針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治療以糾正血脂代謝異常為主,其中LDL_C的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HDL_C與動脈粥樣硬化呈現的是負相關,能夠發揮對血管內皮的保護功能[9,10]。本研究中他汀對LDL_C無明顯影響,可能與隨訪時間以及患者數量少有關,還有病例入選時對血脂水平過高患者予以剔除。endprint
本次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TC降低、HDL_C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上述指標改善更加顯著,提示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治療方法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作用機制為LDL_C能夠對HDL_C修飾,使其被吞噬細胞吞噬最終經過一系列變化成為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而HDL_C則能夠充分發揮其抗氧化以及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而對LDL_C進行抵抗[11,12]。因此,通過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療從而升高HDL_C水平來有效延緩斑塊硬化的發生發展[13]。另外觀察組比對照組在治療后改善斑塊總數、軟化斑塊、中間型斑塊數目與CAC積分方面更具有較高的價值。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通過有效調節血脂的代謝,改善血管內皮的損傷狀態
以及血液系統的抗凝狀態,從而避免斑塊的沉積,明顯減少了軟化斑塊的數目,在預防多種心血管急性事件方面發揮一定的預防作用,與Bozentowicz_Wikarek[14]于2012年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降脂治療可提高療效,降低血脂水平。由于本次研究樣本數量有限,未能進行長期隨訪,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后通過進一步深入研究以獲得更精確結論。
參考文獻
[1]余其振.他汀類藥物調脂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39例[J].河北醫學,2012,18(12):123-124.
[2]許志群,歐柏青,夏澍.短期大劑量氟伐他汀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6):50-53.
[3]Golovkin AS, Matveeva VG, Grigor'ev EV, et al. Postoperative dynamic changes i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procedure complications[J]. Kardiologiia,2012,52(9):4-7.
[4]朱云.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合用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6):773-774.
[5]楊紅仙.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臨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5):33-34.
[6]邢寶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相關危險因素及臨床特點分析[D].吉林大學,2012:79-81.
[7]林建寧,錢國,高凌波.氟伐他汀聯合天保寧對冠心病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0):78-79.
[8]吳娟,楊朋康,張家豪.阿托伐他汀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血清脂聯素、腫瘤壞死因子_α水平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5,19(12):2406-2407.
[9]Illan_Gomez F, Gonzalvez_Ortega M, Orea_Soler I, et al. Obesity and inflammation: Change in adiponectin, C_reactive protein,tumour necrosis factor_alpha and interleukin_6 after bariatric surgery[J]. Obes Surg,2012,22(6):950-955.
[10]張馨.阿托伐他汀鈣片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凋脂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6):882-883.
[11]袁良俊,彭碧文.冠心病與血壓變異性、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10(5):5-8.
[12]藺海東,李金偉.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40例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5):1145-1146.
[13]Kadoglou NP, Sailer N, Moumtzouoglou A, et al. Adipokines: a novel link between adiposity and carotid plaque vulnerability[J]. Eur J Clin Invest,2012,42(12):1278-1286.
[14]Bozentowicz_Wikarek M, Kocelak P, Smertka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lipid_lowering therapy with statins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_guidelines vs. reality[J]. Pharmacological Reports,2012,64(2):377-385.
(收稿日期:2017_8_10)endprint